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PUA還可怕!遇到這種“表演型伴侶”,趕緊跑!
最近,網上一個女生的自述,引發了很多網友的激烈討論。
這位女生說,身邊的人都很羨慕她,因為她有個對她非常好的老公。
好到什麼程度呢?
在一起九年,她好好吃頓飯都會被誇獎,吃完一碗飯還獎勵100元;
她腳上破了點皮,老公立馬去買創可貼給她貼上;
她睡到中午沒回資訊,老公會回家看看她是不是病倒了或者做噩夢了;
親戚朋友來家裡吃飯,老公煮的永遠都是她愛吃的菜;
逢年過節回鄉下吃團圓飯,她更是連菜都不用洗一下,因為老公會幫著她做......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不是一年兩年對她這麼好,而是九年都如此。
但最近,女生偶然間發現,老公對她那麼好的同時,居然頻繁出軌,和多個前女友藕斷絲連。
甚至在和前女友去旅遊的時候,還擔心女生一個人在家睡覺會害怕,打電話讓妹妹過來陪她。
得知真相後,女生內心掙扎了許久,最終選擇了分開。
雖然擺脫了渣男,但女生難掩痛苦的心情:
“從19歲到28歲,是我的整個青春。”
偶像劇般的開頭與狗血的結尾,讓網友們紛紛為女生打抱不平:
“這種人不進娛樂圈演戲太浪費了。”
其實生活中這種“表演型伴侶”並不少見,只是TA們隱藏得太深,我們很難發現。就算發現了,也很難相信和接受,甚至會產生非常大的心理創傷。
可能很多人都會好奇:
為什麼有人能做到“一邊愛你一邊又傷害你”呢?
如何判斷自己的另一半是不是“表演型伴侶”?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好好聊聊:
親密關係中,比“不愛”更可怕的,是“表演愛你”。
心理學中,有個人格型別叫做“表演型人格”,也稱為“戲劇型人格”:指在社交場合中喜歡吸引注意力、表現自己,並具有強烈的表演慾望和特徵的人格型別。
表演型人格的人,喜歡在公眾場合中表現出自信和外向的特質,通常對他人的讚賞非常敏感,傾向於尋求外界的認可和喜愛,並努力滿足他人的期望。
在追逐讚賞和表演的過程中,TA們可能會面臨一些心理困擾,如自我價值依賴、社交焦慮等。
表演型人格最核心的特點,是情感表達豐富、行為浮誇,懂得投其所好。
這種特質,往往也會被TA們帶到親密關係中——分外渴望得到伴侶的重視,並希望讓眾人看到自己的“痴情行為”。
文章開頭提到的“渣男”,就是一個典型的表演型伴侶。
在女生的朋友們看來,他是個“模範老公”,將老婆寵進骨子裡,給她提供源源不斷的情緒價值;
在女生的家人眼裡,他是個靠譜的“好男人”,一切以老婆為中心。
殊不知,這只是他的一種表演習慣。他將婚姻與表演混為一體,習慣性地付出並打造深情人設,然後在感動伴侶的同時,實現自我感動。
然而,這還不是最渣的“表演型伴侶”。更渣的表演型伴侶,會在外表現得很愛你,時刻扮演無辜的受害者,實則是親密關係裡的“綠茶”。
朋友小青的前男友David,就是這樣的。
小青剛和他談戀愛時,覺得一切都很夢幻,處處洋溢著甜蜜的感覺。
因為David不僅長得帥,在追求小青的時候,還特別賣力,經常給她製造浪漫和驚喜,成功立下了“專一靠譜”的好男人人設。
兩個人一起吃飯時,第一口菜永遠讓小青先吃;小青不喜歡吃蒜,David每次都會幫她全挑出來。
倆人同居後,David也很主動承擔家務。即使出差,也會第一時間去給小青買她喜歡的化妝品。
更讓小青有安全感的是,David的朋友圈幾乎都是關於自己的內容,根本不用擔心會有“情敵”找上門。
但沒多久,小青發現David變了。
“他開始把家務都扔給我做,對我也沒那麼熱情了。我原本以為只是愛情的新鮮感褪去,但後來發生的一些事狠狠把我打臉了。”
有一次,小青來月經,肚子痛得她蜷縮在沙發裡。
David卻在一旁打遊戲,不管不問。
“後面我實在太難受了,讓他幫我衝杯紅糖薑茶。但他衝好後不是立刻端給我,而是先拍了個照發朋友圈,還說了句‘女朋友覺得這個比熱水好用’。”
更讓小青感覺不對勁的是,幾次與雙方朋友的聚會中,David都表現得非常熱情,在朋友們面前與小青各種秀恩愛。但散場後,David對小青的態度,就變得很冷淡。
在一起半年後,小青還是向David提出了分手。
雙方的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有人覺得小青太“作”:
“這樣的完美伴侶哪裡找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讓小青更無語的是,David當時還發了條朋友圈,顯得自己很委屈:
“不知道自己哪點做得不好,但希望你一切都好。”
小青後來跟我吐槽說:
“原來戀愛關係裡,也有這麼綠茶的伴侶啊......”
心理學家羅蘭·米勒在《親密關係》中提到:親密關係中,表演型人格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在戀愛初期,其一切行為都很戲劇化,會讓異性很夢幻,讓對方產生完美愛情的幻想。
這是因為在關係初期,表演型人格者為了引起對方的注意,往往很擅長壓抑自己的本性。
但表演終究是假的。時間久了,這場表演總會結束或被戳穿。進入到親密關係穩定期和深水期時,表演型人格很難體會到更深層的戀人之間的情感聯結,就會露出真面目。
所以,“戀愛表演”終究會結束,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
“其實我覺得,我就是你要寫的‘表演型伴侶’,只不過我演得更真實一點。”同學小Z在我採訪他的時候如實說道。
小Z和前女友談過一段時間的異地戀。他坦誠地告訴我,那段時間他覺得自己天天都在演戲:
每天機械性地發早安晚安,分享一些事情;
晚上和她影片通話,讓她看看我在幹什麼;
睡前還會給她唱歌,哄她睡覺。
“其實感覺自己是有點渣的,因為我把這些當成了任務。我會把每天需要做的“戀愛任務”記錄下來,完成了就打鉤。”
(豆豆是她的貓,受訪者供圖△)
“她覺得我很愛她,但其實她更愛我......我承認我之所以這麼做,是不想聽到她抱怨我不關心她,會很煩。所以我需要演一下,才能讓她不作。”
我好奇地問:“那後來你們怎麼分手了?”
“因為被她發現了我在演。她有天突然跟我說,她覺得我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麼喜歡她,感覺像和AI談戀愛。我當時很心虛,就反駁了她。我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已經盡力在維繫這段關係了。”
我繼續問:“你和初戀會這樣嗎?”
小Z聳聳肩,無奈地說道:“不會,在初戀面前我是很真實的一個人。其實我挺自私的,希望博得她的關注又不想花太多時間在她身上。最終她提了分手,後面我就變成這樣了。可能潛意識也是擔心自己又被罵渣男吧。”
我想起心理學書籍《如何擁抱一隻刺蝟》中的一段話:
親密關係裡,表演型人格者總能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到藉口。儘管對方覺得他有諸多錯處,但他總能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明明感覺不到愛,卻要承受外人的羨慕。”這就是和表演型伴侶在一起,最累的地方。
其實,很多表演型伴侶的內心都非常需要“歸屬感”。TA們認為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因此,為了吸引別人注意,不得不以誇張的方式表現自己。
然而,歸根到底,正是因為表演型人格沒有歸屬感,才難以發展出深層的信任感和愛。
TA們像個小丑一樣在伴侶、其他人面前賣乖,也只不過為了避免受到傷害。這是TA們的生存方式,也是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固有的相處模式。
由此看來,TA們雖然“狡猾”,但也有可憐的一面。
當然,戀愛中的人也許就不這麼認為了——如果那些情感都是表演出來的,那麼還能算是愛嗎?
儘管表演型伴侶有諸多不好,但有時候適當的表演,對關係也有一些好處。
有個叫楊三歲的主播,被女友戲稱為“楊褶子”。
褶子和女友是青梅竹馬,他很會整活兒逗女友開心:
女友睡到日上三竿,褶子會氣勢洶洶地拉開窗簾,然後從背後變出一束玫瑰花;
兩個人外出拍寫真,褶子會耐心地給女友全身塗好防晒霜;
女友因為最喜歡的杯子碎了而難過,以為褶子會覺得她矯情時,褶子卻說:“我知道你是很念舊的人。”
有網友說褶子劇本多,但女友的戲也不差。
但有更多的網友感嘆:“上輩子需要做什麼好事,這輩子才能獲得同款褶子!”
在親密關係中,受荷爾蒙的影響,隨著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雙方的激情都會慢慢減輕。
所以如果因為愛對方,而適當地“演一下”,透過“演”來增加激情,也不是件壞事。
褶子肯花時間、花精力、花技巧去“演戲”,而女友也願意配合。儘管有“演”的成分,但那些讓人感到驚喜的瞬間,不就是點亮黯淡日子裡的一束光嗎?
雖然婚姻是一段漫長而容易無趣的旅程,但稍微在其中新增一點點“演”作為催化劑,就可以打敗“無聊感”,帶來“滿足感”。但這一切,要基於還有愛的前提。
如果你遇到了真正的“表演型伴侶”,察覺到對方已經不愛你,甚至傷害你,那麼最好的方式,肯定是遠離。
但如果你的伴侶沒有任何道德上的問題,只是受“表演型人格”特質的影響,喜歡錶演,那麼《如何擁抱一隻刺蝟》這本書中提到的3個辦法,也許能夠完善你們的親密關係:
1、理解對方:戲劇化的行為是正常的表現
如果你愛上了一個表演型人格的伴侶,並想與TA繼續交往下去,在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對方,理解TA的戲劇化行為是人格使然。
TA不分場合地吵鬧,向他人炫耀與你相處的點滴,都是TA獲得自信、避免沮喪的方式。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表演型人格的行為比較可笑,而你作為TA最親密的戀人,儘量不要去嘲笑TA的表現。
因為,看起來自信滿滿而內心脆弱的表演型人格,往往非常在意身邊人的看法。
2、給予舞臺:尊重其表演
多變的情緒、“戲精”化的表現,都是表演型人格獲取他人關注的方式,如果你嘗試阻止TA的行為,TA可能會礙於面子有所改變,但並不會認真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甚至會在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時變本加厲。
所以,你不妨把TA的一些行為當作是舞臺效果,允許TA表演,而你是TA最好的觀眾。不要打斷TA的“演出”,不要將TA從自己的幻想中強拉出來,而是適度配合TA表演,呈現出TA期待的反應。
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把握好度,不能對TA的表演視而不見,更不能一味地讓TA沉浸在虛無的表演中。
3、適度糾正:告訴其正確的做法
在與TA相處時,你可以從相反的角度慢慢地糾正對方的行為,對TA偶爾表現出的正確行為給予讚賞與認可。
當TA表現出過度戲劇化的舉動時,你可以忽視,但TA的行為正常時,你需要給予鼓勵。
因為TA所做的一切,其實都只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與關注,所以你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使對方慢慢改掉自己的戲劇化行為。
其實大部分表演型伴侶,或多或少都害怕面對真實的自己。
因此,TA們透過“戀愛表演”來掩飾自身的不足,用表演的行為去生活、做事、交際。
然而,愛不是一種“表演形式”,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給予”。
所以,表演型伴侶更需要學會接納真實的自我,學會建立可信任的關係,學會向他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壓抑內在,只維持“表面的美好”。
如果你是表演型人格,不妨嘗試卸下偽裝,慢慢接近真實的世界。
你會發現,即使不表演也沒關係,你就是獨一無二的你。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夏木
編輯:一顆多肉、Jessica
圖源:unsplash
表演出來的愛,終究無法帶來真實而深刻的親密。當假性親密無法滿足人對深度聯結的需求,關係就容易走向終結。
如果你也發現過伴侶“表演”的跡象,產生了信任危機,甚至關係已經出現裂痕,想要改變和修復,那麼不妨求助專業心理諮詢師。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耐心傾聽你的煩惱,幫你梳理困擾的成因,發現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在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你能解開關係中的難題,轉變不良的相處模式,收穫健康的親密關係。
壹心理現推出親密關係主題諮詢活動,為你選擅長解決親密關係問題的心理諮詢師,緩解矛盾。原價600元/次的心理諮詢,現在首次諮詢立減300元!
點選下方海報,立即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