過敏要吃什麼益生菌?挑選與食用指南,舒緩過敏困擾

過敏要吃什麼益生菌?挑選與食用指南,舒緩過敏困擾

過敏要吃什麼益生菌?

過敏體質者在挑選益生菌時,應優先選擇含有Lactobacillus paracasei(副酪乳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動物雙歧桿菌 BB-12®)以及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鼠李糖乳桿菌 GG)等經過科學實證,能幫助調節免疫反應、改善過敏症狀的菌株。這些菌株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尤其對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有幫助。

益生菌作為一種對人體有益的活微生物,對於改善過敏體質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當身體免疫系統對常見的環境物質(如花粉、塵螨、特定食物等)產生過度反應時,就會出現各種過敏症狀。而益生菌則能透過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進而影響全身的免疫系統,幫助身體建立更穩定的免疫防禦機制,減少過敏原的刺激引起的發炎反應。

選擇適合的益生菌,並正確食用,是緩解過敏症狀的關鍵。以下將針對「過敏要吃什麼益生菌」這個問題,提供更詳盡的挑選原則與食用建議。

了解益生菌與過敏的關聯

人體的免疫系統有70%以上集中在腸道,腸道菌群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免疫系統的調節能力。當腸道內益生菌數量不足,或壞菌過多時,腸道屏障功能會受到影響,容易導致「腸漏症」,讓未完全消化的食物粒子或外來物質進入血液循環,刺激免疫系統產生過度反應,進而引發皮膚癢、鼻塞、打噴嚏、咳嗽等過敏症狀。

益生菌能夠:

  • 調節免疫系統: 益生菌可以與腸道內的免疫細胞互動,誘導產生抗發炎的細胞激素,並抑制促發炎的因子,從而幫助平衡失衡的免疫反應。
  • 強化腸道屏障: 益生菌能促進腸道黏膜細胞的健康,增加黏液分泌,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有害物質通過腸壁進入體內。
  • 代謝產物的作用: 益生菌在腸道內發酵食物時,會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如丁酸鹽,這不僅能作為腸道細胞的能量來源,還具有抗發炎和調節免疫力的作用。

挑選適合過敏者的益生菌菌株

並非所有益生菌都對改善過敏有益。針對不同類型的過敏症狀,有特定菌株被證實具有較佳的功效。以下是幾個在研究中經常被提及,且對改善過敏有幫助的益生菌菌株:

對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有效的菌株

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常伴隨嚴重的皮膚搔癢、紅腫、脫屑等症狀。以下菌株被證實能有效改善兒童及成人的異位性皮膚炎:

  • Lactobacillus paracasei(副酪乳桿菌):特別是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c-37®,研究顯示能顯著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症狀和生活品質。
  •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鼠李糖乳桿菌 GG):這是最被廣泛研究的益生菌之一,對於預防和治療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有顯著效果,能減少搔癢和皮膚病灶的嚴重程度。
  • Bifidobacterium lactis(動物雙歧桿菌):例如Bifidobacterium lactis BB-12®,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減少皮膚發炎反應。
  • Lactobacillus gasseri(加氏乳桿菌):一些研究表明,它對緩解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也有一定的幫助。

對改善過敏性鼻炎(花粉熱)及過敏性氣喘有效的菌株

過敏性鼻炎常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癢等症狀;過敏性氣喘則會影響呼吸道,導致咳嗽、喘鳴。以下菌株對改善這些呼吸道過敏問題有幫助: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桿菌):特別是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EAL9 及Lactobacillus paracasei 8700:2 的複方,被證實能有效減輕過敏性鼻炎症狀。
  • Bifidobacterium longum(長雙歧桿菌):有助於調節免疫反應,減少氣喘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嗜酸乳桿菌):與其他菌株搭配使用時,也能幫助調節免疫,減緩過敏反應。

通用型益生菌,有助於整體免疫調節

除了特定菌株,一些複合型的益生菌產品,結合了多種對腸道健康和免疫調節有益的菌株,也可能對改善整體過敏體質有幫助。

  • Lactobacillus casei(酪酸乳桿菌):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 Bifidobacterium breve(短雙歧桿菌):對嬰幼兒腸道健康和免疫發展有益。

購買益生菌時應注意的要點

在選擇益生菌產品時,除了關注菌株種類,還有其他重要因素需要考量:

  1. 標示清晰的菌株名稱: 好的產品會清楚標示菌株的完整名稱,例如「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c-37®」,而不只是「副酪乳桿菌」。這是因為不同菌株即使同屬一種,功效也可能差異很大。
  2. 足夠的活菌數(CFU): 選擇標示有「每份至少多少億(Billion)的活菌數」的產品。對於成人,建議每日至少攝取100億CFU;對於兒童,則可根據年齡和產品指示調整。
  3. 益生質(Prebiotics): 部分益生菌產品會額外添加益生質,如果寡糖(FOS)、菊糖(Inulin)等。益生質是益生菌的食物,能幫助益生菌在腸道中更好地生長和繁殖,增強其功效。
  4. 耐酸性與抗膽汁能力: 益生菌需要能夠通過胃酸和膽汁的考驗,安全抵達腸道才能發揮作用。選擇有標示「腸溶」或「專利包埋技術」的產品,通常更能確保益生菌的存活率。
  5. 產品的品質與信譽: 選擇知名品牌、有良好評價且有第三方檢測報告的產品。
  6. 保存方式: 部分益生菌需要冷藏保存,以維持其活性。購買前請確認產品的保存方式是否符合您的生活習慣。

正確的益生菌食用方法

即使選擇了最適合的益生菌,錯誤的食用方式也會影響其效果。以下是幾點建議:

  • 規律食用: 益生菌的效果需要時間累積,建議至少連續食用4-8週,才能觀察到明顯的改善。每天固定時間食用,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的穩定。
  • 空腹或飯後食用?
    一般而言,空腹時胃酸濃度較低,有助於益生菌抵達腸道。建議在飯前30分鐘或飯後2小時食用。然而,部分產品可能建議飯後食用,請務必參閱產品說明。
  • 避免與高溫食物一同食用: 高溫會殺死益生菌。因此,避免將益生菌與熱飲或熱食一同食用。
  • 搭配水分: 搭配足夠的水分有助於益生菌在腸道中溶解和分散。
  • 兒童食用: 兒童的益生菌產品應選擇專為兒童設計的配方,並注意劑量。部分兒童益生菌可混入常溫的奶粉、牛奶或副食品中食用,但應避免高溫。
  • 特殊情況: 如果您正在服用抗生素,請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抗生素可能會殺死腸道中的益生菌,建議在停用抗生素後再開始補充,或依照專業指示在服用抗生素期間間隔一段時間食用益生菌。

總結

針對「過敏要吃什麼益生菌」,挑選重點在於選擇具有科學實證、能有效調節免疫反應的特定菌株,如Lactobacillus paracaseiBifidobacterium lactis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等。同時,注意產品標示的菌株名稱、活菌數、以及是否有益生質的添加。正確且規律的食用方法,將能最大化益生菌對改善過敏症狀的幫助。

請記住,益生菌是輔助改善過敏體質的工具,並非治療過敏的唯一方法。對於嚴重的過敏症狀,仍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建議。

過敏要吃什麼益生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