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述:一種邊緣性行為,讓我確診喉癌!希望你能引以為戒
說到喉癌,幾乎很少人會聯絡到性生活,但實際上,因為特殊性行為導致的喉癌案例並不在少數,以下是來自喉癌患者阿強的自述:
我是高中之後發現自己的取向為同性,但真正有性行為是在成年之後,當時有個同城的男孩和我在網上聊了3個多月,見過幾次面後就走到了最後一步,當時我們互相都有用嘴……
沒想到幾個月後,我出現了喉嚨不適症狀,一直口腔潰瘍,咽喉幹痛,當時只以為是上火一直沒有重視,等後來連食物都難以下嚥的時候,才意識到不對勁。
到醫院就診時,醫生說是喉鱗狀細胞癌合併感染HPV16,詢問我過往經歷時,猜測和性伴侶相處方式有關。我想起那一晚的放縱,後悔不已,但此時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很多人可能疑惑,為什麼用嘴這種“邊緣性性行為”也會引發這麼嚴重的疾病?
一、超七成口咽癌是HPV導致,四個習慣很傷喉嚨
可能很少人會把HPV感染與喉癌聯絡起來,但事實上,因為口腔性接觸等性行為導致的HPV感染是誘發喉癌的高危風險之一。
浙江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郭良教授也表示,HPV感染和喉癌的發生其實息息相關。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刊發過相關文章指出,HPV正超越香菸成為口咽癌一大誘因。據文中統計的資料顯示,確診口咽癌的病例中明確由HPV16或與HPV相關因素引起的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在美國,從1980年-2000年間被診斷為HPV陽性口咽癌的頭頸癌比例從16.3%上升72.7%以上。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張彬也曾表示,北大腫瘤醫院臨床中因為HPV感染引起的口咽癌患者變多了。
其實喉癌的出現和我們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以下四個高危誘因希望你沒有:
1、不潔性行為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主任醫師譚先傑解釋,臨床觀察到的喉癌病變部位大多覆蓋一層鱗狀上皮組織,得益於這種像魚鱗一樣,一片一片地連線起來的特殊組織,讓HPV感染更加便利。而巧合的是,我們的喉部其實也是鱗狀上皮,性生活中頻繁進行口腔性接觸,也會增加HPV誘發喉癌概率。
2、喝酒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長庚醫院主任醫師葉京英表示,酒精的大量攝入,會對聲帶產生一定的刺激,長期喝酒聲帶反覆經歷損傷也會導致該部位組織不正常生長,形成良性或者惡性腫瘤。加上酒精引起的胃食管反流,也會對喉嚨產生二次傷害。
3、過度用聲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袁暉表示,過度用聲不注意喉部保養,可能會導致聲帶受損,長期下來也會增加喉部病變,甚至是喉癌的患病風險。
4、吸菸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周水洪表示,抽菸已經明確和喉癌有密切聯絡,而且隨著吸菸時間越長,攝入量越大,喉癌發生風險越高。有資料統計,與不吸菸者相比,吸菸者患喉癌的風險要高出20~30倍。
二、喉癌來臨,身體會發出六種“危險訊號”
喉癌,其實是對發生在喉部惡性腫瘤的統稱,多屬於鱗狀細胞癌,發病率可達96%—98%,比如常見的腺癌、惡性淋巴瘤、基底細胞癌以及淋巴、纖維、軟骨等部位肉瘤等。
男性是喉癌高發群體,尤其是50-70歲男性。
WHO曾在2008年釋出過我國喉癌資料,男性發病率為2.2/10萬,女性則達到0.5/10萬,其中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3倍。從地域分佈上看,東北和華北地區的發病率較高。
喉癌和其他癌症一樣,越早發現其實幹預效果越佳,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雷大鵬提醒,身體出現以下六個常見症狀可能是喉癌發生的訊號:
1)進食時經常有嗆咳反應,比如飲食、飲水無法順利吞嚥。
2)咽喉不適,經常出現咽喉異物感、疼痛甚至出血,有咳嗽、咯血等非特異性症狀。
3)頸部包塊,可能是喉癌腫瘤侵犯肌肉、甲狀腺等頸前軟組織,形成質地硬實但不痛的結節,甚至可以在面板上看到明顯凸起異物。
4)吞嚥困難,晚期喉癌患者多出現該表現。
5)呼吸困難,主要是因為腫瘤體積變大後,壓迫到上呼吸道中最狹窄的部位,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
6)聲音嘶啞,主要是聲帶癌引起,患者早期會出現明顯聲音嘶啞,晚期隨著症狀的加重,甚至可能會失聲,建議早期出現類似嘶啞症狀表現,最好可以進行電子喉鏡檢查,儘早發現病情。
但很多病因也會引起類似聲音嘶啞的表現,如何區分是喉癌還是其他病因引起?
對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範國康表示,和感冒、咽炎等病引起的嘶啞不同,喉癌的嘶啞症狀不會改善只會加重,直至完全失聲。特別是不痛不癢的聲音嘶啞症狀一定要注意,往往症狀持續超過2周,要考慮喉癌風險!
三、遠離喉癌需做好幾點,高危人群別忘了篩查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雷大鵬表示,目前臨床主要的喉癌診斷手段就是喉鏡檢查,比如電子喉鏡結合窄帶成像技術,是早期喉癌微小病變判斷的重要工具,對喉部病變組織進行活檢是喉癌確診的金標準。
另外,透過強化CT、頸部超聲、PET-CT可以準確判斷病變範圍以及病情轉移情況。早發現早治療是喉癌患者提高生存率的關鍵。
南昌大學二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李俐華醫生提醒,年齡超過40歲,且有長期菸酒史、反酸病史以及喉癌、下嚥癌家族病史,經常聲音嘶啞且伴隨喉部異物感的人都是喉癌高危群體,一定要做好篩查工作。
另外,想要遠離喉癌,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很關鍵,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袁暉建議,做好以下幾點可以大概率減少喉癌發病風險:
1. 少吸菸或不吸菸;
2. 戒酒或適量飲酒,就算喝也要喝低度酒;
3. 工作或生活中儘量遠離有汙染或化學粉塵大的環境;
4. 日常飲食減少吃過燙或過辣的刺激性食品;
5. 科學清桑,減輕聲帶負擔,避免傷到喉嚨;
6. 日常用嗓,避免濫用及過度用聲
總之預防喉癌,日常我們能做的有效方法就是按照上述要求,避免過度刺激喉部,另外定期檢查也不可少,越早發現可疑病灶,對於喉癌防治工作越有利。
參考資料:
[1]《聲音嘶啞不見好?當心喉癌來敲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2023-07-07.
[2]《請注意!這些人群,建議儘早篩查喉癌...》.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2022-04-16.
[3]《喉嚨啞了5個月,一查竟是癌?這類人群重點關注!》.健康時報.2021-08-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