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大戶”被揪出,3種食物可能會升高尿酸,再愛吃也要管住嘴
馮先生,35歲,特別愛吃海鮮,幾乎每頓都有海鮮,最近一段時間出現關節紅腫,伴隨疼痛感覺,特別是大腳趾疼痛明顯,馮先生以為是蚊蟲叮咬所致,自行處理後沒有在意,但是這些症狀沒有得到緩解, 而且馮先生髮現自己的關節出現了異常腫物,嚴重限制了關節活動,這些症狀已經明顯影響馮先生的生活,他決定到醫院就診。
透過問診我們瞭解到馮先生飲食習慣不良,特別偏愛吃肉類,海鮮等高嘌呤食物,平時工作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鍛鍊不足;透過體格檢查發現馮先生身高170釐米,體重90公斤,體脂率偏高。
我們馮先生大腳趾關節處進行觸診,關節腫塊異常堅硬,符合痛風石的基本特徵,我們決定進一步檢查;透過生化檢查,我們發現尿酸水平升高,達到600umol/L,體重指數(BMI)28,屬於肥胖範疇,關節X光檢查發現尿酸性關節炎表現;透過臨床症狀和檢查結果,確診馮先生為高尿酸血癥,併發關節痛風石。
我們告知馮先生檢查結果,並且對馮先生進行健康教育,馮先生經常食用“嘌呤大戶”食物才導致高尿酸血癥發生,馮先生非常後悔,隨後我們為他制定治療方案,馮先生需要進行飲食調理,給予患者低嘌呤飲食指導,避免攝入高嘌呤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攝入;
同時進行運動指導,推薦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推薦使用降尿酸藥物非布司他,患者體脂過高需要進行體重管理。
透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馮先生尿酸降到正常範圍,關節症狀得到緩解,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透過馮先生的病例我們可以知道,高尿酸血癥是由於體內尿酸排洩途徑障礙、生成過多或者攝入過多的嘌呤類食物而引起的一組疾病。
該病以高尿酸血癥為特徵,易造成痛風,尿酸性關節炎等併發症,透過飲食調理、合理運動、藥物治療和體重管理等多方面進行干預治療,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症狀,控制疾病發展。其中飲食調整非常重要,長期吃高嘌呤食物有許多負面影響,下面我們具體瞭解一下。
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對身體有哪些負面影響?
1)尿酸水平升高
嘌呤是一種存在於動物組織和某些植物中的化學物質,當人體消化嘌呤食物時,會產生尿酸,長期攝入過多的高嘌呤食物會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癥會增加患痛風和尿酸性腎病的風險。
尿酸屬於人體新陳代謝終產物,大部分由尿液排出,但當尿酸生成過多就會在機體堆積,導致機體尿酸含量異常,引起痛風和尿酸性腎病等疾病,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容易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增高,引發許多與尿酸相關的疾病。
2)痛風
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洩不暢就會在機體內堆積,尿酸結晶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不易溶解,而關節處相對於其他部位溫度較低,尿酸結晶進入關節液或就不易被機體排出,因此痛風形成。
痛風發作時,患者常出現關節劇痛、紅腫、局部發熱等症狀,影響生活質量。
慢性痛風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的舒適度,尤其是關節疼痛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會增加患痛風的風險,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3)腎結石
尿酸鹽在體內過多積聚會形成尿酸結石,尿酸結石多囤積在腎臟內,也可沉積在尿路系統內,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會增加尿酸結石的形成風險,影響腎臟和泌尿系統的健康。
尿酸結石通常引起劇痛、血尿、尿頻、尿急等症狀,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同時也增加了泌尿系統感染的發生率。因此,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對產生尿酸結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血尿酸每升高59.5μmol/L,死亡風險男性增加48%,女性增加126%。另有一項研究發現,血尿酸>433μmol/L人群的死亡率是血尿酸<303μmol/L人群的5倍,因為尿酸可引發內皮細胞功能障礙,血管壁炎症反應,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等病變的進展。
長期食用高嘌呤食物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為了預防這些潛在風險,人們應當適當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以維護身體的健康。
“嘌呤大戶”被揪出,3種食物可能會升高尿酸
- 第①種.動物內臟
這類食物的嘌呤含量極高,如果經常食用,極大可能增加體內尿酸濃度,導致尿酸增高。內臟類食物不僅嘌呤含量高,而且脂肪含量也較高,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被稱為“嘌呤大戶”的動物內臟,雖然美味,但是也應該被提醒,不宜過量食用。
內臟類食物主要包括豬肝、雞肝、鴨肝等,其中豬肝嘌呤含量達到了2752mg/kg,愛吃動物內臟的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食用量,不要過量食用。否則就會給身體健康埋下隱患。
其次,動物內臟的脂肪含量也是不容忽視的。脂肪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動物內臟中的脂肪含量很高,如果經常食用,就會增加體內脂肪的堆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本身高嘌呤食物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長期吃高嘌呤和高脂肪食物對心血管疾病有巨大的負面影響。
動物內臟中還含有多種代謝廢物和微生物毒素,長期過量食用,對人體的健康也會產生負面影響。這些代謝廢物和微生物毒素在人體內堆積過多,給機體內臟器官造成負擔。
- 第②種.魚蝦蟹貝
這些食物被稱為“嘌呤大戶”,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嘌呤物質。
嘌呤攝入過多會導致尿酸增高,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應該適量食用魚蝦蟹貝,避免攝入過多嘌呤,保護自己的健康。
魚類中含有的嘌呤較少,但部分深海魚類的嘌呤含量較高,其中貝類食物多數都屬於嘌呤大戶,透過對貝類進行鑑定,發現各種海鮮或河鮮當中,貽貝肉含量較高,高達4135mk/kg,這些食材美味可口,但是過量食用就會增加體內尿酸的負擔,引發一系列慢性病。
上面提到的馮先生就是一位海鮮愛好者,長期吃海鮮類食物出現了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症狀,這些症狀嚴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透過檢查才發現是長期吃海鮮類食物導致的。因此,喜愛魚蝦蟹貝的人們應該控制食用量,避免過量攝入嘌呤,減少患痛風的風險。
- 第③種.幹菌藻類
這類食物富含許多營養,但是也被歸類為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我們應該適當控制食用量。幹菌藻類食物主要包括幹香菇,紫菜等,這些食材具有豐富纖維,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對於人體健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幹菌藻類食物中所含的嘌呤也是較高的,尤其是一些發酵或醃製加工過的幹菌藻類食物,其嘌呤含量更是較高,因此,在日常飲食中,我們應該警惕幹菌藻類食物的嘌呤含量,適當控制食用。
其中紫菜比貽貝肉和豬肝的嘌呤含量都高,因此我們應該適當控制攝入幹菌藻類食物量,尤其是對於有尿酸相關疾病患史的人群。對於長期吃高嘌呤食物的人群且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儘早接受治療。
經常食用高嘌呤食物且出現不適症狀的人,及時檢查
1. 尿酸測定
檢測尿液或血液中尿酸水平的檢查,可透過簡單的血液檢測或尿液檢測進行。
血清尿酸值的測定是評估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常規手段,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因此尿酸水平是評估嘌呤代謝狀態的重要指標,食用高嘌呤食物會增加尿酸的生成,同時,尿酸排洩障礙也可能導致尿酸升高。透過尿酸測定可以及早了解尿酸水平,從而及時採取措施控制尿酸水平。
2. 關節X光檢查
伴隨嚴重的關節疼痛,紅腫和活動受限等情況,可能需要進行關節X光檢查。
上面提到的馮先生經常吃海鮮類食品,出現了關節疼痛等症狀,透過X光檢查,可以評估骨頭和關節的結構變化,幫助診斷是否出現了關節炎或痛風等相關情況。
3. 腎功能檢查
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可能引發尿酸結石等與腎臟有關的問題,因此對腎功能進行檢查是重要的。腎功能檢查包括血清肌酐、尿酸等指標的測定,同時還可以透過B超或CT等影像學檢查來了解腎臟的情況,發現腎臟疾病的早期病變。
4.超聲心動圖
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聯,痛風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透過超聲心動圖檢查可以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瞭解心肌情況,診斷心臟疾病的情況。
這些檢查專案可以幫助及時發現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等相關疾病的病變情況,對於及早了解和干預身體狀況、採取治療措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建議在出現不適症狀的情況下,及時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嘌呤大戶”被揪出,動物內臟,魚蝦蟹貝,幹菌藻類這3種食物可能會升高尿酸,再愛吃也要管住嘴。上面提到的馮先生特別喜歡吃海鮮,最終導致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發生,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切勿讓飲食習慣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
文獻參考:
1. 邢宇婷, 張勁松, 韓娟娟等. 高嘌呤食物攝入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心血管雜誌, 2017, 45(9): 766-770.
2. 劉佳麗, 李意勇, 杜小飛等. 高嘌呤食物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進展.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2018, 52(4): 4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