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醫生從聽力減退小夥耳道拽出蘑菇,外耳道真菌病不可大意

震驚:醫生從聽力減退小夥耳道拽出蘑菇,外耳道真菌病不可大意

近日,哈爾濱一23歲的小夥考研複習過程中,總喜歡用棉籤摳耳來緩解壓力,最近感覺耳內有悶堵感,聽力也有減退的跡象。醫生用耳鏡探查後發現,小夥的外耳道內有大量微黃色分泌物,上面甚至長出了細細的絨毛,分泌物呈絲狀或蘑菇狀,小夥的耳膜被這些分泌物糊住,只留下一道小小的縫隙。隨後,醫生從小夥的右耳道內取出多塊微黃色分泌物,經過處置後小夥的不適症狀消失。醫生介紹:患者因不當挖耳等原因引起外耳道內寄居的麴黴菌、白念珠菌等過度繁殖,從而導致外耳道真菌病出現。

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是一種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見症狀包括耳道瘙癢、耳道疼痛、耳道分泌物增多、耳道堵塞感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耳道炎症、耳道狹窄、聽力下降等併發症。

外耳道真菌病的常見致病菌包括麴菌、念珠菌、青黴菌等。這些真菌可以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生長繁殖,而外耳道正好符合這些條件。

對於輕度的外耳道真菌病,通常可以透過區域性用藥(如滴耳液或乳膏)進行治療,治療週期一般為 2 周左右。對於嚴重的外耳道真菌病,可能需要全身用藥(如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週期可能會延長至數週或數月。

外耳道真菌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對耳朵造成以下危害:

1.耳道炎症:外耳道真菌病可能引起耳道炎症,導致耳道疼痛、紅腫、滲出等症狀。

2.耳道狹窄:真菌感染可能導致耳道皮膚增生、肥厚,從而引起耳道狹窄,影響聽力。

3.聽力下降:外耳道真菌病可能影響耳道內的鼓膜和聽小骨,導致聽力下降。

4.併發症:如果外耳道真菌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耳道內的併發症,如耳道膿腫、耳道瘻管等。

5.感染擴散:外耳道真菌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真菌可能會擴散到其他部位,引起更嚴重的感染。

外耳道真菌病的高發人群:

1.長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人群: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耳道內菌群失調,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

2.患有慢性耳道疾病的人群:如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等,這些疾病可能會導致耳道皮膚受損,為真菌生長提供機會。

3.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等,這些人群的免疫力較低,容易受到真菌感染。

4.經常游泳或洗澡的人群:耳道進水後,如果不及時清理乾淨,容易導致耳道潮溼,為真菌生長提供環境。

5.經常使用耳塞、耳機等物品的人群:這些物品可能會刺激耳道皮膚,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

6.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力逐漸下降,容易受到真菌感染。

預防外耳道真菌病發生的建議:

1.保持外耳道清潔乾燥:避免過度清潔或使用不乾淨的棉籤等物品清潔耳道,以免損傷耳道皮膚,為真菌生長提供機會。

2.避免耳道進水:游泳、洗澡或洗頭時,可以使用耳塞或耳罩等防護措施,避免耳道進水。

3.避免長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耳道內菌群失調,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

4.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手部清潔,避免頻繁觸控耳道,以免將真菌帶入耳道。

5.增強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等,以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風險。

6.避免共用物品:避免與他人共用耳塞、耳機等物品,以免傳播真菌。

7.定期檢查:定期到醫院進行耳科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耳道疾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