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醫療”或被曝光!醫生坦言:很多手術無需做,很多藥不用吃
不知道何時起,很多人不願到醫院看診,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除了患者自身諱疾忌醫之外,還跟醫院有很大關係。
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就曾指出:“很多藥物不該服用,但正在服用,很多治療是不必要的,但正在進行,很多手術會讓患者更痛苦,但是也正在進行。”那麼黃潔夫為何會這麼說呢?
一、什麼是“無效治療”?
無效治療指的是患者就醫時,按專案收費,醫生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醫療服務。就像是黃潔夫所說,很多治療和藥物都是沒有必要的,但還是進行了。
上海交通大學的馬進教授研究發現,上海排名前三的醫院的無效住院率達到了14.62%,而其他城市無效醫療費用佔總衛生支出的15%-30%,讓人震驚。
盲目的過度檢查以及治療不僅僅浪費了資源,還可能傷害到患者。可能很多人想問,無效治療沒有意義,那麼為何會出現呢?
二、無效治療出現原因
首先就是缺乏科學依據。現在的醫療機構有很多,除了公立醫院之外,還有很多私立醫院,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醫療機構或者醫生都沒有那麼“專業”,可能缺乏足夠的科學知識。
因此在治療或者診斷的時候,沒能做出正確的診療方法,只能根據理論知識做診斷,這種做法就很容易出現無效治療的情況。
其次就是利益問題。雖然說醫院是治病救人的神聖地方,但想要維持醫院的運作還是離不開錢的,特別是私立醫院,其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而想要賺到錢,就需要收取治療費用,因此有些醫療機構和醫生都會根據患者的需求或虛假宣傳進行治療,有時候還會制定些毫無必要的治療方案,這就造成了無效治療。
第三就是操作失誤。這種情況雖然比較少見,但不是完全沒可能的,有些手術出現問題就容易出現不良後果,最終造成無效治療,比如說手術操作失誤、醫療器械翁題等等。
第四就是診斷錯誤。有些醫生診斷的時候,可能出現錯診、誤診的情況,制定的治療方案並不適用患者,甚至還可能因誤判造成病情加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這種說法並不是危言聳聽,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就曾說過,一名患者的“奇葩經歷”。
2018年,這名患者到醫院拔牙,但當時心電圖顯示有T波,謹慎起見,口腔科的人就建議患者到心內科看看,於是患者就到了心內科檢查,沒想到真的檢查出了心顫問題。
最終在醫生的建議下,患者做了射頻消融手術。
過了兩年,患者到醫院複查時,醫生再次提出,患者需要手術安裝心臟起搏器,同時還做了左心耳封堵術。
原本以為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沒想到秋天時,患者早上起床就出現了噁心嘔吐的情況,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患上了冠心病。
但是做完檢查發現,患者的冠狀動脈沒有任何問題,於是醫生便覺得患者是心衰才出現這種情況,便給患者開了治療心衰的藥物,結果沒有任何效果。
而後患者還做了腦部磁共振,檢查出腦動脈狹窄,沒想到吃了藥物之後,反而引起了消化道出血。
明明剛開始是簡單的拔牙就能解決的事情,結果因過度治療浪費了不少資源,患者自己也遭了很多罪,讓人唏噓。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經歷這麼“繁瑣”的無效治療,但實際上,我們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無效治療,或許大家都曾在不知不覺中踩了坑,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你有沒有經歷過無效治療。
三、生活中的無效治療
神奇的偏方或療法。很多老人都很相信偏方,有些民間偏方跟正規的治療有很大差距,例如讓人喝某種特殊的湯水或者使用些民間常用的草藥。
按照我們正常的想法,這些東西肯定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很難達到治療效果,甚至還可能讓病情變得更嚴重。
但架不住有人相信,還按照偏方的辦法嘗試,最終沒有什麼效果,還要到醫院進行治療,實際上這就是典型的無效治療。
其次就是過度檢查。有些病症明明不是很嚴重,但是為了嚴謹或者追求心安,有些人還是做各種CT、MRI檢查等等,實際上有些病根本就沒有必要做這些,這完全就是浪費了醫療資源,而且還增加了患者的負擔。
第三就是過度治療。其實有很多小問題根本就用不著做手術或者使用抗生素,這些無意義的手術和治療,不只會帶來極大的負擔和風險,還可能產生反效果,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
過度使用藥物。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很多人養成了有點病就吃藥的習慣,但凡身體有些不舒服就想著吃點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而且古話說:“是藥三分毒”,過度依賴藥物不是什麼好習慣,還很容易產生抗藥性和成癮性。
病理檢查上的誤診和漏診。有很多症狀很相似,但實際上不是同個病,要是剛開始的診斷就出現問題,那麼後期的治療方案自然也是錯誤的。
這樣不止起不到作用,這期間做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甚至還可能因錯誤的治療方案,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影響。
雖然說生病上醫院檢查是正確的,但還是要考慮情況,不能盲目的依賴藥物和手術。
醫生看病的時候也要多注意,有些沒有必要的藥物就不要使用,儘量用最簡單且適合的辦法進行治療,減少無效治療的現象。
心臟病也很容易出現過度治療的情況。很多人聽到心臟病都很害怕,但實際上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多數心臟病都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只需要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即便是患上心臟病也不需要擔心,心臟病不一定非要做手術,完全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而不是直接採取最終的治療手段。
四、過度治療的影響?
不要覺得過度治療沒什麼影響,除了增加治療費用,還可能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
增加感染的風險。要是過度使用抗生素的話,那麼身體就會產生抗藥性菌株,那麼下次再生病的話,同款藥在你身上可能就發揮不出100%的作用,甚至可能毫無作用,只能換其他的藥品或者是加大劑量,這會讓患者的治療變得更困難。
延遲正確治療。沒有必要的檢查和手術無疑是在浪費時間,要是患者是緊急病症的話,那麼這樣做就可能延遲疾病的正確治療,很可能導致病情惡化。
浪費醫療資源。醫療資源還是很重要的,治療和檢查都應該留給有需要的病人,而不是給其他患者做無用的檢查,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影響患者的心理。
誰都不希望自己患病,都希望自己健健康康的,有時候長時間的治療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心情,讓患者產生悲觀情緒,漸漸地不願意再到醫院進行治療,甚至產生抗拒情緒。
有些患者還會因長時間的治療產生焦慮和壓力,擔心因自己的病給家裡造成經濟負擔,可能還沒等到身體的病症治療結束,心理就先出現了問題。
很多手術和治療都不便宜,想要治癒往往需要花費上萬元,甚至有些癌症患者傾家蕩產都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
要是家庭水平不高的話,那麼這筆治療費用肯定會增加家裡的經濟負擔,生活質量自然就有所下降。
特別是癌症患者,非常容易出現過度治療的現象。雖然我國目前的醫療水平已經提高了很多,但依舊有很多癌症難以治癒,只能透過化療、靶向治療等延長生命。
很多管著的求生意願比較強烈,為了延續生命願意花費大價錢,但有些手段並不適合他們,甚至可能加速病情的發展。
所以說,癌症患者接受治療之前,還是要多考慮下,有些過度治療真的沒有必要。
結尾
人們想要健康的心理可以理解,但過度治療屬實沒有必要,這樣不止不能治療疾病,反而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還可能給家人帶來負擔。
因此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我們也應該保持理智,儘量使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治療,沒有必要的檢查和治療能不做就不要做。
而且有些檢查也會給人們帶來影響,例如CT,主要採取的是X射線,正常情況下,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傷害,但要是長期做CT檢查的話,那麼就可能帶來核輻射損傷。
想要解決無效治療的問題,不能只靠患者,還要看醫院和醫生怎麼做,沒有必要的藥品和治療,完全可以取消掉,不能只看利益問題,作為醫生還應該給患者的健康負責。
希望未來能夠解決無效治療的問題,讓治療變得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