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1公里路都費勁的人,「骨折」風險比一般人高
體力差、年紀大的人,如果走不遠、走不久,在很多人眼裡屬於正常現象。
但1月23日《美國醫學會雜誌·網路開放》上刊發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走一公里路都感到費勁的人,骨折風險更高。
哪些因素限制了步行距離?《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解讀,並教你科學提升骨質、走得更遠。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 徐海林
本文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郭詩穎
走1公里都費勁,骨折風險高
澳大利亞悉尼加文醫學研究所的研究者納入了26.7萬名45歲以上成年人的相關資料,透過“你的健康是否限制你行走一公里”等問題調查參試者的行走能力,選項包括“完全沒有限制”“有點限制”和“很多限制”三種。
研究人員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了行走障礙與5年骨折風險的關係。
結果發現,在平均4.1年的隨訪過程中,骨折風險隨著行走障礙程度的加重而顯著上升。
與“沒有行走限制”的參試者相比,“有點限制”和“很多限制”與較高的骨折風險相關。相比能順利步行一公里的人,自稱受到“很大限制”的女性骨折風險高出60%。
資料顯示,約60%的骨折可歸因於步行限制,其與髖關節、脊椎、非髖部非脊椎骨折的相關性都比較顯著,風險增加幅度從21%到219%之間不等。
研究結果提示,臨床醫生可以使用這種簡單的測量方法來識別骨折高危人群。
步行限制與骨折風險間還存在劑量關聯,即隨著可步行距離的減少,骨折風險還會顯著上升。
為什麼有的人走不遠、走不久
對於上述研究,徐海林表示:“該研究結論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步行距離確實是骨質健康的一個‘風向標’,但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探討。”
一般情況下,步行能力可直接反映肌肉力量。走不遠不是“病”,但能反映身體的大概狀況。
因此,如果存在走不遠、走不久問題,應積極排查原因。臨床上,步行距離受限的常見原因有以下3種。
中樞神經病變
患有腦梗、帕金森病、脊髓型頸椎病等中樞神經疾病會引起雙腿沒勁、走路不穩、兩腿發飄等下肢症狀。
如果脊神經根受到壓迫,造成微迴圈受阻,就會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走一會兒腿就痠痛得不行,必須停下來休息),常見病因有腰椎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症等。
關節病變
骨關節炎是一種老化、磨損、退變性疾病,可導致患者出現關節疼痛,無法長時間走路。
骨關節處的軟骨原本能起到保護和緩衝作用,避免骨關節間的直接摩擦,但超重、運動不當等原因會加劇關節摩擦,膝、髖等負重較多的關節更易受傷。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常出現在老年群體或絕經後女性身上,可導致腰痠腿疼,增加骨折風險。
臨床上,腰椎或股骨頸任何一個部位的骨密度T值小於等於-2.5,可定義為嚴重骨質疏鬆,需要積極干預。
“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徐海林總結,走路時步態不穩、彎腰駝背、肌肉無力的人容易摔倒;與此同時,腰痠腿疼使得人們不願鍛鍊身體,又會導致肌肉不斷萎縮、減少,進一步加劇骨折風險。
4件事幫你走得更遠
如果行走障礙與衰老、缺乏鍛鍊或具體疾病有關,只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加強鍛鍊,這種步行困難就是可逆的。
對健康人群來說,從以下幾方面改變生活方式,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改變不良姿勢
建議大家工作學習時,坐姿可以稍微往後靠著點椅背,避免前屈,特別是避免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隔段時間起來活動一下。
鍛鍊要適度
很多人覺得自己腿腳靈便,走路步數越多越好。實際上,如果行走距離過長、沒控制好時間和強度,反而加重關節磨損和退行性病變。
專家指出,根據近年來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的研究,每天走6000~8000步是中老年人較適宜的“度”,有益於心腦血管等重要臟器,再多的話也不會增加受益,還可能會傷關節。
進行負重的地面運動
定期進行負重的地面運動,如走路、跑步、打羽毛球、跳舞、跳繩等。
這些運動可藉助人體自身重量給骨骼加壓,使肌肉和骨骼在抵抗重力中得到鍛鍊,有助增加骨密度,減少骨質疏鬆的患病風險。
注意飲食補鈣
攝入充足的鈣對獲得理想骨峰值、減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健康有益,牛奶、大豆、堅果、深色蔬菜等食物都富含鈣。
此外,充足的維生素D可促進鈣吸收,建議大家多進行戶外運動,多曬太陽能促進體內維D合成。▲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