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不是病:那為什麼「三甲醫院」醫生還讓我做手術?
很多時候,我不得不佩服那些“小廣告”的厲害。
來源:網路
都說了10000遍宮頸糜爛不是病,不用治!但就是有很多人不信。
從留言中,我感受到一股強大的“焦慮感”!
為什麼醫生的說法不一樣,
我之前也是在三甲醫院查的呀?
那為什麼叫糜爛?糜爛不是爛掉了嗎?
糜爛不就等於異常麼,
雖不是病但有異常也不用治療嗎?
面對這些問題,有時候我懷疑這麼多年科普都白乾了!!
既然正向科普沒法解決問題,那今天就來一波反向操作。帶你們看看那些做過“宮頸糜爛手術”的女人,都怎麼說↓↓↓
做完無良手術後,我先開始月經崩潰不停;
然後經期縮短;平時還會白帶異常,時不時會流血。
身心都處在崩潰邊緣,然而,我才22歲而已
醫生說我宮頸糜爛三度,像是墮過胎似的!
為此還與男朋友起了隔閡...
後悔、後悔、還是後悔!
不僅被騙吃藥治療,還被騙上手術檯
術後性生活敏感度降低、乾澀
以後懷孩子流產風險增大
看到這,有沒有讓你稍微“穩住軍心”,先別提治療,也別說手術了呢?
相信你暫時能做到這些。
不過深埋心底的焦慮,可能讓你日後還是會萌生出歪念頭。所以,接下來的疑問科大大幫你揉碎瞭解決~
宮頸,位於我們子宮的下半部分,它主要由“宮頸管”和“宮頸外面”組成。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宮頸外面,主要由「鱗狀上皮細胞」構成。它們耐磨厚實,並且比較光滑、白嫩。
來源:網路
宮頸管內的細胞,叫做「柱狀上皮細胞」。主要作用是吸收和分泌,白帶就是由這些細胞分泌的。
看樣子就紅彤彤的對不對?
來源:網路
當這些小細胞密集的聚攏在一起時,就會呈現這種“血了吧唧”紅彤彤的樣子。
而就因為長得醜,就被大家叫做糜爛......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正常情況下,這兩種細胞各司其職,待在原地保衛家園。但當我們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時,“柱狀上皮細胞”就會翻到宮頸外面去。
可以想象下你噘嘴的樣子。
來源:網路
當嘴巴噘起來的時候,內面紅色的肉肉就會露出來,這裡道理也基本相同。
這時原本白嫩嫩,滑溜溜的宮頸外面,就會在中心呈現一塊紅紅的,所謂的那種“糜爛”的樣子。
而在黑心醫院,這種表現往往被稱為:輕度、中度、重度糜爛或者1、2、3級宮頸糜爛。
來源:網路
所以歸根結底:這本就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
根本談不上病!
總不能因為宮頸噘了嘴,醜了點,就罵人家醜八怪吧?
並且這種生理現象,早就在2006年被重新命名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徹底取消了“宮頸糜爛”這個詞!
圖片來源:《婦產科學》第 7 版
所以呢,既然是假病,宮頸糜爛根本沒有糜爛。也就不需要治療。
但,如果同房或做婦科檢查以後有少量出血;平時白帶裡有血絲或分泌物增多伴有異味,甚至腰痠腹痛,這個時候才可能需要治療。
那為什麼醫院醫生還讓我做手術?(甚至有些三甲醫院的醫生都這麼說)
根本原因就是利益。
宮頸糜爛的手術相對簡單,風險也比很多手術小,典型的低風險高回報。在一些小醫院裡面,醫生或沒及時更新知識,或為了掙錢,依舊寫下「宮頸糜爛」的診斷。
除了“宮頸糜爛”這種害人不淺的小廣告,還有這些“私處護理”廣告也是把女性朋友拿捏的死死的...
洗洗更健康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句文案一出,讓“洗洗更健康”成為日常用語,到底洗什麼已經不重要了,總之每天“洗洗”就對了!
如果你真的每天都拿這玩意兒洗,那我保證:不出1個月,你得進醫院。
女性的陰道環境,需要依靠有益菌和有害菌彼此間的相互制衡,才達到陰道內菌群平衡的狀態。而市面上的清洗劑在殺菌、抑菌的時候,遵循「一刀切」的原則。在能消滅有害菌的同時,也能殺死對人體有益的菌群。
所以濫用婦科洗液類產品,只會破壞這種平衡,影響女性健康。
卵巢養不好,女性長得老?
來源:網路
通常來講,卵巢是摸不到的。而且皮膚有屏障作用,精油根本不可能透過皮膚影響到卵巢本體,這種所謂的卵巢護理沙龍,一點卵用沒有,純屬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