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節氣養生利健康 春季保健當有方

張伯禮:節氣養生利健康 春季保健當有方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即開始之意,自秦代以來,我國就將立春視為春季的起始。從立春之日起,直至立夏之前,這段時間都被視為春天。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春天代表著和煦的陽光、鳥語花香;春天也象徵著萬物生長,農人播種。隨著立春的到來,人們能明顯感覺到白天漸長,氣溫逐漸升高,降水也逐漸增多。“一年之計在於春”,做好立春養生,可以為一年的健康奠定基礎。

國醫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認為,中醫養生是我國勞動人民與歷代醫家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過反覆探索、實踐逐步形成的,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較系統的理論體系;也是一門管理的學問,是衣食住行和精神情緒的綜合管理;更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透過自我修養,適當安排飲食、起居、活動,並且輔以必要的藥物來達到預防和控制疾病、延緩衰老、獲得健康長壽為目的的自我保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春天正式開始。自古以來,我國就將立春視為春季的起點。隨著立春的到來,大地逐漸復甦,萬物開始生長。在這個重要的時刻,我們需要注意養生保健,特別是春季的養生之道。

根據國醫大師張伯禮的觀點,中醫養生是一種科學的綜合管理方法。它包括了飲食、起居、活動等多個方面,旨在透過調節身體的內在平衡來預防和控制疾病,延緩衰老,達到保持健康長壽的目的。中醫養生的核心理念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透過自我修養來實現身體的和諧與健康。

在春季的養生過程中,我們可以借鑑中醫的一些方法。首先,要注意合理飲食。春季是一個陽氣上升的季節,我們應該選擇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同時,要避免食用過多的油膩和辛辣食物,以免影響身體的消化功能。

要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春季的天氣多變,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早睡早起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原則,同時也有助於調整身體的內分泌系統。

適當的運動也是春季養生的重要環節。可以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戶外運動,如散步、慢跑等。這些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我們還要注意心理的調適。春季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我們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過度焦慮和壓力。可以透過讀書、聽音樂等方式放鬆心情,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春季是一個重要的養生季節。我們可以借鑑中醫養生的方法,合理調整飲食、作息和運動等方面的習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平衡。同時,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享受春天帶來的美好與活力。

中醫養生的原則包括道法自然、平衡陰陽、精神內守、和調臟腑、通調氣血、動靜結合等,強調要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飲食而慎起居、堅五臟而通經絡、避虛邪而安正氣。具體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做到起居有常、勞逸適度、生活規律、服裝順時適體,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健康生存時間。張伯禮認為,健康生活方式是文明的標誌,也是國民素質的反映。養生不需要多少金錢,也不需要講究環境和條件,只需要樹立關愛身體的理念和掌握養生的方法。疾病患者、健康的中老年人,甚至健壯的青年人,都應學習這些知識並應用到自己的保健過程中去。

在春季,氣溫逐漸回暖,萬物復甦。根據中醫理論,春季與肝臟相應,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它主管著人體的疏洩功能和調節情緒。因此,在春季做好肝臟保健尤為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1. 保持心情愉快:春季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避免過度焦慮和壓力。可以透過運動、聽音樂、閱讀等方式來放鬆自己的心情。

2. 合理飲食:春季應注重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同時要避免食用過多油膩和辛辣食物,以免對肝臟造成負擔。

3. 適度運動:春季適合戶外活動,可以選擇散步、慢跑、瑜伽等運動方式來鍛鍊身體。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增強肝臟功能。

4. 注意防曬:春季陽光明媚,但紫外線輻射仍然存在。要注意做好防曬工作,儘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

5. 定期檢查:春季是疾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呼吸道感染和傳染病。要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

春季是養生的好時機,透過合理的保健措施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希望大家能夠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積極調整生活方式,享受春天的美好。

談及中醫節氣養生,張伯禮如數家珍。他說:“養生保健是最積極的預防疾病的方法,而節氣養生尤為重要。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用以表示季節物候變遷的特定時令,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中醫講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要和諧,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而調整作息,以維護健康。人體的五臟六腑等組織的功能活動會受到節氣變化的影響,因此,注重節氣養生可以調節人體氣血陰陽平衡,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也可有效預防疾病。比如注重春季養生對中老年人防禦心腦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張伯禮特別強調科普節氣養生的重要性,“讓老百姓瞭解節氣養生知識,知曉並實踐和每個節氣相關的養生理念,不僅有益於提高生活質量、預防疾病,也有益於提高健康素養,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立春養生要點

隨著立春的到來,張伯禮提醒我們,春季保健當有方。在這個重要的節氣裡,我們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 飲食調養:春季氣候乾燥,應多食用具有清熱解毒、滋潤養顏的食物,如綠豆、芝麻、蜂蜜等。同時,要避免過度食用辛辣、油膩和刺激性食物。

2. 運動鍛鍊:春季是運動的好時機,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可以選擇戶外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方式。

3. 睡眠調節:春季天氣逐漸變暖,人們容易出現疲勞和睏倦。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對於恢復體力和精神非常重要。晚上儘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4. 心理調節:春季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但也可能帶來一些心理壓力。保持積極的心態,學會放鬆自己,可以透過閱讀、聽音樂、與朋友聊天等方式來緩解壓力。

立春節氣是一個重要的養生時期,我們應該根據中醫的理論和指導,合理安排飲食、運動、睡眠和心理等方面的生活方式,以達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立春過後,氣溫逐漸回升,陽氣開始生髮,萬物復甦,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容易出現上火、口鼻乾燥、嗓子幹癢等不適症狀,甚至有些人還會出現口腔潰瘍、眼睛紅腫等問題。這些現象主要是由於人們在冬季進補、穿著厚重衣物、活動較少,加上室內溫度較高,導致人體內熱鬱積不易散發。而春季陽氣升騰之際,內熱更容易引發各種不適症狀。

針對春季的保健問題,張伯禮提出了一些建議。首先,春季飲食調理尤為重要。我們應該少吃羊肉、海鮮等容易上火的食物,以及高熱量的油膩食物。相反,應該多吃清淡的綠葉蔬菜、新鮮水果,適量食用魚肉、鴨肉等富含營養的食物。透過合理的飲食搭配,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氣,同時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有些老年人常常感到口乾舌燥,即使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實際上,這並不是因為體內缺水,而是由於口腔唾液腺退化萎縮所致。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將水含在口中,慢慢嚥下;或者將蘿蔔、梨、藕切成薄片,放在嘴裡咀嚼,以達到滋陰清熱的效果。此外,春季屬於木入肝的季節,肝臟喜歡酸性食物,過多攝入酸味食物會使肝氣更加旺盛。因此,我們應該減少酸味食物的攝入,並透過辛甘之味來益肺健脾,抑制肝氣的過度升發。

透過以上的飲食調理和保健措施,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春季的氣候轉變和身體不適問題。正如張伯禮所言:“節氣養生利健康”。只有在瞭解並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規律的同時,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和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

立春之後,我們應當適當增加運動,比如打太極拳、爬爬山、遊游泳和散散步。多做一些伸展肢體的活動,有益於氣機的疏洩。在這個時節,人們常常感到春困,因此我們應該早睡早起,這有助於振作精神。此外,情緒不穩定也是常見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春躁”。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多吃些綠葉蔬菜,多喝花茶,以達到疏肝解鬱的效果。

張伯禮還提醒我們,隨著天氣的轉暖,血壓容易波動,這很容易誘發心絞痛、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因此,患有這類疾病的患者不應盲目停止服藥或減少藥物劑量。

張伯禮向讀者贈送了一首《養生行》詩作,以表達對健康生活的祝願:

養生保健治未病,順應節氣天人承。

理念先進要實踐,融入日常生活中。

衣食住行無模式,油鹽酒茶有限行。

早睡少餐七情和,貴在自覺健康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