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一坐車就會暈車,而有的人天生不暈車,是體質問題嗎?

為什麼有人一坐車就會暈車,而有的人天生不暈車,是體質問題嗎?

在輕輕搖晃的車廂裡,一幕幕熟悉的場景不斷上演:一部分乘客沉浸在窗外風景的變換中,享受旅途的樂趣;而另一些人卻面色蒼白,不時閉目休息,甚至不得不頻繁使用嘔吐袋。這種在移動中產生的不適,俗稱為暈動症,它無分年齡、性別,卻因人而異,引發了廣泛的討論:為何同在一輛車上,有的人宛若處於自家客廳一般自在,而有的人卻猶如承受重罰?

暈動症,或暈車,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反應,其背後的原理涉及到人體內複雜的平衡感知系統。但令人好奇的是,這種反應在人群中的分佈極不均勻。究其原因,是否可以歸咎於所謂的“體質差異”?或者,還有其他未被充分解釋的因素在起作用?

暈車的生理機制

暈車,醫學上稱為運動病,根源於大腦處理關於身體位置和運動的資訊時的混亂。人的平衡感依賴於三個主要系統:內耳的前庭系統、視覺和深度感覺器官。內耳的前庭系統監測頭部和身體的運動,視覺提供關於身體位置的視覺線索,而深度感覺器官感知身體各部位相對於重力的位置。

在正常情況下,這三個系統的資訊是一致的。但在移動的車輛內,尤其是在曲折、起伏的道路上行駛時,這些系統接收到的資訊會發生衝突。例如,坐在車內閱讀時,眼睛看到的是靜止的書本,但內耳感受到的是車輛的運動,這種資訊不匹配導致大腦無法正確解釋感覺,引起暈車。

暈車的症狀,如噁心、嘔吐、頭暈,是大腦試圖解決這種感覺衝突的直接結果。大腦對這種衝突的反應可能涉及到釋放化學物質,如血清素,這些化學物質對胃腸道有直接影響,引起噁心等症狀。

體質差異與暈車傾向

人們對暈車的敏感程度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部分可以歸因於遺傳和個人生理構造的不同。科學研究揭示,某些人的前庭系統比其他人更敏感,這使得他們對運動的感知更為敏銳,因此更易體驗到暈車。

此外,遺傳因素在暈車傾向中扮演著角色。具有暈車家族史的個體,其暈車的可能性比沒有這種家族史的人要高。這表明,對暈車的敏感度可能透過遺傳因素從父母傳給子女。

然而,暈車的傾向並非僅僅由遺傳決定。個人的生活習慣、經常性的旅行經驗,以及習慣於特定型別運動的頻率,都可以影響暈車的敏感度。經常暴露於運動環境的人可能逐漸適應,減少暈車的發生。

心理因素在暈車中的角色

心理狀態對暈車的影響不容忽視。焦慮、恐懼和緊張等負面情緒可以增加暈車的可能性。這是因為這些心理狀態本身就能夠干擾大腦對感覺資訊的處理能力,當這種干擾與運動引起的感覺衝突相結合時,可能加劇暈車的症狀。

實踐中,透過心理調節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可以有效減輕暈車的症狀。這些方法透過減少心理壓力,幫助大腦更好地處理感覺資訊,從而緩解暈車。

預防與應對策略

預防和應對暈車,需要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科學有效的策略:

前庭訓練:透過特定的前庭平衡訓練,如平衡球練習,可以提高身體對運動的適應能力,減少暈車。

視覺焦點調整:在移動中,儘量讓視線與運動方向一致,減少視覺與前庭系統資訊的衝突。

環境調整:選擇座位時,儘量選擇能夠最大限度減少運動感知的位置,如船的中心或汽車的前座。

生活習慣調整:避免在旅途中閱讀或使用手機,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

透過綜合運用這些策略,即便是易暈車的人,也能顯著減輕或避免暈車,享受更舒適的旅行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