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14)
今天繼續聊一聊養生的話題。養生在中國大行其道是一件很晚近的事情,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才開始興起的,如今在傳統中醫“治未病”理論的加持下,中國成為了全世界對“康養問題”最為關注的國家,沒有之一。據2022年某國際諮詢公司釋出的《健康消費圖鑑》顯示,超過60%的中國消費者視健康為頭等大事,這一比例位列全球第一,遠超發達國家。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講,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種“健康焦慮”。
這種“健康焦慮”如果追根溯源,大概可以上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當時青島醫學院中醫教授王育學根據中醫的“治未病”理論和蘇聯學者提出的“第三狀態”理論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結合《國際疾病分類》,自創出了一個“亞健康”的概念。(不行,這裡必須要加括號說幾句話了。頭一條,我大青島能有如此“開宗立派”的高人,實在是榮耀之至。第二條,自創的醫學概念能夠推銷出去,儘管認可的範圍基本上僅限於國內,也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第三條,我過去就想專門說說蘇聯和俄羅斯在學術方面的一些惡劣風氣,一直沒找出時間來談,看來最近有必要再扒扒俄國人的皮了。)王育學在提出這一概念的時候,並未給出明確的定義,只是特別提出,造成“亞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疲勞症,並把眾多屬於焦慮症或者情緒類疾病的身心徵兆視作“亞健康”狀態。到了1996年,“亞健康”理念開始走紅,《健康報》專門開闢了學術探討專欄,使得這一概念被國內專業醫學話語體系所吸納,此後,媒體報道、產業營銷、政府健康干預隨之跟進,導致時至今日這一概念在國內仍有相當市場。當然,後來有專業人士專門對此做出了澄清,指出所謂“亞健康”是一個偽概念,“亞健康”狀態是不存在的,醫學上沒有這個概念,只有“亞臨床”的概念。“亞臨床”與“亞健康”不同,強調相關患者已經處於疾病的早期了,屬於“將病之病”,需要引起重視,否則就可能出現明顯的臨床病症。“亞臨床”有嚴肅、明確的醫學標準,需要醫生綜合判斷、謹慎處理、積極監測。有人指出,這一偽概念能夠迅速發酵,是商業化炒作的效應,是環境汙染、食品安全危機、醫療改革、生活豐裕等一系列經濟社會轉型的副產品,向社會販賣的是一種健康焦慮和醫療焦慮。
其實,中國人普遍的健康觀念是從現代醫院傳入中國後才真正確立起來,但在這一過程中普通的中國人又受到日用而不自知的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影響,所以當中西醫的觀念一同湧入中國人的頭腦當中之後,人們就會不自覺地採取一種為我所用的態度,把各種自認為可能影響自身健康的東西進一步放大,形成“健康焦慮”,然後就開始了向中西醫過度求診的“泛醫療化”傾向,再加之醫療改革之後個人衛生支出佔比快速上升,成為僅次於食品和住房的第三大支出,為了抵禦可能因為“健康焦慮”導致的個人衛生支出加劇造成的風險,於是人們習慣性地一旦發現有一點健康指標有不正常跡象就立即求醫問藥,進而導致“醫療焦慮”。由於這種“泛醫療化”的求診往往在現代醫學那裡根本就不構成正常的醫療指徵,所以給傳統醫學留下了大量“治未病”的生存空間。而且,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健康焦慮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變得更加嚴重。其實,如果我們的醫學還是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等診療手段,是不可能查出肺結節、甲狀腺結節、動脈斑塊之類的疾病的,可現在又了B超、CT、核磁共振等現代化檢測手段,讓過去那些“不是病的毛病”變成了時刻讓人放心不下的“真毛病”,而這些毛病有很多在現代醫學看來不具有治療指徵,比如比較小的結節就只要定期體檢觀察即可,可是到了能夠“治未病”的傳統中醫那裡,這就算來了買賣了,能夠給你弄出一堆內服外用加食療的方法,中醫康養產業就這樣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了。
還有一種情況必須要提到,那就是中國開始進入了“豐裕社會”。“豐裕社會”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呢?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由於人們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期望壽命普遍延長,使人們罹患癌症的數量大大提高。如果我們考察癌症的發生機制,其實人體的正常細胞在無數次分裂後更容易發生突變,引發無限制增殖,這就產生了癌症,從這個意義上講,癌症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老年病。在過去醫療資源匱乏、檢測手段落後的時候,罹患癌症查出就是終末期,可選擇的治療手段也非常有限,但是現在有了及早篩查的手段,也可以及早介入治療,這樣就出現了癌症慢病化和青年化的傾向。另外還要注意,隨著“豐裕社會”的到來,中國人的疾病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總體來看,對人們健康的最大威脅由傳染病轉為了慢性病,並且逐步轉向了退化性疾病如帕金森綜合症、阿爾茲海默症等。2018年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15歲及以上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為34.3%,與2013年的24.5%相比,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且農村增速超過城市。其中,55歲至64歲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達48.4%,65歲及以上老年人發病率達62.3%,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重大慢性病佔我國疾病經濟負擔超90%。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釋出《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指明慢性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一類疾病,已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城市居民的疾病譜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轉變,農村居民相應推後到20世紀80年代。在疾病譜轉型以前出生的,主要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成長期經歷過物質匱乏和營養不良,當社會經濟日漸豐裕後,又經歷了營養過剩,再加上年齡增長,“富貴病”便會找上身。他們面臨雙重病痛的困擾,一方面是以關節炎、椎間盤疾病為代表的“過度損耗類慢性病”,另一方面是以高血壓、糖尿病為代表的“過量攝取類慢性病”,有的則是兩者疊加。這意味著,老齡群體面臨的健康風險增加,健康負擔也進一步複雜化。而在疾病譜轉型後出生的青年乃至少年群體,雖然已經告別溫飽問題,但習慣久坐、頻繁熬夜、重口味飲食、高熱量攝入等生活習慣,以及體力活動大大減少,也導致他們開始遭遇各類“慢性病”的困擾。他們不僅面臨著身體營養攝入與消耗的不平衡,也可能面臨精神與心靈上的孤寂感,身心症狀疊加,使他們也陷入健康問題的糾纏之中。
這些因素的增加,對於我們國民心底刻印的傳統文化必然形成一定的呼應,這種呼應的最好介面就是傳統中醫藥,多數國人對中醫的態度很有意思,基本上是“看病找西醫,養生防病找中醫”。於是我們就會看到,大量的資本迅速湧入這一賽道,在資本的加持下,傳統中醫在養生這一領域做得風生水起。至於老百姓在這方面會花多少錢,又有多少錢是智商稅,那就見仁見智了,因為有很多此類養生的藥品和食療方都屬於“有病沒病,防風通聖”的東西,有時服用之後會產生安慰劑作用,其實多少也有利於健康呢。
你問我會不會吃這些東西?我的回答很簡單,不會。五穀雜糧足以養人了。
給我的小書做個廣告,還請大家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