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促胸滿”為什麼要桂枝湯去芍藥?
原文: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提要:這條講了太陽病誤用下法後胸陽被遏制的治法。
語譯:太陽病,誤用了瀉下的治法,出現脈象急促,
胸部滿悶,用桂枝去芍藥湯治療。
如果脈象微弱,並且惡寒,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治療。
分析:這一條可以與“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結合起來看,
都是太陽病誤下後的病證。
太陽病,本應用汗法祛邪,但誤用了瀉下的方法。
瀉下的方法不但能夠損傷陰液,還能導致邪氣內陷遏制胸陽,
這裡的脈促,就是胸陽被遏制的表現,
脈促,脈來數,時一止,正是陽氣奮力與邪氣抗爭的表現。
胸陽被遏制,不能外行周身,因此滿悶。
治療當溫陽通脈,祛邪外出。
《傷寒》第34條提出“脈促者,表未解也”,
因此,仍然屬於解表的範疇。
芍藥具有斂陰的作用,對於寒邪遏制胸陽的病證不適宜。
因此去掉芍藥,專用桂枝、甘草以助胸陽,餘方解同桂枝湯。
如果脈微弱,並惡寒,這時相比較脈促胸滿病情加重了,
脈微弱代表陽氣不足以與邪氣抗爭,陽氣不僅被遏制,
並且因為瀉下、寒邪內陷損耗,
因此不僅要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芍藥,還要加附子以振奮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