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楊愛明:幽門螺桿菌是胃癌主要致病因素,建議公共就餐場所須提供公筷

全國政協委員楊愛明:幽門螺桿菌是胃癌主要致病因素,建議公共就餐場所須提供公筷

近年來,隨著公眾衛生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餐廳擺上了公筷,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了使用公筷的習慣。紅星新聞了解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楊愛明認為,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要把公共就餐場所提供公筷上升為一項強制制度,並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相關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楊愛明 中國醫學科學院供圖

我國是胃癌大國,胃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均佔全身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幽門螺桿菌已被國際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定為I類致癌因子,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時也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淋巴瘤等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中國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41.5%到72.3%之間。大規模的研究表明我國胃癌的高發病情況與幽門螺桿菌的高感染情況具有明確相關性。因此楊愛明認為,幽門螺桿菌的防治至關重要,事實證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也是可防可控的。

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唾液中存在幽門螺桿菌,而且幽門螺桿菌會在感染者使用過的餐具上存活一段時間。因此,在多人共享一道菜餚時,如果就餐者都用自己的餐具去夾取食物,就有可能將口腔中的幽門螺桿菌或其他病原菌傳播到公共的菜盤中,這對其他人來說可能帶來疾病傳播的風險。

楊愛明表示,由於我國傳統的餐飲習慣,目前大多數中餐館都不採用分餐制。對此,應該使用公筷或其他公共餐具,這樣可以大大避免相關疾病的交叉感染。

楊愛明發現,目前就餐場所的現狀還遠遠不能滿足此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一是大多數餐飲場所未能主動提供公筷或其他公共餐具;二是部分餐飲場所雖然主動提供了公共餐具,但由於公筷和私筷區分標誌不明顯,沒有大家公認的、具有特徵性的公筷,導致就餐者稍有不慎,就出現了公筷私筷混用的情形;三是就餐者對使用公筷等公共餐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嫌麻煩,使得公筷成為擺設。

因此楊愛明建議,相關部門應該要求公共就餐場所必須提供公筷等公共就餐工具,最好根據餐食的特點提供方便、適用的取餐工具,包括筷子、勺子、夾子等。進一步來說,應制定相關規定,對公用餐具配備相關的消毒裝置進行消毒,存放公共餐具的場所也應符合相關的衛生要求。還應制定相關的推薦性標準,對公筷等公共餐具的顏色、長度、形狀、明顯標識等特徵性指標作出規定,推薦給餐飲企業使用,從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形成對公共餐具特徵性標識的強烈印象,以避免公筷私筷混用。

楊愛明還建議,加大宣傳力度,倡導健康就餐習慣。有關部門可透過電視、廣播以及新媒體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讓民眾提高對幽門螺桿菌危害性和對就餐使用公筷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認識到使用公筷等公共餐具是一種保護自我健康,同時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是一種新型的就餐禮儀;鼓勵廣大醫務工作者通過出版圖書、日常診療、發影片等形式,多做關於幽門螺桿菌的危害和使用公筷重要性的科普工作;鼓勵公共就餐場所貼上醒目的標誌標識,鼓勵使用公筷等公共餐具、倡導健康文明餐飲習慣。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北京報道

編輯 郭宇 責編 馮玲玲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