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鮮豔的番茄不能買?是打了催熟劑的醫生:多吃可能會致癌!
在繁忙的家庭廚房中,李阿姨正在準備晚餐,而她的孫子小明在旁邊玩耍,手裡拿著手工材料。突然,李阿姨感覺到肚子劇痛,開始時她以為這只是普通的消化不適,所以沒有太在意。然而,隨著疼痛加劇,她意識到問題可能更嚴重,於是匆忙前往醫院。在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醫生診斷出李阿姨患有初期胃炎。令李阿姨驚訝的是,她一直非常注意飲食健康,卻沒想到會患上胃炎。醫生詢問了她的飲食習慣,並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那些外觀鮮亮的番茄。醫生解釋稱,市場上一些外觀誘人的番茄可能含有催熟化學物質,這些物質長期攝入可能會損害健康。聽到這裡,李阿姨突然意識到,她最近購買的那些異常鮮豔的番茄可能是問題的根源。這次經歷讓她開始重新思考健康飲食的真正含義。她認識到,健康的飲食不僅僅是選擇低脂、低糖或清淡的食物,更重要的是瞭解食物的來源和加工過程。
催熟劑”到底是啥?
在當今社會,關於農產品加速成熟的技術經常被大眾討論。所謂的“催熟劑”,通常被稱為“植物激素”,實際上是一種基於“乙烯”的產品。以西紅柿為例,這些植物在自然生長時會產生乙烯,其功能是協調植物的生長和成熟。然而,當我們在植物自然產生乙烯之前人工施加乙烯時,就會促使其快速成長和成熟。為了便於使用,通常採用的是“乙烯利”這種液態乙烯形式。將其噴灑在植物上,便可釋放乙烯。雖然催熟劑一直存在爭議,但目前並無科學證據表明它具有毒性或致癌風險。並且,迄今為止還沒有記錄到因催熟劑殘留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使在植物生長期間使用這些物質,對消費者而言通常也不構成安全隱患。儘管催熟劑被歸類為農藥管理,但其性質與傳統的防蟲、除草農藥不同,大多數具有較低的毒性。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植物激素如乙烯利和赤黴素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對這些物質的使用實施了嚴格的管理規定,包括使用類別和劑量的限制。這些物質對植物具有重要作用,並且對人體基本無害,因此我們應當理性對待其使用。
催熟劑殘留”有害嗎?
有觀點指出,催熟蔬果使用的乙烯利引發了公眾對健康安全的擔憂,特別是對農民可能過度使用這種化學物質的憂慮。然而,這樣的擔心可能並不必要。首先,我們應該瞭解乙烯利在科學界的定位。就像食鹽、酒精和醋這類常見物質一樣,乙烯利也是一種化學物質。它的確在大劑量下會對健康構成威脅,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在蔬果催熟過程中的正常使用會帶來風險。國家食品安全標準GB2763-2016指明,乙烯利的安全日攝入量被定為每公斤體重0.05毫克。舉例來說,對於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而言,這意味著每天可以安全攝入最多3毫克的乙烯利。即使每日攝入這個量級的乙烯利,也不會對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影響。以西紅柿為例,其乙烯利殘留上限是每公斤2毫克,這意味著即使每天食用達1.5公斤含有最高殘留量的西紅柿,也不會超出安全攝入量。
此外,還需考慮乙烯利的經濟成本和使用效果。農民需要購買乙烯利作為一種農業資源,而且使用過量的乙烯利會導致蔬果過早成熟,甚至腐爛,對農民而言是得不償失的。因此,農民更有可能是在嚴格遵守使用規範的情況下使用乙烯利,而不是過度或濫用。最後,即使在蔬果上存在一定的乙烯利殘留,消費者透過簡單的清洗就能有效去除這些殘留物。因此,公眾對於乙烯利在催熟蔬果過程中使用的擔憂,實際上是可以被緩解的。雖然乙烯利作為一種化學物質需要謹慎使用,但在現有的使用標準和監管下,其在蔬果催熟中的應用是安全的,公眾對此的擔憂大多是基於對相關資訊的不充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