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降溫法,這些妙招你get了嗎?寶媽們速收藏!
“護士、護士,我家寶寶發燒了,可咋辦呀?”急診患兒家長焦慮的問著,作為新手寶爸寶媽面對寶寶發燒,倍感焦慮,不知如何幫助寶寶有效降溫,今天急診護理組李文楠將給大家講一講如何正確給寶寶有效降溫。
發熱即體溫異常升高,小兒發熱是兒科就診中的最常見急症,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病理性體溫升高,例如外界環境、季節變化、天氣變化、感冒、炎症性疾病、注射疫苗、服用藥物均有可能造成小兒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
發熱(fever)是由發熱啟用物作用於機體,啟用巨噬細胞產生和釋放內源性致熱原(en-dogenous pyrogen.EP),再經一些後繼環節引起體溫升高,是機體抵抗疾病的防禦機能之一。通常我們人體正常腋下體溫是 36-37℃,早晨 3-6 點偏低,下午17-19 點稍高。
測量體溫常用的幾種方法:腋溫、口溫、肛溫、耳溫。不同的測量方法定義的範圍也不一樣,比較常用的是腋下溫度測量。
當我們人體腋下體溫為 37.3-38℃稱為低熱,38.1-39℃為中等熱,39.1-41℃為高熱,41℃以上為超高熱。
那寶寶發熱後家長能做哪些呢?有哪些降溫方式呢?
首先確定寶寶的體溫,根據寶寶的體溫選擇正確的降溫方式,同時積極查詢病因,治療原發疾病。
通常降溫方式分為兩種: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
藥物降溫
≥2月齡兒童腋溫≥38.5℃或伴有明顯不適時,可口服退熱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38.5℃不是判斷是否應用退熱藥的標準,如果發熱對孩子作息、飲食及精神沒有影響,可加強觀察體溫變化,不急著給退熱藥。
有熱性驚厥史的患兒可以在體溫≥38℃時口服退燒藥物。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安全性高的口服解熱鎮痛藥是: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
使用解熱鎮痛藥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根據寶寶年齡、體重選擇正確的劑量、服用間隔時間,充分了解藥物作用特點、不良反應、禁忌症等,避免用藥不當產生機體損害。
注意口服解熱鎮痛藥後不宜再服用含有解熱鎮痛藥的複方感冒藥。
用藥退熱期間,應給患兒多喝水,以免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
不推薦兒童使用的退熱藥有:賴氨匹林;阿司匹林(僅用於某些特殊疾病治療;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12歲以下兒童慎用);雙氯酸芬(14歲以下兒童禁用);尼美舒利(12歲以下兒童禁用)。
2月齡以內嬰兒因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因此不宜使用藥物退熱,主要以物理降溫為主。
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是一種可反覆使用、安全有效的降溫措施,物理降溫的原理是根據物理學原理,熱量由高熱物體傳入低熱物體的原理設計的。一般是利用比正常人的體溫低的物體、氣體或固體等導熱物質直接接觸面板,透過蒸發、輻射、對流和傳導等物理方式已達到人工散熱的目的。
以下為生活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式:
一、環境降溫
1.適當減少衣服和被子
持續高熱期間,適當減少衣服和被子,配合身體正常散熱,是退熱的重要途徑,如果強行捂著阻止散熱,一旦體溫驟升會引起熱性驚厥。
2.適當調低室溫
可以利用空調或開窗通風等形式使室溫控制在25-26℃。
3.適量補充水分
喝水雖然不能直接幫你降低體溫,但身體有充足的水分,在發熱後期身體主動出汗時是比較有利的幫助身體更好的散熱。
二、溫水擦浴
溫水擦浴可以促進血液流動、改善末梢迴圈,有利於散熱,促進體溫下降。
首先準備溫水,水溫控制在32~35℃為宜,室溫控制在25-26℃,用蘸滿溫水的毛巾擦拭寶寶的頭部、腋下、腹股溝、肘窩、膕窩等處,必要時可反覆擦拭,退熱效果更佳,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溫水擦浴的不宜區域包括前胸、腹部和頸後,這些部位有心臟、胃腸等重要器官,且非常敏感,一旦給予不適宜的溫度刺激,可能會引寶寶不適。
如寶寶全身發疹或凝血功能不好有出血傾向,禁用溫水擦浴。
溫水擦浴結束後及時為寶寶擦乾身體。
要注意觀察寶寶的面色是否紅潤、表情是否安靜、精神狀態情況,以及呼吸是否均勻。一旦出現異樣,應立即停止溫水擦浴,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三、冰袋降溫
用小毛巾包裹冷凍過的瓶裝礦泉水、酸奶、牛奶、冰袋、冰冰貼等敷在額頭或枕在腦後,冷溼敷時間為 15 ~20 min。
還可以用小毛巾包裹冷凍過的瓶裝款礦泉水、冰袋、水果(柿子、橙子)、冰貼等,在膕窩、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位置冰敷一下。注意不能直接接觸面板,持續停留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以免發生凍傷。
需要注意的是手指、腳趾、會陰部、腹部、胸前部不可放置冰袋,以免出現凍傷或心率減慢、腹瀉等不良反應。
四、溫水浴
將門窗關好,不可有對流風或直吹風,室溫在 24-26°,水溫控制在32~35℃為宜,水量以沒至軀幹為宜,時間以5-10min 為宜,30min 後測體溫。注意在溫水浴期間家長的視線不能離開寶寶,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停止,併到就近醫院就診。
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用藥物或物理降溫,都要平穩降溫,以每小時降1℃為宜。對寶寶而言,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酒精和酒蒸發很快,降溫功能確實很強,可對於寶寶而言,它們不僅會引發因體溫驟降而導致的寒戰、肌膚冰涼、虛脫、末梢迴圈變差,還可能會刺激嬌嫩的面板,造成紅腫、刺痛,甚至皮疹。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生病出現發熱等症狀,在就診前能夠給予寶寶科學、正確、有效的降溫措施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等待就診過程中提高寶寶的舒適度,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能夠有效避免因發熱出現的其他併發症,以上幾種降溫方式您學會了嗎?
文字|急診護理組李文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