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蘋果水”火上熱搜,營養專家:不應期待有神奇的效果,糖尿病患者請適量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顧彥君 記者 蔡夢瑩 文/攝)近日,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股“煮蘋果水”的熱潮,這種飲食方式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有網友表示:“沒試過,有點心動了!”也有網友大力安利,“我真的好愛煮蘋果,尤其酸蘋果,煮出來加點冰糖可有蘋果味兒了。”更多人關心的是,煮蘋果水會破壞蘋果本身的營養嗎?
蘋果是水果店裡的暢銷品,品種多,價格實惠,但許多人並不愛吃。冬天,用養生壺煮一杯暖暖的蘋果水,是不是也能吸收到營養?註冊營養師、食品營養學碩士曹展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蘋果加熱以後,其中的膳食纖維果膠得以軟化,軟化後的膳食纖維和果膠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從而使其營養作用發揮得更完善。但不同加熱方式對營養成分的破壞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水果本身質地、切塊大小、加熱用水多少、加熱時間長短等,都有關係。簡單來說,用水越多,加熱時間越長,煮得越爛,營養損失越大。
在熱搜評論區,有網友覺得,“蘋果煮水喝是為了喝更多的水,溫開水喝不下,帶點味道的才喝得下。”曹展認為,如果嫌喝白開水太寡淡,煮蘋果水喝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蘋果本身營養素含量有限,如果期望從蘋果水中獲取營養,是不切實際的。儘管煮蘋果水總體來說沒有特別顯著的營養價值,但與甜飲料相比,如果是尋找一種溫和、容易消化的飲品,選擇煮蘋果水是一個更健康的選擇。
他也提醒市民,不應期待它有任何神奇的效果。煮蘋果水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並不能代替正常的飲食。此外,對於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在飲用煮蘋果水時也需要注意適量。
還有哪些水果適合“煮”著吃呢?曹展建議,生吃口感比較脆硬的、維生素C含量不怎麼多的蘋果和梨子更適合加熱後吃。而本身口感鬆軟易食、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的草莓和獼猴桃加熱吃比較可惜。如果擔心水果加熱後損失維生素C,他建議市民換一種方式思考,“比如常見的蘋果、梨、橘子,每100克中含有維生素C只有個位數毫克。損失了也不心疼,多吃一口蔬菜就補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