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馬上活動會得胃下垂?假的

飯後馬上活動會得胃下垂?假的

央廣網北京1月31日訊息(記者 雷妍)有流言稱:剛吃飽時的胃就像灌了水的氣球,如果此時跑跳運動,胃就會像氣球一樣,被裡邊的東西“墜”到變形,引發胃下垂。真的如此嗎?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的每月“科學”流言榜給出答案:假的。

該榜指出,我們的內臟其實依附著肌肉,連線了很多韌帶、筋膜等,被“兜”在它應該待的地方,雖然能活動一二,但很難發生劇烈地移動。胃下垂是因為這套“懸掛系統”出了問題,比如膈肌懸吊力不足,支援的韌帶功能減退、鬆弛,腹內壓下降,胃張力低下,腹肌鬆弛等。

長期勞累、用腦過度、胃腸蠕動亢進、膈肌位置下降等均可導致胃下垂。長期進食少或者暴飲暴食也會增加胃下垂風險,這些因素日積月累,容易導致胃下垂,跟飯後輕度運動沒有什麼關係。因此,我們可以不用擔心“飯後百步走”弄出胃下垂來。

當然,如果吃得過飽又立即進行諸如跑步、跳繩之類的劇烈運動,可能導致胃裡的東西返流,讓人覺得不舒服,而且剛吃完就劇烈運動,也會因為腹脹等因素,動作可能變形。因此,建議吃完飯1~2小時以後再做劇烈運動。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透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宣告: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絡:[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