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生返鄉岀診記:“能為家鄉做點事情,很開心”

北京醫生返鄉岀診記:“能為家鄉做點事情,很開心”

春節返鄉,順便為老鄉們義診,鄉親們免去舟車勞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成為一些醫生返鄉過年時的新方式。他們之中,有人“單打獨鬥”,有人與同籍專家“組團作戰”,涵蓋多個科室,相當於把一家綜合醫院搬回老家。“能為家鄉做點事情,很開心”,幾乎是他們共同的感受。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病理科專家薛衛成教授(右下)檢視患者病歷資料。

專家春節返鄉義診成為近年常態

2月22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病理科專家薛衛成教授再次來到山西省汾陽醫院病理科義診,這是他今年春節的第二次義診。稍早前的2月6日,薛衛成教授也在這裡進行義診,對病理科疑難病例進行會診及答疑解惑,涉及肝臟、胃腸、甲狀腺、乳腺及婦科等方面。

一位患者看到山西省汾陽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出的義診資訊後,專程從太原趕來。她腋下發現腫物,此前被診斷為乳腺來源腫瘤,檢查卻未發現乳腺原發灶。這一診斷讓患者心存疑慮,主管大夫也對是否進行乳腺根治感到棘手。薛衛成教授複核切片,檢視報告後,明確該患者為乳腺原發三陰性乳腺癌。在檢視患者的PET CT報告後,未見其他病灶,薛衛成與家屬及主管大夫溝通後建議,可以先放化療,保留乳腺。薛衛成教授的建議,讓患者和臨床大夫都安心很多。

在義診中,薛衛成會聽到形形色色的問題,不一定都在他專業範圍內,有時患者還想了解疾病的預後、治療費用、醫保是否覆蓋等問題。“老百姓看病,其實需要的是全面建議,有些問題我可能瞭解不夠全面,不一定能解答,卻可以幫患者打電話,找我熟悉的人問問,指引患者去諮詢,或者直接聯絡轉診到相應的醫生。”薛衛成說道。

返鄉過年為老鄉義診已成為他的常態。“我就是這個地方的人,離家工作後,常惦記著這裡。我家離醫院不超過50米,小時候經常在醫院玩,這裡是百年老院,風景好,工作後也和這家醫院的醫生有聯絡。”聊起利用春節返鄉休息時間做義診的初衷,薛衛成笑著說,以前回來,老家人都知道他是北京大醫院的病理科醫生,總有親朋好友或老家的同行會帶著資料來諮詢。

與其別人折騰,不如自己利用返鄉時間集中義診。於是,薛衛成萌生義診的想法,今年是他回鄉義診的第三個年頭。薛衛成說,“義診可以集中時間,因為看病理切片需要用顯微鏡,在醫院會更好。這家醫院的病理科是呂梁地區的質控中心,訊息可以釋出在呂梁地區的13個縣市,鄰近的百姓如果有問題,都可以來問。”

除此之外,薛衛成還有其他義診安排,會提前在呂梁地區的病理群裡釋出返鄉時間,大家有問題可以來諮詢。

“組團”義診把綜合醫院搬到老家

與薛衛成的“單打獨鬥”不同,一些返鄉醫生“組團作戰”。在莒縣人民醫院,每年大年初三上午的義診,頗受當地老百姓歡迎。

今年,共有50多位莒縣籍在外醫療專家參與義診,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結構性心臟病外科中心主任、教授來永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主任醫師、教授蔡超,上海市東方醫院心臟醫學部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張建強等,覆蓋科室包括心臟外科、精神科、腫瘤科、中醫科、口腔科、急診科等30多個科室,幾乎相當於一家小型綜合醫院的規模。每位專家按20個號源預約,因為老百姓的熱情,很多號都是“秒空”。

來永強是回鄉義診的發起者之一。早在2019年,來永強和其他幾位莒縣籍醫療同行在老鄉會的微信群裡聊起義診的想法。山東莒縣屬於沂蒙山區,生在這裡,長在這裡的來永強,跟很多同齡人一樣,在上大學之前,沒有走出過莒縣。在來永強看來,莒縣當地的醫療水平總體尚可,與高水平的醫療還有差距。很快,來自北京、廣州、上海、重慶、濟南、青島等多個地方的30多位莒縣籍醫療專家組織起來,“組團式”義診就這樣開始了。到今年,這一數字增加到50多人,其中還有從多倫多、亞特蘭大返鄉過年的同行以及“莒縣媳婦”“莒縣女婿”們。“從除夕當天回到莒縣,到初七回京,除初一外,幾乎天天都有人找我(看病)。我能給他們一些幫助,提供一些治療方法,覺得挺好的。”來永強說。

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張文嘉的愛人是莒縣籍,從愛人那裡得知訊息後,平時就經常參加義診的她直接報名參加。作為急診科醫生,張文嘉的義診“現場”更多在病房,“急診留觀區有一些心梗後心衰的患者,急診重症監護室(EICU)也有心衰合併主動脈狹窄的患者。”張文嘉的義診類似查房,在當地同行的幫助下,瞭解急診病房患者情況,跟當地同行交流的同時,也對患者的治療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義診給張文嘉帶來不一樣的感受,“當地老百姓對優質醫療資源是很渴求的,我在跟患者交流病情時,他們不停地在說‘謝謝’”。

初次參加義診,張文嘉被莒縣籍的醫療專家規模所震驚,“一個縣城,竟然走出這麼多各大醫院的醫生。”談到這裡,來永強更多的是驕傲,他向記者展示的莒縣籍在外醫療專家義診微信群,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38位醫生,“這只是莒縣籍在外醫療專家的一部分,莒縣是個大縣,春秋時期可是莒國都城所在地,出了很多人才。”來永強驕傲地說,他相信只要提出倡導,有意願參加的莒縣籍同行們,一定不在少數。

義診有助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

談到回鄉義診,幾乎所有的醫生都提到,義診之餘,他們更希望盡己所能,幫助當地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以薛衛成所在的病理科為例,醫生看診看的是病理切片,以幫助患者明確疾病(往往是惡性腫瘤)的診斷及分期。在薛衛成教授的義診中,也有老家的同行,因為對某個病例的病理切片心存疑惑,便登門求教。在與醫生交流中,薛衛成多次強調,對於每一個病例,在診斷之前應儘可能多地瞭解臨床病史,尤其面對復發的病例,多器官腫瘤時,搞清楚原發或繼發對治療的重要性,需要進行新舊病例及復發病例的對比及回顧,才能作出精確診斷,面對複雜病例要深究多想,切不可輕易下診斷。作為山西省汾陽醫院病理科特聘專家,薛衛成多年來還堅持線上雲遠端會診及線下科室會診,並進行質量控制,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促進當地醫療水平的提升。

莒縣人民醫院正致力於開展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俗稱“人工肺”),這對醫院急診科的救治能力提升頗為重要。因為疫情等因素,當地醫院近幾年外派醫生學習、進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張文嘉是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的教學秘書,她所在醫院急診科的診療水平居於國內前列,義診結束,她跟當地醫院急診科主任、對接人都加了微信,她覺得,派醫生進修、學習,耗時更長,也會影響當地醫院的人手,現在,透過AI醫療、5G等技術,當地醫生也可以隨時開展學習,消除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平時有問題,大家可以隨時溝通,我能提供幫助,我解決不了的,還可以找我的主任。” 張文嘉更希望,以後這種個人之間的聯絡,能成為兩家機構之間的對接。

除義診外,來永強每年都會藉此機會跟當地醫院進行交流。2023年,來永強所在的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做了超過20000臺心臟手術,在國內外都處於前列。如果當地醫院有心血管診療的需求,包括醫生進修、學習等,來永強都樂意幫忙。

來永強還有更長遠的打算,“我們的交流也包括醫院發展層面的問題,包括年輕醫生的培養,可以突破當地條件的限制,大力培養、選拔年輕醫生是醫院發展的必然之路。”來永強也跟當地醫院管理者交流,聚集了這麼多的國內專家,有進修、學習需求的科室,也可以連結資源。年輕的醫生到大醫院後,除了業務層面的提升,能從科室管理、病房管理、科研開展、教學推進等多個方面獲得經驗,“絕不單單是醫療層面的提升。”

有些合作已經落地,上海市東方醫院心臟醫學部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張建強介紹,從2023年起,他們透過與莒縣人民醫院簽訂打造莒縣心臟專科中心的協議,透過學科共建,在莒縣建設一個涵蓋心內科、心外科以及資訊源的學科中心,爭取能夠在為民服務方面實現更大的突破。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王卡拉

校對 趙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