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往事:跟周仲瑛老師出診,學會了他治類風溼的獨特思路

行醫往事:跟周仲瑛老師出診,學會了他治類風溼的獨特思路

今天繼續寫在南京中醫學院研究生班跟隨隨周仲瑛老師的出診故事。

有天上午,來了位五十多歲的黑龍江女患者,得的是類風溼疾病,來的時候都12點了,當時我們都已經準備下班了,但周仲瑛老師聽說他從黑龍江過來,準備長期跟著周仲瑛老師看,並且已經在附近旅館住下,所以就一反往常,看得格外仔細。

▲類風溼患者的手

周仲瑛老仔細看了病人的病歷,得知病人已經看過很多名醫,又仔細詢問起病經過和發作時的特點、服藥後的反應,思考良久,若有所得,於是就開出了桂枝芍藥知母湯,用藥組方為:桂枝、白芍、麻黃、白朮、知母、制附子、生地、丹皮、甘草、生薑。

我感覺有些奇怪,我自己就是類風溼患者,並且在國醫大師朱良春老師的幫助下,病情已經得到徹底緩解,基本接近治癒,所以我對類風溼類的疾病就格外關注。在南京中醫學院跟著周老師出門診,前後也看過幾十個類風溼患者,對周老師治類風溼疾病的思路和習慣也有了基本瞭解,並且周老師自己也說過,類風溼的基本病機還是正氣不足,風寒溼凝集關節,久而生痰成瘀,導致關節組織增生變形。而這個病人的述證並無明顯熱象,為何用溫清並用的方藥呢?

周仲瑛老師看我很困惑,於是就耐心解釋說:“我用這個方的道理是前醫已經用過很多辛熱溫通藥物,只得短暫緩解,並無大效。而這個病人關節雖不紅腫,卻有一個細節,就是病人最近睡覺喜歡將腿伸出被外,這是病久化熱、絡脈伏熱的徵象,用此方先服三劑,投石問路。”然後讓他患者三天後去學院門診部複診,不用掛號直接找他。看完這個病人,已經中午一點半,我們肚子也都餓得咕咕叫。

▲我向周老師請教問題

第四天上午,患者一見到我們,就高興說道,服藥後全身關節緊繃的感覺少了大半,疼痛也減輕了,活動度也明顯改善了,就連原來排尿不暢也改善很多。周仲瑛老師為自己的辨證思路得到印證而高興,於是就繼續調方改藥,按這個思路治了一個多月,之後就開始了補腎益氣溫通,然後病人就回家繼續服藥近半年,然後就再也沒復發過,屬於臨床治癒了。

周仲瑛老師治療疑難病視野很廣,我後來跟他在門診上,比較突出的肝病、免疫病、三高症、紅斑狼瘡、腫瘤等,來什麼看什麼,一般疑難病上手看幾次,方案就能定型,效果自然也不錯。在我看來,周仲瑛老師之所以能成為中醫大家,有幾方面原因:

首先是他有很好的臨床功底,對病症的把握、方藥的選擇達到了很高的程度,這是先決條件;其次是他善於學習、敢於創新,及時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無論是文獻書本,還是同行後輩,只要是好的都去學習發掘,能夠判斷出哪些是有價值的方法,哪些是虛妄的假招;

▲講課中的周仲瑛老師

最後就是他聲望極高,病人願意長時間配合,這也讓他有充足的時間去尋找癥結,調整治療思路,找到正確方向;從病人角度講,既給了醫生機會也是給了自己機會。

大家看現在臨床上效果比較好的中醫大家,是不是都有這些共同點呢?

【作者簡介】

施建勇,男,1959年5月生,中醫博士,藥學博士後。師承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畢業後在海內外從事醫學臨床、科研及科技開發工作40餘年,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7項,國家醫藥專利15項,著述100餘篇,喜歡中醫的朋友請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