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氣與氣至
得氣是針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大概的意思就是扎針之後,患者出現的痠麻脹重等現象,而醫生感覺針下沉緊滯澀的一種狀態。得氣與否,通常是判斷針灸是否有效的一個前提。
我們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針灸學》教材裡面,將得氣與氣至解釋成一個意思。這樣的解釋呢,難免會讓新手感覺無所適從。
《靈樞˙九針十二原》裡明確的說明“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有針灸歌賦《標幽賦》也說“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效”,把得氣與氣至當作一回事來理解的話,就會讓人有一個錯覺,很多扎針的時候,明明已經有了明確的得氣的感覺,但是為什麼患者的病痛卻沒有任何改變呢?就會讓人懷疑經典裡說的“氣至而有效”到底是不是真的?
個人認為經典的論述其實並沒有錯,而我們的教材曲解了得氣與氣至的關係。
我們說的得氣,醫患兩方面的各種感覺,讓人有得氣的感覺有部位應該是扎針的地方,是針刺的部位;而氣至,應該是指患者的病變部位,很多時候扎針的位置與病變的位置並不是一個地方。
所以說得氣的部位是“針所”,而氣至的部位是“病所”,有了得氣的感覺,這隻能是針刺取效的前提,而不能說得氣了就已經是針不取效了。只有針刺之後,病變部位產生了變化,氣至的現象出現了,才能算是有效了。
按照這個思路走下去的話,針刺手法的各種操作其實都是針對“針所”來說的,也就是說手法再到位也是一個得氣的現象,並不是氣至的現象,所以手法其實也不是取效的最關鍵因素。我們臨床上經常看到很多時候針灸那個針感特別的強烈,但是效果很微弱,這就是得氣的感應很強,但是沒有氣至,所以效果不佳。
比如我們扎足三里治療胃痛,特別關注足三里的感覺並不是最重要的,你要關注胃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