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沒有例外,有氧跑量不夠必然難以進步。
1月22日,下午,陰,氣溫5℃,溼度67%。
上一次跑步訓練,因為增加了0.5%的坡度,竟然引起心率大幅增加。為驗證其關聯性,今天“照搬”上一次的跑步引數,做了一個對照組。
最終資料證明,確實是真實能力的反映……沒有例外,有氧跑量不夠必然難以進步,還是老老實實在有氧區間堆跑量吧!
當日跑步總體情況:
力量訓練:
結合跑前熱身,做了兩組腿部力量訓練:
1、胯下擊掌+墊腳深蹲,三組。胯下擊掌每組30個,墊腳深蹲跳每組20個。
2、開合跳+坐姿髖外展,三組。開合跳每組30個;坐姿髖外展45公斤配重,每組16個。
跑步引數:
鼻呼吸的“四呼四吸”,運動手環設定147~160區間提醒,200步頻音樂。
為做驗證,保持坡度2.5%。
運動感受:
從運動資料看,跟上一次基本差不多。原本以為跑休一天,會有不一樣的表現,最終還是讓自己失望了。也許自身的有氧能力邊界就在這兒吧?!
這樣也好,客觀事實“摧毀”了任何幻想!還是老老實實地堆積有氧跑量吧。
不過,主觀感覺上幾乎沒有任何壓力,遠遠好於上一次。其實,運動心率區間有一定的波動是正常的,我是不是太在意了?也許,過於關注心率並不是什麼好事。
配速方面:平均配速633(上次633)。
心率方面:平均心率153(上次155),最大心率170(上次168)。
分段資料分析:
1、熱身跑,5分鐘,配速834~800~730~703,心率從低端爬升至144(上次148)。五分鐘時點後面有一個非常深的波谷,最低點竟然回落到128,有點“莫名其妙”的感覺。
2、有氧跑:
第一節,25分鐘,配速9公里/小時(640)~9.4公里/小時,心率128~162(上次146~160),主體區間在150~160之間,基本對應“馬拉松配速區”(147~160)。
第二節,15分鐘,配速9.5公里/小時(618)~9.7公里/小時,心率155~170(上次158~168),主體區間絕大部分位於160~165之間,對應“乳酸門檻區”(160~165)。
3、無氧跑:放棄。
4、放鬆跑,5分鐘,配速640~703~730,心率逐漸降低到150(上次153)。
5、“燃脂”時間0分鐘,“有氧”時間1分鐘,“無氧”時間4分鐘,“極限”時間42分鐘;上次0、1、4、42。基本可以確定,增加的0.5%的坡度確實導致運動資料出現如此大的變化,這就表明今天的跑步引數正好對應了目前有氧跑的上限邊界。
呼吸方面:全程鼻呼吸的“四呼四吸”。
步頻方面:平均步頻191(上次191)。
步幅方面:平均步幅79(上次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