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超10家醫院停止產科分娩服務,國家衛健委發文了

去年以來超10家醫院停止產科分娩服務,國家衛健委發文了

隨著出生人口下降,產科分娩量也下滑。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全國至少有11家醫院暫停或者取消分娩服務,其中也有直接關停產科的。產科何去何從,受到關注。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加強助產服務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下發,提出要強化助產服務規劃佈局。

通知稱,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結合編制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醫療機構設定規劃,對本行政區域內助產服務資源進行規劃佈局,確保助產服務供給,有效滿足孕產婦需求。推動省級和市級婦幼保健機構達到三級婦幼保健院標準,人口30萬以上的縣(市、區)原則上至少有2家公立醫療機構能夠開展助產服務,人口30萬以下的縣(市、區)原則上至少有1家公立醫療機構能夠開展助產服務,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區要保障相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備助產服務能力。

產科是一個頗耗費人力的科室,需要配置產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助產士,且需要隨時候著。分娩量下降後,一些產科運營壓力凸顯。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去年以來,暫停或者取消分娩服務,涉及的醫院包括浙江嘉興平湖市中醫院、廣州新造醫院、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中醫院、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嶠鎮衛生院等。

如江西省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宣佈,根據醫院學科發展規劃,自2024年3月11日起停止產科服務。

有產科醫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最初幾年,為了應對出現的生育小高峰,有不少醫院擴建產科、增加醫護人員等。如今,隨著分娩量下降,目前產科出現的一些調整,在預料之中。從目前來看,一些停止分娩服務的,主要發生在競爭力欠缺的醫院。

曾任中華圍產醫學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圍產醫學會主任委員,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婦科帶頭人、教授李小毛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產科月分娩量超過100個的話,整個科室的運作就會處於良好狀態。一般來說,如果產科月分娩量無法達到50個的話,就難以維持整個科室的正常運營成本。對於產科醫生而言,如果分娩量長期不高的話,醫護人員缺乏足夠的訓練,他們的醫療技術水平也就無法得到進一步提高,一旦碰到孕產婦有突發狀況時,或很難正確應對,這反而會引發更大的醫療風險。因此,在一些地區,有多家醫院產科競爭,且人口較少,當下適度關停分娩量太少的產科,更有利於保障母嬰安全、降低醫療風險。

不過,面對分娩量下降,產科仍不能“一刀切”關停。

李小毛也認為,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人口結構適度調整區域規劃,合理佈局醫療資源,以方便孕產婦的產檢與生產,更好地保障母嬰安全。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楊慧霞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國幅員遼闊,有時產婦面臨的情況很危急,無法像腫瘤患者那樣,可以轉到大城市、大醫院治療。目前也需要培訓好各地的產科隊伍,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

這次通知也對助產服務資源調整作出規範要求,一是要嚴守服務底線,各級婦幼保健機構、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承擔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任務的公立醫療機構、地廣人稀地區的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原則上應保障產科持續服務,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籌調整醫療資源的除外。二是要規範調整程式,公立醫療機構擬關停產科要廣泛徵求建檔孕產婦意見,書面徵求當地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和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意見,切實保障群眾看病就醫權益。三是要保障服務銜接,醫療機構產科停業,應按規定經登記機關批准,制訂業務調整預案,妥善做好孕產婦產檢和住院分娩接續服務,合理安排醫務人員崗位,規範出生醫學證明等資料移交。

通知還表示,要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構建促進產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保障機制。各級公立醫院要認真落實《關於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強化公益屬性,完善內部分配製度,調動產科醫務人員積極性,努力使綜合性醫院產科醫師的薪酬水平不低於醫院醫師薪酬平均水平,嚴禁向產科和產科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產科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