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發現:過午不食可改善血糖,以後可以不用吃晚飯了嗎?
“你吃點飯吧,我感覺你最近臉色慘白,有點不對勁啊。”
“我可不吃,現在正是減肥的關鍵點,而且人家都說過午不食減肥效果最好!”
小凌最近沉迷於“過午不食”減肥法,可是還沒等她看到自己明顯的瘦身效果,就因暈倒被送進了醫院。大夫告訴她:血糖升高,代謝紊亂,再嚴重下去就會引發糖尿病!
怎麼會不吃米飯還有糖尿病發的風險呢?“過午不食”這方法靠譜嗎?
一、協和新發現:不吃晚飯可以調整血糖狀況
小凌所選擇的“過午不食”法是目前最流行的減肥方法之一,也被稱為輕斷食,學名間歇性禁食,是把進食和禁食交替進行的一種飲食模式。此前,有多項研究表明,輕斷食不僅能減輕體重,還能夠調節血糖血脂、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改變腸道菌群,甚至延緩衰老。
最近,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毛一雷教授團隊也發表了相關研究,團隊在《Nature》(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題為“非肥胖的健康志願者限時進食的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論文。
研究發現,晨間進食(不吃晚餐)在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方面比午間進食(不吃早餐)更有效,改善了空腹血糖、減輕了體重和肥胖、改善了炎症,還增加了腸道微生物多樣性。
但是,研究作者之一的毛一雷教授表明:研究具有侷限性的,存在資料少、沒有廣泛人群用以支撐結果、調查人員多為女性、沒有嚴格控制時間等因素,所以不排除其他潛在障礙。
那麼,為什麼不吃米飯的小凌反而血糖升高呢?
因為過度限制主食或者不吃主食時,外來的碳水供應不足,會導致身體缺乏葡萄糖的供應,此時身體就會透過釋放肝糖原,將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或糖原的方式使血糖升高。
同時,身體也會自發呼叫平時儲存的甘蔗糖分解成葡萄糖為身體提供能量,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調節能力是失調的,那這個過程中轉化的糖量就會多,自身利用。
二、在生活中,如何透過吃飯控制血糖?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吃飯是許多人一天中最為期待的時刻,不僅是為了滿足基本的飢餓感,更是一種享受美食、放鬆身心的儀式。但是要注意,在我們享受美食的同時,是否注意到一些小細節,這些小細節可能關乎我們的健康呢?
1、食物搭配
不合理搭配食物可能會影響營養吸收或者引起身體不適,比如蛋白質與鞣酸類物質同食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自然界的鞣酸常存在於綠豆、蘋果中,所以我們應該避免大量攝入含鞣酸的食物,同時也要減少食用高蛋白食品,以確保身體健康。
2、定時定量
不定時進食會導致消化系統紊亂,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暴飲暴食則容易引發肥胖、高血壓等問題。建議每天按時進餐,每頓飯之間間隔4-6小時為宜。另外,吃飯時要細嚼慢嚥,不要狼吞虎嚥。
3、細嚼慢嚥
吃飯太快、咀嚼不充分會給腸胃帶來負擔,長期如此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胃腸炎等問題。因此,在進餐過程中要儘量放慢速度,多咀嚼幾口再嚥下去。
三、吃飯後的3種異常要注意,或是身體警告
在日常生活中,吃飯後出現打嗝、腹脹、噯氣、消化不良等症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人們通常會習以為常,認為這些症狀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然而,如果這些症狀頻繁出現,甚至伴隨其他異常表現,可能暗示著某種身體異常。
1、腹脹—慢性胃炎
腹脹通常是因為食物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產生過多氣體而引起。這種情況可能與消化不良、慢性胃腸炎等疾病有關。腹脹會導致腹部不適,嚴重時可影響日常活動和睡眠。
2、噁心—腸梗阻
噁心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訊號,包括妊娠反應、暈動症、腸梗阻等。當某些刺激物進入胃部時,會引起神經反射,從而產生噁心感。噁心會讓人感到不適,無法正常進食和進行日常活動。
3、食慾減退—甲狀腺相關疾病
食慾減退可能源於壓力、藥物副作用或其他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長期食慾不振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進而引發乏力、體重下降等問題。
注意觀察自身的變化,如果發現有上述症狀,建議及時就醫並完善相關檢查以確定病因。患者平時要注意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腸胃負擔。
[1] Yilei Mao,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or time-restricted eating in healthy volunteers without obesity.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13,Article number:1003(2022).
[2] 《Nature子刊:協和團隊告訴你,不吃晚餐真的有利於代謝健康》.醫學界內分泌頻道.2022-03-14
[3] 《不吃晚餐體重“漲”更快!這項新研究「扎心」了》. 生命時報.2021-02-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