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究竟有什麼功效?為什麼說,針灸是最高明的醫療手段?
針灸技術用於治病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原始人民以石器作為工具,即“砭石”,最初多用作刺破膿瘍,進而作為刺絡瀉血之用。如《左傳》收錄的公元前550年一段史料提到的“美獲不如惡石”,《山海經》記載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箴”,這些都證明了遠古人類以砭石治病的智慧。
針灸療法在春秋時期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已有詳細記載,其中一半以上的內容都是關於針灸理論與技術的。書中黃帝問岐伯曰:餘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餘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餘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榮其逆順出入之會。明確指出,針灸目的是取代藥物和砭石,以針灸治療一切疾病。
在魏晉時期,皇甫謐的著作《針灸甲乙經》總結了晉代以前的針灸學成就,在針灸學歷史上佔有很高的學術地位,被後世稱為“針灸鼻祖”。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繪製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圖”,宋代針灸學家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進一步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傳統中醫療法「針灸」早在2010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針灸及推拿在世界上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世界衛生組織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18個將針灸納入了醫療保險體系。
針灸,作為中醫裡的一門獨特治療方法,具有效應快捷、作用安全、適應症廣等優勢特點。通過幾根銀針在皮膚上扎幾下就能“針到病除”,不吃藥、不輸液、不手術,是依靠激發人體自身的生理調節能力的一種有效保健方式。研究表明,針灸可直接透過刺激神經、經絡發揮立即或瞬間的反射性調節效應,比內服藥物更具效應快捷。與藥物不同的是,針灸是依靠激發人體自身的生理調節能力,不會擾亂人體的生理狀態,故沒有藥物的副作用、耐藥、依賴等弊端。此外,針灸的適應症廣,凡是依靠促進機體自身調節功能可以實現良性轉歸的疾病,都是針灸的適應範圍。
隨著現代人亞健康狀態的普遍化和慢性疾病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注重保養。針灸作為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透過經脈的聯絡作用,使臟腑器官、體表肌膚及四肢百骸得以濡養,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達到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針灸的作用廣泛,張景岳雲:“醫道雖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陰陽而已。”針灸透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調和陰陽來實現其效應。疏通經絡可起到“內溉臟腑,外濡腠理”的作用,經絡不通則氣血執行受阻,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病理變化,甚至發生疾病。針灸疏通經絡的作用則可使瘀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調和氣血、扶正祛邪是人體與氣血息息相關的體現,氣血不足或正氣不足時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針灸相關的經絡、穴位,可調和人體自身的氣血,祛除病邪。
針灸治療的適應範圍很廣,凡是依靠促進機體自身調節功能可以實現良性轉歸的疾病,都是針灸的適應範圍。常見的疾病包括各種疼痛性疾病如頭痛、頸肩腰腿痛、肩周炎等,另外還有神經系統疾病如失眠、眩暈、耳鳴等,以及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婦科疾病等。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努力下,針灸被認為可以治療近三百種疾病,包括亞健康狀態、急性病、痛症、臟腑功能失調所引起的各種疑難雜症、神志病(精神病)等等。
在針灸推拿過程中,一些常見的誤區需要了解。首先,“哪疼扎哪”的觀點並不準確。專業的針灸醫生並不是簡單地根據疼痛部位進行針刺,而是需要結合舌象、脈象,診察經絡的結果來衡量氣血的盛衰、臟腑功能的強弱等,從而確定治療方案。其次,針刺時出現少量出血是正常的現象,無需過度緊張。最後,在進行針灸治療時,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項,如過飢、過飽、過度疲勞、緊張者不宜針刺;皮膚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的部位不宜針刺;有出血傾向疾病者不宜針刺;年齡過小、精神失常、精神病發作期、狂躁不安等不能配合者不宜針刺。
總之,針灸是一種安全有效且適應症廣泛的治療方法,透過對機體的良性雙向調節作用——通調經絡氣血,調節臟腑陰陽,激發、調動和增強機體本身所固有的自我調節能力。當然這種功效的發揮與針灸的手法、穴位的特異性、針具的選擇,治療的時間等等密切相關,所以針灸是需要經過專業人士辨證才能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