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檢查能不能少一些
近年來,許多患者被醫院的重複檢查所困擾,就醫體驗感越來越差,“檢查能不能少一些”的呼聲越來越高。
比如治同一種病,只是因為換了一家醫院,就需要把之前的檢查重新做一遍;又比如同是三甲醫院,今天做的CT,明天換一家醫院就不認了……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重複檢查,其癥結往往就在於檢查結果互不相認。
如何透過檢查結果互認減輕患者負擔,已成為必須解決的民生難題。對此,1月29日對外發布的《重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建立“一人一碼一檔”全生命週期電子健康檔案,推動跨機構檢查檢驗結果數字化互認。
其實早在2006年,原國家衛生部就印發通知,明確醫療機構之間檢查互認。18年來,國家相關部門也陸續出臺了不少政策,但為何醫療過程中依然存在大量的互不相認?推動檢查互認需要邁過哪些關卡?醫院的檢查到底能不能少一些?
眾所周知,重複檢查弊端不少,比如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做一次兩個部位的增強CT,費用就在七八百元左右;增加患者時間成本——做檢查要排隊,出結果要等待,患者往往在檢查上就要花上一整天時間。同時,極短時間內的頻繁檢查,也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對於上述弊端,相關部門、醫院、醫生都非常清楚,但為何18年來,檢查結果互認一直無法落到實處?這其中,就涉及到利益考量、責任歸屬、水平提升等深層次問題。
從利益考量方面來看,一直以來,利益都是橫亙在醫改面前的一道鴻溝。2017年,我國取消了實行60多年的藥品加成政策,患者就醫負擔減輕。但按下葫蘆浮起瓢,近年來,一些醫院又透過“以檢養醫”取代“以藥養醫”,各項檢查成為醫院的重要收入來源。
我們看到,一些醫院乃至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紛紛添置高階裝置,開設檢查檢驗業務。它們各有各的團隊,彼此之間卻缺乏資料共享的內在動力,導致結果互認往往被利益“卡住了脖子”。更有甚者,一些醫院為了創收,把檢查檢驗科室外包,進而出現了“過度檢查”“小病大檢”等現象,讓患者產生“不檢查出不了院”的就醫體驗。
其實,要推動結果互認,建立資料共享平臺就是一個有效應對方法,而且一些省份已經做出了積極探索。比如,浙江透過建設醫學檢查檢驗互認共享平臺,使全省436項檢查檢驗專案實現了互認。福建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已接入243家二級以上的公立醫院,累計互認2.85億項(次),覆蓋1.44億就診人次。
但在一些地方,資料共享平臺的建設,也總是因為利益問題而停滯不前,一涉及到誰出錢建設、誰從平臺受益,大家就打起了“退堂鼓”。特別是在“以檢養醫”背景下,病人資料成為各家醫院的核心資產,醫院是否上傳資料、上傳的是否是完整資料,都有待從制度上進行明確。
如果說利益因素阻礙了醫院推動結果互認,那麼制度的不“撐腰”、法規間的“打架”,則束縛了醫生邁出互認的步伐,讓他們不敢輕易做出互認的決定。
比如2022年,國家四部門印發的《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對於因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而產生糾紛的,各責任主體依法依規承擔相應責任。
這一紅線的劃定,讓許多醫生望而卻步。不少醫生對@重慶瞭望 表示,上述條款的表述模糊不清,未明確具體責任歸屬,一旦自己在互認的基礎上做出錯誤判斷,並引發醫療事故,很大可能自己將擔責。所以,沒有制度撐腰的情況下,大多數醫生只能傾向於多次檢查,以降低誤判率。
除了沒有制度撐腰,法律法規之間的“打架”,也讓許多臨床醫生不知所措,即便內心想推動互認,想為患者減輕負擔,但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均明確規定,醫生簽署有關醫學證明檔案,必須親自診查和調查。這就從法律法規層面,明確了醫生診斷時“親自診查和調查”的義務。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結果互認。
可以看出,要推動檢查結果互認,彌合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相關部門要主動完善法律法規,明確首診醫師與後續醫師的權責區分,釐清診療行為的自由裁量權空間,讓掌握主動權的醫生敢認、能認,而不是被高懸的“責任之劍”所束縛。
當然從現實來看,推動檢查結果互認也不能搞“一刀切”,像檢查檢驗結果模糊不清、部分病程進展較快的疾病等,都需要重新檢查,才能防止因誤診、漏診而耽誤救治。
除了打破利益藩籬、完善政策體系,要從根本上實現檢查結果互認,還得解決參差不齊的醫療水平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不同地區、不同醫院的技術水平和醫療裝置差異較大。以重慶為例,三甲醫院多集中在主城和經濟水平較好的區縣,而像渝東北的城口、巫山、巫溪,渝東南的彭水、酉陽、秀山、石柱、武隆等地,至今沒有一家三甲醫院。
這一現實情況,往往就導致許多患者轉院時,很容易面臨檢查結果被上級醫院否定,需要“重頭再來”的情況。
在檢查一線工作多年的重慶市老年病醫院超聲診斷科副主任醫師袁光星表示,檢查結果的確與醫療水平存在一定關聯,即便是做同一項檢查,使用的儀器不同、操作的醫生水平不等,都會讓結果產生一定波動。
以彩超為例,即便是面對同一個病人,不同的醫生其手法和經驗不同,最終結果就可能存在一定差異;再加上各個醫生診斷書的語言風格、用詞習慣各異,往往導致臨床醫生不敢輕易認可先前的檢查結果,只能再開單子做檢查。
對此,重慶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李春莉建議,可以考慮設立區域檢查檢驗中心,透過中心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實施統一的檢驗過程質量控制,構建統一的質量評價體系,從而達到檢查檢驗水平在區域內的同質化。
袁光星則建議,衛生健康管理部門應加大檢查檢驗人員的培訓力度,儘早實現區域內的全覆蓋。同時,完善激勵機制,敦促各級醫院打破利益壁壘,三級帶二級、城市帶鄉村,把檢查檢驗這個就醫第一道關口的短板補齊,減輕患者就醫負擔。
在利益的羈絆下,推動檢查結果互認不會一蹴而就,也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即使再難,相關部門也要站穩人民立場,也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完善體制機制、打破利益藩籬,推動檢查結果互認,讓患者經歷的重複檢查少一點、再少一點,以釋放醫改紅利,讓健康中國戰略惠及更多群眾。
責編丨冉苗俊
責校丨杜鎧兵 伏一晨
主播丨伏一晨
稽核丨饒思銳
長期徵稿,每篇稿費2000~10000元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