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怕!福建男子腳底發現米粒大傷口,三個月後險遭截肢……
家住廈門的高大爺
是一名糖尿病患者,
去年,
年過7旬的他
發現左腳趾出現了
一個不到一公分的潰瘍。
他怎麼也沒想到,
就這個米粒大小的傷口,
讓他險些被截肢。
糖尿病足患者險遭截肢
當發現腳趾上的潰瘍時,高大爺不敢怠慢,忙去當地醫院治療了三個月。誰曾想潰瘍不但沒好轉,反而擴大到整個腳趾以及前腳底。嚴重的疼痛讓高大爺無法行走,面對自己的病情,他的內心十分焦灼。
經多方打聽,高大爺轉診到福建省婦幼保健院血管外科和介入治療科進行治療。詹騰輝主任醫師團隊為高大爺做了評估,發現他的糖尿病足傷口已經達到重度,並且伴隨重度缺血和中度足部感染,面臨很高的截肢風險。
詹騰輝主任醫師透過介入方式,迅速為高大爺開通了閉塞的左下肢動脈。經過一段時間治療,高大爺左腳的潰瘍逐漸癒合。最後一次來換藥時,高大爺感慨:“當初我是坐輪椅來住院的,現在我已能行走自如,真是感謝詹主任團隊幫我保住了腳!”
要“保住腳”僅靠傷口換藥還不夠
詹騰輝告訴記者,臨床上類似高大爺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公佈資料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1.1億,居全球第一。其中有34%會患上足潰瘍,約20%的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將接受截肢,也就是說全球每20秒鐘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截肢。
“可以說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會沉重負擔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詹騰輝說,“然而因治療不及時或不正確,糖尿病足患者常合併不同程度的下肢動脈閉塞,嚴重的還會累及肌肉和骨組織。”
在治療過程中,
詹騰輝就遇到
很多糖尿病足患者
和家屬向他提出疑問:
“傷口才米粒大小時,
我就在積極治療了,
怎麼這麼久才治好?”
其實,對於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來說,足部出現潰瘍,其實就意味著病情較為嚴重,這種情況下治療恢復期會延長。而且對於缺血嚴重的糖尿病足患者來說,若只單純給傷口換藥,潰瘍不僅不會癒合,有時還會擴大。
在給糖尿病足患者治療過程中,開通閉塞血管只是治療糖尿病足的關鍵一步,後期仍需要規範的抗感染治療、創面管理、控制血糖、營養支援等一系列措施才能“保住腳”。
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對於防治糖尿病足十分關鍵。
1、每日檢查足部,包括足趾間區域。
2、如果出現足部損傷,患者不應自行處理,需到內分泌科就診。
3、定期洗腳並仔細擦乾,特別是趾縫間,且水溫一般要37℃以下。
4、避免皮膚乾燥,應使用潤滑油、潤滑膏,但是趾縫間不應使用。
5、每日更換襪子。
6、每日檢查鞋子內部,鞋子不應太緊或太鬆,一般鞋內部應較足本身長1-2cm,給腳趾充分的空間。
7、避免戶內或戶外赤足行走,避免穿鞋不穿襪。
8、水平修剪指甲,避免因剪趾甲而傷腳。
9、如果患者有足部畸形,建議患者穿特製的鞋子,包括鞋墊及矯形器械。
此外,詹騰輝建議所有糖尿病患者,除規律監測血糖外,至少每半年找血管外科專家全面評估下肢動脈情況,以及心、肺、肝、腎功能,從而儘早發現、干預血管問題,避免截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