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把手舉過頭頂”,為什麼能一覺到天亮?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嘗試了多種姿勢都沒入睡,偶然把手舉過頭頂,發現舒適感很快漫過身體……直到被手臂麻痺的感覺喚醒。
如果這個姿勢讓你感到舒服,就要當心是不是“呼吸模式”出了問題。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為你揭示睡姿和呼吸之間的關係,並告訴你如何調整到健康狀態。
受訪專家
鄭州市康復醫學會運動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徐江鵬
浙江省人民醫院針灸推拿一科副主任中醫師 汪凡 主治中醫師 曹靚
為什麼有的人睡覺愛舉起雙手?
睡覺時不自覺向後舉手,是由於頸肩部軟組織過於緊張,導致入睡困難,把手舉高就能緩解。而肩頸僵硬、緊張很可能是呼吸模式紊亂造成的。
呼吸與肌肉存在密切聯絡,呼氣可放鬆身體,吸氣則可促進肌肉活動。健康的呼吸模式由橫膈膜(胸腔和腹腔之間的分隔)下沉與上提來實現。
一般來說,膈肌主導的腹式呼吸更為深入和緩慢,對啟用副交感神經(神經系統中的內臟運動神經)有很大幫助,可以放鬆全身肌肉。
但持續的壓力、不良姿態引發的關節排列異常等,會導致橫膈膜無法“勝任”工作。呼吸從橫膈膜主導轉變為肩頸及胸部主導,發生呼吸代償。
胸式呼吸單靠肋骨向上擴張吸氣,由於伴隨聳肩,會引發肩頸、胸部肌肉緊張。
睡覺時喜歡向後舉手就與肩頸部代償呼吸相關。
因為頻繁啟動膈肌以外的肩頸肌肉參與呼吸,這部分肌肉就會異常活躍,直到晚上休息時,肩頸依然因為呼吸的持續而繼續“勞作”。
這時,便需要藉助上抬手臂使更多血液和營養聚集過來,繼續維持肩頸肌肉的代償工作,於是睡覺時就不自覺舉手了。
“舉手式睡姿”帶來4個傷害
抬起手睡覺雖然舒服,但長期保持這種睡姿可能會給健康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影響上肢血液迴圈
長時間的不良姿勢會造成上肢血液迴圈不暢、麻木,久則造成末梢神經缺血缺氧,引發末梢神經炎等疾病。
誘發肩周炎
將手舉起時,肩膀裸露在外受涼,且肩關節周圍肌肉的負荷較大,會壓迫肩峰下間隙,極易誘發肩周炎、肩峰撞擊綜合徵。
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高抬雙臂時,由於肌肉的牽拉,造成橫膈膜的移位,會使腹壓增高。睡前進食過飽者、老年人及晚期妊娠者更為明顯,長此以往,可能形成反流性食道炎。
影響心肺健康
膈肌、胸廓等無法自然收縮,呼吸也會受影響,可引發胸悶,讓人感覺睡覺不解乏。如果時常覺得胸悶氣短,需舉起雙手、開啟胸腔才能緩解,需警惕心肺問題。
這樣改善你的睡眠姿勢
如果平時經常有把手舉過頭頂睡覺的行為,可以透過下面的方法來檢查和調整呼吸模式,從而改善睡姿。
對鏡自查呼吸
對著鏡子坐下,用鼻腔吸氣和呼氣,觀察呼吸過程中肩頸是否存在明顯起伏,如果有,就說明需要進行呼吸調整練習了。
呼吸調整練習
可選擇躺在瑜伽墊或床上進行。取仰臥位,用枕頭適當墊高雙腿,使腰部更舒服、身體更放鬆。
雙手手掌放在肚臍位置,鼻吸鼻呼,吸氣時將氣體更多引入胸腔下部和腹腔,能感覺擴張的腹腔將雙手向上頂出;然後呼氣放鬆,此時腹部回落。每組練習5~8次,每次練習3組以上。
推薦睡姿
不同睡姿各有優缺點,可根據自身情況“對號入座”,選擇適合自己的睡覺姿勢。
- 仰臥有助緩解腰背痛、減輕臟腑器官和胸部壓迫。缺點是舌根由於重力會壓住咽部,可能引起打鼾,甚至睡眠呼吸暫停。
- 右側臥有助平穩心跳、保護大腦,是最推薦的睡姿。
- 左側臥可減少胃腸壓力,適宜懷孕中後期的女性。不過長期側臥入睡易造成臉部不對稱。
- 俯臥會壓迫胸部、增加關節壓力、影響呼吸等,是不建議採取的一種睡姿。
患有不同疾病的人群也有“保護性睡姿”,有助於緩解不適症狀、促進身體康復。
- 冠心病患者建議選擇右側臥位,頭側比腳側高10~15度為宜,可減少下腔靜脈迴流的血液量,利於心臟休息。
- 腦血栓患者建議仰臥位,枕頭最好高5釐米,不宜過高或過低,以保證頸動脈不受壓迫,使腦部供血充足。
- 心衰患者建議半躺半坐,既能改善肺部血液迴圈,減少肺部淤血,還可增加氧氣吸入量,有利於緩解心悸、胸悶、氣喘等症狀。
- 腰背痛人群建議側臥位,側睡時把U型全身枕夾在膝蓋間,支撐身體重量,幫助手臂擺放得更舒適。
- 靜脈曲張人群應將腳部墊高,在水平位置上超過心臟的高度,有助於促進血液迴流心臟,避免下肢靜脈充血。▲
本期編輯:吳夢瑤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