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牙痛、口臭、體內有火,刷牙不管用?這個方子,清火除臭
有時候醫生經常將口臭的成因主要歸咎於口腔微生態的失衡,導致如核梭桿菌等產臭細菌的過度增長。這些細菌透過釋放揮發性硫化物,引發口臭。
生理性口臭通常是由於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細菌活動加劇,或是由於吸菸、飲酒及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外部因素引起的暫時性口腔異味。而病理性口臭則表現為持續的、長期的口腔異味,與口腔及全身性疾病密切相關。
據研究,約80%的病理性口臭源自口腔疾病,如牙周病、牙齒和牙髓疾病、口腔黏膜疾病及口腔頜面外科疾病等。此外,全身性疾病如呼吸系統疾病(例如鼻炎、鼻竇炎)和胃腸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也可能引起口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消化不良的患者中口臭的發生率較高。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社交活動日益頻繁,口臭嚴重影響了人際交流和心理健康。口臭已成為一種受到廣泛關注的健康問題,即便是刷牙也無法解決,常伴有牙痛,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和社會形象。在中醫中,常將牙痛和口臭視為體內“火邪”上炎的表現。
宋代趙佶在《聖濟總錄·口齒門》中提到:“口為脾之候,心脾感熱積聚於胃,變為腐糟之氣,不得散發,隨氣上升而致口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口臭的成因,“口臭源於胃火、食滯”。
口被視為肺胃之門,脾氣直通口腔,口臭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同時也與心、肝、肺、腎等器官密切相關。火熱是引發口臭的主要原因,其基本病理變化是脾胃的升清降濁功能失調,導致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濁氣上衝口腔而形成口臭。
現代生活雖然便利,但工作應酬增多,不少人飲食無度,過度食用肥膩、辛辣及不潔食物,或酗酒,損傷脾胃,長期下來脾胃積熱轉化為內火,加之生活壓力,情緒鬱結轉化為內熱,攻擊脾胃,導致脾胃功能紊亂,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上蒸於口,從而出現口臭、口瘡和牙痛等症狀。
然而,儘管現代醫學提供了對口臭成因的深入解析,許多人依舊在尋找更根本、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中醫以其獨特的診療視角和豐富的治療經驗,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它不僅關注症狀的緩解,更深入探討了口臭的內在成因及其與人體整體健康的關係。那麼,中醫是如何理解和治療口臭的呢?其實這個方子就能幫到你清火除口臭!
清胃散,這一古老的方劑源自李東垣的《脾胃論》,旨在治療由胃經積熱引起的牙痛、口臭、口瘡等症狀。201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其列入《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認定其為經典之作。
清胃散:升麻、黃連、當歸、生地、丹皮。
清代醫學家費伯雄在《醫方論》中對清胃散的功效進行了精煉的總結:“涼血解熱,昇陽散火,當胃氣得以清淨,諸般疾患自然消散。”在現代臨床實踐中,清胃散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系統性疾病的治療,以其清胃涼血、清瀉脾胃積熱、恢復脾胃升清降濁功能的療效著稱,成為臨床上常用的經典方劑。
方中黃連以其苦寒之性直瀉陽明溼熱,主藥之位;升麻作為輔藥,清熱解毒,引導陽明經氣,升發而能散,有效宣散鬱積之內火,與黃連配合,既能瀉火而不致寒凝,又能散火而不引起火勢上升。胃熱傷及陰血,因此配以生地黃、牡丹皮以涼血滋陰,清熱養陰。當歸則作為調和之藥,養血和血。
這些藥物的合用,共同發揮了清胃瀉火、涼血散鬱的作用,使得上炎之火得以下降,血瘀之熱得以清除,從而針對經絡上的各種症狀,都能因熱毒內解而得到緩解。
當然除了單獨使用,也可以在清胃散的基礎上進行靈活的配伍,以達到更廣泛的治療效果,比如:
對於那些症狀表現為熱象較重,伴有牙痛、口瘡等問題的患者,可以適當加入連翹、蒲公英等藥物以增強清熱瀉火的效果。
若患者遭受大便乾結之苦,這可能是胃熱下移至腸腑所致,此時可考慮加入桃仁、火麻仁、郁李仁等具有潤腸通便功效的藥材。
對於表現出口乾症狀的患者,這通常是胃熱傷津所引起的,可以透過加用沙參、天冬、麥冬、玉竹、石斛等養陰生津、益胃生津的藥物來進行調理。
如果患者出現溼熱困脾的症狀,如感覺頭重腳重、口中有黏膩感等,可以加用豆蔻、石菖蒲、佩蘭等具有芳香化溼、醒脾作用的藥材。
對於食慾不振、進食減少的患者,可以透過加入神曲、雞內金、炒谷芽等健胃消食的藥物來幫助改善。
口臭的產生與日常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緊密相關,因此,維護日常口腔衛生、養成良好的刷牙和口腔清潔習慣至關重要。在治療過程中,同時應注重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選擇合理的膳食結構,減少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以清淡為主的飲食為佳。避免暴飲暴食,戒菸限酒,減少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的攝入。若口臭問題持續存在,應及時就醫,以排查並治療可能的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