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瑞金醫院腫瘤科主任張俊:疼痛不是錯,癌痛不要忍

專訪瑞金醫院腫瘤科主任張俊:疼痛不是錯,癌痛不要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武瑛港 實習生 孫航星 北京報道 “醫生和患者要密切關注胃腸道腫瘤診療中可能出現的疼痛。其實不僅是胃腸道腫瘤,幾乎所有瘤種的診療都要重視和關注癌痛管理,一方面要加強對癌痛的科普,轉變患者及其家屬的認知誤區,癌痛不是錯,規範使用鎮痛藥物可有效緩解疼痛,另一方面醫務人員要對疼痛進行科學評估,明確發生原因、確定治療目標,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個性化診療。”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腫瘤科主任張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腫瘤科主任張俊

2024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雜誌》釋出了基於國家癌症中心腫瘤登記及隨訪監測的“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疾病負擔情況”相關資料,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482.47萬,總死亡人數為257.42萬,排名前五的癌種分別為肺癌(106.06萬)、結直腸癌(51.71萬)、甲狀腺癌(46.61萬)、肝癌(36.77萬)和胃癌(35.87萬)。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見症狀之一,《2020中國癌症患者生存質量白皮書》提到,57.4%的癌症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病理分期越晚,疼痛程度高的患者佔比越多。然而部分腫瘤早診的情況似乎並不樂觀,由於多數早期胃癌患者無症狀或症狀與其他胃病相似,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斷率不到10%。

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腫瘤患者的疼痛,已成為臨床診療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癌痛不要忍,疼痛別愧疚

癌痛不僅僅是腫瘤導致,張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治療過程中一些相關不良反應也可能會導致疼痛或不適,如神經的牽涉、腫塊的壓迫、長期化療用藥導致的外周神經毒性引起的四肢麻木以及打升白針引起的關節疼痛等,另外,酸脹有時也是痛的一種體現。

“我們還要關注胃腸道腫瘤診療中比較典型的疼痛,比如胃部痙攣、胃腸道梗阻引起的絞痛和胃腸道穿孔引起的劇烈疼痛,患者出現後兩者疼痛,一定要及時尋求醫生幫助。”張俊強調。

據瞭解,癌性疼痛由多種因素導致,包括腫瘤細胞浸潤、壓迫神經、空腔臟器梗阻和組織壞死等,屬於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見的伴隨症狀,相關研究顯示,中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發生率可達60%~80%,且重度疼痛佔30%以上。

由於癌痛具有明顯的複雜性,張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醫生首先要對疼痛進行科學的評估,並明確可能導致疼痛的原因,找到疼痛管理需要治療的具體目標,然後才是選擇鎮痛方式,利用藥物或其他醫療手段治療。“因為癌性疼痛有時不僅是單純的痛,疼痛雖然講起來只有兩個字,但其實有很多不同表現,背後又可能是不同的原因,針對具體原因分析之後,我們會採取不同的辦法來應對。”

據介紹,關於癌痛的評估,臨床實踐中較多運用數字分級法進行量化評估。

“疼痛一般分三種程度,輕度、中度和重度,我們一般以0~10分來評估,0~4分屬於輕度疼痛,4~7分屬於中度疼痛,7分以上屬於重度疼痛。對於不同程度疼痛,癌痛治療需要依據WHO規定的‘三階梯治療基本原則’開展用藥。” 除了評估標準,張俊進一步強調,更重要的是患者要將主觀疼痛感受及時告知醫護,才能便於後續病情分析和治療。

但是目前似乎仍有不少腫瘤患者對疼痛缺乏正確的認知,認為疼痛應該忍耐、不應該講出來。

張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很多腫瘤患者對疼痛有愧疚感,認為是自己的錯,一定要忍住、克服疼痛,羞於表達疼痛,這些認識都不正確,患者會無時無刻都在被疼痛煎熬,反而影響疾病治療,因此我們需要做好疼痛管理知識的普及,糾正這些誤區。

“要知道,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與血壓、體溫、呼吸、脈搏一起列為人類五大生命體徵,疼痛是生命體徵的重要指標,關於疼痛的研究也越來越被重視。”張俊表示。

張俊進一步指出,還有部分患者及家屬會對阿片類藥物產生恐懼,擔心用量和成癮等問題。“他們覺得疼痛要吃嗎啡,嗎啡就是鴉片,就相當於‘抽大煙’,豈不是成了吸毒者,這是非常不科學的、陳舊的想法,但長期以來,這一想法在很多民眾的腦海中根深蒂固。”

據瞭解,長期臨床實踐證明,以止痛治療為目的,阿片類藥物在常規劑量規範化使用情況下,患者出現成癮的現象極為罕見,長期服用嗎啡和其他阿片類藥物的患者中,成癮的患者只佔0.029%和0.033%。

“在規範使用的情況下,一般並不會出現患者所擔心的阿片類藥物成癮現象,而且在實際治療中,腫瘤醫生始終在與時俱進地學習,提升癌痛管理能力,重視患者感受,不斷注重合理用藥、合適劑量、穩定使用以及及時評估等問題。”張俊指出。

治療物件不只是腫瘤,而是一個人

“我們醫生常說,治療的物件不是一個腫瘤,而是一個人。” 張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癌症疼痛管理的主要目標有三個:第一希望患者能無痛睡眠;第二希望患者能無痛休息;第三是希望患者能夠無痛活動。

據《2020中國癌症患者生存質量白皮書》,七成以上的受訪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礙,“難以入睡且易醒”、“晚上睡過覺,白天依然昏昏欲睡”、“失眠後心情煩悶”是這部分群體常見的三大睡眠問題,分別佔28.8%、13.7%、11.1%。近年來,社會各界長期呼籲將緩解疼痛作為癌症患者不應被忽視的基本健康訴求,癌痛管理也越來越成為癌症治療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我們一直倡導對癌症的全病程管理和全症狀控制。”據張俊介紹,疼痛管理其實是腫瘤全病程管理的重要指標,目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腫瘤科已建立了“五個無”的關鍵臨床指標。

一是無痛,希望患者能夠真正做到無痛活動、無痛休息和無痛睡眠;二是無嘔,儘量預防和降低抗腫瘤藥物治療導致的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三是無餓,透過完善的營養評估、及時的營養干預和營養建議,使患者體重維持在較穩定的指標,進而維持免疫力和抵抗力;四是無醜,減少因為接受抗腫瘤藥物所導致的皮膚變化,這也是維持患者自信的關鍵行為;五是無憂,透過包括心理輔導在內的一系列干預,使腫瘤患者儘快迴歸到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當中。

張俊向21世紀經濟報道介紹,對於患者缺少癌痛相關認知的情況,除了加強科學普及,醫護對癌痛進行篩查也已成為腫瘤科的長效常態工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探索綜合性醫院腫瘤規範診療管理體系構建,已建立起一支癌痛規範化診療隊伍,對不同的病人進行評估和規範化處理。

“目前我們在癌痛管理方面有專職的醫生和專業的護理同事,他們會對每個病人進行個性化評估,對於存在疼痛的癌症患者及時加以規範化處理和實時記錄,之後還會持續跟進和評估,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合理用藥。”張俊表示。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