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狀元:引經藥,張仲景和張元素的合集

中醫狀元:引經藥,張仲景和張元素的合集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醫學家,建安三神醫之一,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

“早上好,小王。” 謝老師微笑著回應。

“謝老師,您好!我最近在研究歸經理論,對於引經藥的理解還有些疑惑,能請您解答一下嗎?” 小王恭敬地問道。

謝老師微笑著點頭,邀請小王坐下,“當然可以,學問就在於共同探討。在歸經理論中,前人認為一些藥對機體的某一部分具有特殊作用,其選擇性特別強,並且可以引導同用的其他藥物達於病所而提高療效,因而將這些藥物稱為引經藥,其所具有的特殊歸經作用被稱為引經。引經的含義,歷來不盡一致,其所用稱謂亦有多種。

小王認真地記錄著謝老師的每個字,聽得津津有味。他迅速反應過來,“引經藥的概念似乎在歷史中有不同的稱呼,這是為了表達同一個概念嗎?”

“是的,正如古籍中所記,有的稱之為‘通經以為使’,有的稱為‘各歸引用’,‘主治引使’,‘引經報使’,‘響導’等。這只是不同文獻對於同一理論的不同表達。歸納起來,都是在強調一種藥物可以引導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的觀點。

小王點了點頭,“原來如此。謝老師,那麼在具體應用時,您是如何選擇引經藥的呢?”

謝老師笑了笑,“在這方面,經驗和悟性同樣重要。藥有引經專長的思想早在宋代以後才比較重視。南唐的陳士良在《食性本草》中提到酒入藥可‘引藥氣入四肢’,薄荷則‘引諸藥入營血’,已與後世引經的概念十分接近。

小王聽得津津有味,“那麼,這個理論在後來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謝老師點了點頭,“ 引經理論是中醫理論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個理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神農本草經》的時代。

小王睜大了眼睛,滿懷好奇,“《神農本草經》?那可是中醫的經典之一吧!”

“是的,” 謝老師點頭,“ 在《神農本草經》中,有一句話說:‘(菌桂)為諸藥先聘通使’,這可以被視為引經的最早跡象之一。

《本草經集註》陶弘景:“菌桂。味辛,溫,無毒。主治百疾,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

謝老師又說,“宋代《本草衍義》更進一步,提出‘張仲景八味丸用諸,亦不過引接桂、附等歸就腎經’,並在桑螵蛸條下說‘桑白皮引水,意以接螵蛸就腎經’。不僅有‘引接’的藥物,還有最終所‘就’之臟腑經絡,可謂引經理論的先聲。後經張元素、王好古等人的發揮,該理論更加廣為流傳。

《本草衍義》,原名《本草廣義》,北宋寇宗奭撰,刊於公元1116年(宋政和六年)。

引經理論的逐漸發展

小王露出了明白的表情,“那麼引經理論是怎麼逐漸發展起來的呢?”

謝老師微笑著解釋道,“ 引經理論在金元時期逐漸發展成熟。當時,醫家張元素對於用藥非常重視引經藥,他把這些藥物稱為‘的藥’。他明確了不同經脈所對應的引經藥物,並強調了藥物的上下之分。這可以被看作是引經理論的雛形。

張元素(1131~1234年),字潔古,今河北易縣人,他自幼聰敏,8歲應“童子舉”,27歲試“經義”進士,因犯“廟諱”而落榜,遂棄仕從醫。潔古重視臟腑辨證及扶養胃氣的思想,對李杲創立以“補土”為特色的系統的脾胃理論有重要影響,並最終成為“易水學派”最突出的理論特色。

小王認真地聽著,“ 張元素的理論為後來的醫家提供了基礎,對吧?”

“是的,” 謝老師點頭, “李東垣是張元素的學生,他繼承和發揚了張元素的引經理論。在他的著作《用藥心法》中,他明確記錄了‘東垣報使’和‘諸經嚮導’兩章,還新增了很多向導藥物。這些理論為引經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杲(1180~1251年),字明之,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他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

“東垣報使”、“諸經嚮導”兩章節,並新增了很多向導藥,如手肺太陰經嚮導藥桔梗,手少陽經嚮導藥川芎等。

小王興致勃勃地追問,“ 那麼引經理論在後來是如何發展的呢?”

當時李東垣的引經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謝老師繼續解釋道,“ 引經藥的臨床應用變得更加普遍和深入。許多醫家都沿襲了這一理論,並結合實際臨床實踐,不斷充實和擴充套件引經理論。

小王思考著!

後來,引經藥由引導其他藥物功效達到各經絡,逐漸演變成引臟腑、引部位。” 謝老師回答道,“ 比如,朱丹溪《本草衍義補遺》中提到,牛膝,能引諸藥下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序例》中首次提出‘引經報使’一詞,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

朱震亨(1281~1358年),男,字彥修,元代著名醫學家,婺州義烏(今浙江金華義烏)人,因其故居有條美麗的小溪,名“丹溪”,學者遂尊之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謝老師接著又說:"尤在涇在《醫學讀書記》中提到,兵無嚮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另外,吳塘在他的《醫醫病書》中也列出“引經論”章節。"

尤怡 (1650-1749),字在涇,號拙吾,別號飼鶴山人,今江蘇吳縣人,師事蘇州名醫馬俶,既得師傳,懸壺於世,名噪於時。對張仲景著作鑽研尤深,所撰《金匱要略心典》三卷(1729)、《傷寒貫珠集》(1810年刊),為研究仲景學說甚有影響之著作。又著《金匱翼》八卷(1768)、《醫學讀書記》二卷(1729)、《靜香樓醫案》一卷,均行於世。

吳塘(1758-1836年)。字鞠通、配珩。江蘇淮陰縣人。初習儒,因哀其父及侄相繼病故,而專心攻醫。後至京師,參加《四庫全書》之抄寫與校檢;又獲見《溫疫論》(吳又可),歎服其說,遂究心醫術達十餘年。後又總結其經驗,複習古代醫經及溫病諸家包括葉天士之學著成《溫病條辨》一書。書中提出分辨陰陽,別水火之理論,以三焦進行溫病辨證,上焦心包絡與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係指病之階段。此說與葉桂之衛氣營血辯證法,構成溫病學說之核心。另有《吳鞠通醫案》、《醫醫病書》,均有刻本行世。

醫聖張仲景、李杲等名家如何用引經藥

小王繼續說道:“謝老師,我想請您再詳細舉例解釋一下引經藥的應用。”

謝老師微笑著點點頭,“當然可以,引經藥在中醫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們就像方劑中的‘嚮導’,能夠引領其他藥物到達疾病所在的臟腑經絡,從而驅邪、糾正人體的病理偏向,促使機體恢復正常。

小王聚精會神地聽著,“ 醫聖張仲景在他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有許多方劑應用到了引經藥物的配伍。比如,他在三物白散方中使用了桔梗,以引導巴豆驅逐胸中的邪氣,治療痰阻於胸、呼吸困難等症。

謝老師點點頭,“對,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桔梗在這個方劑中充當了引導的作用,就像是一艘小船,幫助其他藥物達到它們需要去的地方。"

小王繼續追問:“還有其他的例子嗎?"

“當然,” 謝老師繼續解釋道,“比如五苓散中使用桂枝宣通陽氣,引導其他藥物在肌表利水化溼。而李杲《脾胃論》中清胃散治咽喉不清,齒齦腫痛等證,方中升麻散火解毒,兼引諸藥至陽明,共奏清胃涼血之功;補中益氣湯柴胡、升麻為佐使,引胃中清氣上升治脾胃氣虛諸症。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血府逐瘀湯主治胸中血瘀證,方中桔梗開宣肺氣,載藥上行;牛膝破瘀通經,引瘀血下行,二者合用引導諸藥共奏活 血調氣之功。

小王連忙點頭!

謝老師接著又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龍膽瀉肝湯中的柴胡苦寒瀉火,兼引諸藥入肝,洩肝膽實火,清肝經溼熱,治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症。《丹溪心法》左金丸中的吳茱萸引黃連入肝,導熱下行,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諸症得以消除。諸此方劑舉不勝舉。

小王認真地記下這些要點,然後問道:“引經藥在方劑中的角色通常是佐使嗎?"

謝老師點頭,“是的,大部分情況下,引經藥是作為佐使的一部分出現在方劑中。但也有一些情況下,引經藥可以充當主藥,起到更為重要的引導作用。

小王好奇地問:"有沒有例子可以說明引經藥充當主藥的情況呢?”

“當然有," 謝老師繼續解釋道,“ 比如《傷寒論》桔梗湯中桔梗就是君藥,它的作用是引導甘草入肺,治療肺癰咳嗽、咽喉腫痛等症。還有白虎湯中的石膏也是君藥,它引導其他藥物進入陽明經,治療氣分熱盛等證。

小王更加認真地記下這些要點!

謝老師笑了笑,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逍遙散中的柴胡也是君藥,它疏肝解鬱的同時,引導其他藥物進入肝經,治療月經不調、胸悶脅痛等症。

小王感到非常滿意,“謝老師,您的解釋非常清晰,我現在對引經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非常感謝您的指導!”

時間在指尖的滑動中流逝,房間裡的光線漸漸暗淡,只剩下一盞書桌上的小燈照亮了他的專注。小王一遍遍地重讀,努力掌握每一個細節,每一條經絡,每一味中藥的功效。他為了自己的夢想,毫不吝嗇地付出時間和精力。終於,當鐘聲敲響午夜時,小王合上書頁,長長地舒了口氣。他知道,這是一場持久的戰鬥,而他已經取得了今天的勝利。

《醫學啟源》的各經引用

  • 太陽經,羌活;在下者黃柏,小腸、膀胱也。
  • 少陽經,柴胡;在下者青皮,膽、三焦也。
  • 陽明經,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腸也。
  • 太陰經,白芍藥,脾、肺也。
  • 少陰經,知母,心、腎也。厥陰經,青皮;
  • 在下者,柴胡,肝、包絡也。以上十二經之的藥也。

附:張元素《潔古老人珍珠囊》

  • 手少陰心:黃連、細辛。
  • 手太陽小腸:藁本、黃柏。
  • 足少陰腎:獨活、桂、知母、細辛。
  • 足太陽膀胱:羌活。
  • 手太陰肺:桔梗、升麻、蔥白、白芷。
  • 手陽明大腸:白芷、升麻、石膏。
  • 足太陰脾:升麻、蒼朮、葛根、白芍。
  • 足陽明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 手厥陰心包:柴胡、牡丹皮。
  • 足少陽膽:柴胡、青皮。
  • 足厥陰肝:青皮、吳茱萸、川芎、柴胡。
  • 手少陽三焦:連翹、柴胡、上地骨皮、中青皮、下附子。

張元素《醫學啟源·各經引用》

  • 太陽經,羌活;在下者黃柏,小腸、膀胱也。
  • 少陽經,柴胡;在下者青皮,膽、三焦也。
  • 陽明經,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腸也。
  • 太陰經,白芍藥,脾、肺也。
  • 少陰經,知母也,心、腎也。
  • 厥陰經,青皮;在下者柴胡,肝、包絡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