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報告上的貼壁成分,是否可以成為T分期的關鍵解讀因素?

病理報告上的貼壁成分,是否可以成為T分期的關鍵解讀因素?

現在關於早期肺腺癌的研究,越做越細,相關資料也是越來越全了。

比如,在病理方面,我們在過去只是單純做個分型,現在卻可以進一步細化到具體的亞型,包括貼壁、腺泡、乳頭、微乳頭、實體,以及各自的比例成分。

也正是因為這些努力,我們捕捉更多的訊號,提前預判腫瘤的侵襲特點,並藉以指導我們的治療模式。

在五大生長亞型中,貼壁是沒有侵襲性的一種。

很顯然,同樣大小的肺腺癌,一個攜帶貼壁,一個不攜帶貼壁,他們的生物學侵襲性是不一樣的。

那麼,具體如何呢?


研究報道

這是來自上海肺科醫院的一項大型真實世界研究,透過分析早期肺腺癌是否攜帶貼壁成分以及貼壁成分的具體比例,來評價攜帶病理學上的貼壁成分對預後的影響,以及是否可以基於病理學上的貼壁成分從而修訂T分期。

最終,圍繞此目的,研究納入3335名接受手術治療的病理I期肺腺癌患者,其中有1425名病理證實攜帶貼壁成分,而1910名病理證實沒有貼壁成分。

Lepidic +, LP+;Lepidic -,LP-。

結果分析顯示,攜帶貼壁成分的患者,表現出比那些沒有攜帶貼壁成分的患者更好的治療效果。

在進一步生存分析發現,貼壁對預後的影響,即便在校正其他潛在因素前提下,依然有效;

而微乳頭、實體成分儘管在單因素中表現出不錯的預後意義,但卻在校正其他潛在因素的影響後,失去了對預後的顯著預測價值。

不過,在進一步的分析中,作者發現,儘管貼壁是一種高效的預後因素,但貼壁的百分比卻無法有效預測復發/生存。

簡單來說,貼壁可以打標籤,卻不宜論長短,並不是比例越高的就一定效果越好,或者說貼壁越少效果越差。

基於以上發現,作者在第八版T分期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校正的最佳化T分期,如下:

簡單理解就是,有貼壁的患者可以進行降期處理,比如T1b帶貼壁就劃定為T1a,而T1c/T2a帶貼壁,就劃定為T1b;

但是沒有貼壁成分的患者,則分期不變。

最終的分析發現,新的分類標準可以實現對生存曲線的更好區分,並實現對復發/生存的更有效預測。


寫在最後

現在的分期系統,已經跟不上我們對肺癌的認知了。

在過去,我們基於腫瘤的外在表現去評價他們的生物學行為,這個有點像抓犯人,你犯了多大的事,就給你定多重的罪。

腫瘤大小、侵犯器官、淋巴轉移、遠處轉移皆是如此。

但是,現在早期肺癌患者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個群體因為發現很早,往往還沒到作奸犯科的地步,但是骨子裡帶著的天性,卻也會為不同的病灶帶來不同的遠期風險。

所以,我才特別強調對早癌的多維度理解,在傳統T分期的基礎上,結合影像特點、病理亞型、高危因素、手術方式、淋巴結清掃乃至驅動基因,去全面評估肺癌的遠期風險,從而決定最佳治療方案。

今天分享的這個研究,是從病理亞型角度,對T分期進行了一個補充,發現貼壁是個好東西,攜帶貼壁的患者治療效果更好,但貼壁的比例卻對預後沒有影響。

即:有貼壁就是好,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其實,同樣的結果,在前段時間我分享的另一個帖子中,也出現過,這裡簡單羅列一下:

詳參【貼壁 vs 磨玻璃,到底哪個才是肺癌預後好的更重要因素?】

1. 病理帶貼壁或影像學帶磨玻璃的患者,都表現出顯著更好的治療效果;

2. 多因素校正下,磨玻璃比例依然可以顯著預測預後,但貼壁比例卻失去臨床意義。

交叉分析生存曲線顯示,早期肺癌有磨有貼壁效果最好,有磨沒貼壁次之,沒磨有貼壁第三,沒磨沒貼壁最後。

有貼壁絕大多數效果很好,但又做不到越多越好。

這個可能不太好理解,我簡單換個角度大家就一下子明白了。

努力的人絕大多數混得更好,但又不是越努力越好。

為什麼?

因為努力要轉化為資本/資源才會越來越好,努力是前提,但資源/資本才是關鍵;

貼壁要轉化為磨玻璃才會越來越好,貼壁是前提,但磨玻璃才是關鍵。

因為貼壁成分絕大多數結構都很疏鬆,所以絕大多數的磨玻璃背後也是貼壁成分。

但因為乳頭/腺泡等非貼壁成分,在結構疏鬆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表現為磨玻璃,而貼壁成分在結構緊密的情況下,也可以表現為實性。

貼壁是狐,它之所以很威風,是因為它們的背後矗立著磨玻璃這隻大貓。

所以,病理報告上的貼壁成分,是否可以成為T分期的關鍵解讀因素?

當然可以,不過不能只結合貼壁,還要更多地結合磨玻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