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重視膽囊結石的全程管理:預防、診斷、治療和隨訪

有必要重視膽囊結石的全程管理:預防、診斷、治療和隨訪

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世界各地發病率差異較大。我國發病率發病率大約10%左右,相比於北歐、智利等地區的40%左右的發病率並不算高,但由於人口基數大,膽囊結石患者可能有1億以上。多個研究的發現我國發病率還在逐年增長,而為我們也發現膽囊結石隨著年齡的增長髮病率也越來越高。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我們需要時刻面對的醫療問題。

膽囊結石引起的急性膽囊炎、梗阻性膽管炎和膽源性胰腺炎,是常見的高危外科急腹症。膽囊結石繼發的膽囊癌預後非常差,藥物治療效果差,手術機會小,5年生存率小於5%。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膽囊癌發病率持續走高,50歲後膽囊癌變率增加近10倍。

世界各地、不同專業組織釋出多個相關指南和共識,促進膽囊結石的規範化診治陸。但不同指南和共識對很多問題的處理存在爭議和矛盾,並缺乏對膽囊結石預防、早診早治等個性化處理的指導。

分析任何疾病的從發生、發展到加重、致死的全過程,是對疾病臨床診治的基礎。我們依據膽囊結石全病程病理生理基礎,開展了病理生理進展分期和個性化診治的探索,涵蓋預防、診斷、治療和隨訪等內容。

我們把膽囊結石疾病的發生發展氛圍4期:成石期、無症狀期、急性炎症感染期(包括梗阻、壞疽和穿孔階段)、繼發病變期(包括膽囊變形、結石移位進入阻塞膽胰管腸管和癌變階段)。

成石期成石期指未形成膽囊結石,但有膽囊形態、結構或功能異常表現,或病人有GS形成的高危因素,處於GS形成的過程中。此期病理生理基礎是多種風險因素導致GS形成,應分析每個病人成石的高危因素,進行個體化隨訪、預防。

無症狀元梗阻期是指明確診斷膽囊結石,病人無明顯症狀,膽囊管無梗阻,膽囊壁無明顯炎症,膽囊收縮功能基本正常,結石呈靜息狀態。此期病人無膽絞痛等膽道痙攣症狀,膽囊壁無明顯炎症反應,膽囊形態、功能保持相對正常。此期處理爭議較大,包括切除、保膽取石、溶石排石等,主流觀點還是應手術切除。

炎症感染期是指膽囊管結石梗阻,導致膽囊內高壓,膽汁淤積;繼發細菌增殖,膽囊積膿;膽囊壁炎症水腫、血運障礙,化膿和壞疽,甚至穿孔形成腹膜炎或膿腫。此期根據病情和患者耐受性,選擇抗感染藥物治療、手術切除或穿刺引流。

繼發病變期是造成的繼發性損傷,包括膽囊形態、結構、功能異常;結石透過膽囊管排入肝外膽管,導致梗阻性膽管炎或膽源性胰腺炎;形成膽腸瘻,結石透過瘻管排入腸道,形成腸結石、腸梗阻;長期結石刺激下的膽囊壁發生癌變。此期的病理生理基礎是GS和膽囊炎的繼發損害,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此期必須切除膽囊,同時還要處理膽管結石等良性,以及腫瘤等惡性病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