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多是“拖”出來的?提醒:下半身若有3個異樣,趁早就醫

宮頸癌多是“拖”出來的?提醒:下半身若有3個異樣,趁早就醫

“肯定是你在外面有人了!我要離婚!”診室裡,一名女性歇斯底里哭著說道。

王女士今年47歲了,和丈夫結婚也有20年了,但最近發現自己下面有異常的點滴出血,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感染了HPV和宮頸癌。

王女士認為自己對丈夫一直很忠誠,衛生習慣也很好,不可能會得HPV。於是覺得是丈夫揹著自己在外面鬼混,感染了HPV後傳染給了自己,最後才發展成的宮頸癌。

憤怒的她扯著丈夫不鬆手,但王女士的丈夫卻覺得她是無理取鬧,兩人吵個不停。

一、女性健康“殺手”宮頸癌,多是拖出來的

很多女性可能對於宮頸還很陌生,它位於子宮的最底部,下端連線著陰道,呈圓柱狀,長約3釐米。在女性生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受精到妊娠再到分娩,宮頸都參與其中。

而宮頸癌,顧名思義就是長在宮頸上的腫瘤,其發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

一項關於宮頸癌流行病學的研究顯示,子宮頸癌的最小診斷年齡僅為17歲。除了中老年婦女,年輕女性也要提高預防意識。

宮頸癌是少數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之一。大多數都是因為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持續感染而發生,由HPV感染到癌前病變,再到癌症,這是一個漫長的變化過程。

而又因為宮頸癌前病變相對容易透過篩查發現,在這期間只要及時治療,就有望遏制宮頸癌的發生。此只要發現異常,引起重視,不“拖拖拉拉”,宮頸癌完全是可防可控的。

二、得了宮頸癌,和同床共枕的伴侶有關係嗎?

資料顯示,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HPV,但僅有1%的才會發展成宮頸癌,而這又是個漫長的過程,只要不“拖”,就有充足的時間去發現應對。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副主任趙宇清表示,當出現下面3種症狀時,需要警惕宮頸癌的發生。

1.不規則陰道出血

如接觸性出血(同房後出血、婦科檢查後出血)、非經期出血,以及絕經後出血。其中,接觸性出血較為常見。

2.陰道分泌物異常

包括白帶增多、白色或帶血性、稀薄如水樣的白帶,以及米泔狀或帶有腥臭味的陰道排液。

3.晚期可有繼發症狀

晚期可能出現繼發症狀,如尿頻、尿急、輸尿管梗阻、腎積水、尿毒症、便秘、下肢腫痛,甚至貧血、消瘦等全身衰竭症狀。

然而,即便出現上述症狀,也不必過度焦慮,因為這也可能是其他良性疾病的表現,比如宮頸炎也可能引起同房後出血。

關注身體變化的目的在於及早就醫,及時發現異常。

另一方面,不僅女性,男性也會感染HPV,並且還會將HPV的風險帶給女性。

醫學上有個詞叫“高危丈夫”。指的是,如果一個男性的前妻曾患有宮頸癌,那麼他的第二任妻子感染HPV的風險將比正常人高出3.5~4倍。

除了上述情況,男性的3個行為,也會更可能傳染HPV。比如有性病史、性生活不潔(有多個性伴侶,或有嫖娼習慣)和不注重私處衛生。

女性在與伴侶發生關係前,要留意對方是否有性病史或不潔性生活史。同時,對於沒有備孕需求的情況,建議要求男性全程使用安全套。

三、防微杜漸,預防宮頸癌從3個方面做起

宮頸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殺手,但同時宮頸癌也是惡性腫瘤當中唯一具有“三唯”特點的存在,即唯一明確病因,唯一可以早期預防治療和唯一可能基本消滅的腫瘤。

所以,只要前期做好預防,做好治療,完全可以克服宮頸癌。焦作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一區醫師高夢霏表示,預防宮頸癌,可以從4個方面入手。

1.接種宮頸癌疫苗

接種宮頸癌疫苗是重要手段之一。HPV疫苗有二價、四價和九價三種,適用年齡為9至45歲。

二價疫苗可預防HPV16、18型病毒感染;四價疫苗可預防HPV6、11、16、18型病毒感染;九價疫苗可預防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病毒感染。

2.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女性應每年進行婦科健康體檢,特別是高風險群體。25至65歲的女性每5年首選進行一次HPV一線篩查。

3.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戒菸限酒,保持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性生活不宜過早,保持單一性伴侶,避免性生活過於頻繁,並保持陰道清潔,避免感染。

4.多留心身體變化

注意身體變化,如月經不規律、同房後陰道異常流液等情況,要及時就醫請婦科醫生診斷。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但透過有效的預防和篩查措施,我們可以降低發病率和提高治癒率。女性朋友們要重視自己的健康,留意身體變化,並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絡,以確保宮頸癌早發現、早治療,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參考資料:

[1]《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宮頸癌》.人衛健康.2023-04-18

[2]《宮頸癌最強訊號,就是接觸性出血》.紅房子醫院患者移動服務平臺.2022-11-09

[3]《如何預防宮頸癌?——【婦幼科普】》.焦作市婦幼保健院智慧醫院.2023-12-2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