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我為什麼勸你在冬天多喝點粥

中醫:我為什麼勸你在冬天多喝點粥

中國人喝粥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了。自黃帝時起,人們便開始“烹谷為粥”。

在中醫看來,寒冷的冬季喝點粥,有助於益氣補脾、保暖抗寒。如果搭配些養生食材,能讓營養價值翻倍。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總結喝粥的益處,併為不同體質的人推薦喝粥食療法。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魏幗

4個好處讓你愛上喝粥

相較於其他食物,粥的製作過程簡單,且能滋補、易消化、養腸胃,是比較好的養生膳食。

1有益腸胃

粥類食物便於吸收,又保護胃黏膜、增添津液。在腸胃功能低下,或者發生腸道感染、腹瀉等情況時,喝粥有助於緩解不適。

2營養均衡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平均每天應攝入12種以上食物。粥可以幫助人們實現主食多樣化,以粥作為載體,新增多種輔助食材,比如青菜、香菇、肉等,即可達到均衡營養的目標。

3補充水分

粥的含水量通常達90%,粥裡的水和澱粉結合,透過消化道的速度較慢,在人體留存的時間較長,比單獨喝水讓人感到更加滋潤。

4控制體重

100克大米飯所含能量超過100千卡,而100克稠粥只有30千卡左右。不過,不推薦喝白米粥,它營養價值較低,對控制血糖和體重都不利。推薦穀類和豆類混合熬煮的八寶粥、肉類和穀類搭配的生滾豬肝粥或青菜肉末粥等。

米粥加點料變身“食療方”

米粥搭配一些藥食同源的食材,可將它們各自的營養價值和食療功效相結合,對於不同體質的人來說,各有“專屬搭配”。

氣滯血瘀

加橘皮或山楂

氣滯和血瘀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情志不暢、飲食失調等。橘皮幫身體理氣消滯,山楂有助於活血化瘀,能很好地緩解症狀。

具體做法:將橘皮研細末備用,大米洗淨後放入鍋內,熬煮成粥後,加入橘皮,再煮10分鐘即可。

如果血瘀較為嚴重,在中醫的指導下,可適當增加藏紅花等活血效果更強的中藥材。

氣血不足

搭黑芝麻或大棗

如果氣血不和,就容易出現疲乏、無力、容易生病等多種問題。想透過食療補充氣血,煮粥時可增加參類和大棗。

具體做法:將黑芝麻炒後研細末備用,大米淘洗乾淨後與黑芝麻粉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旺火燒沸後,改小火熬煮成粥後即可。

如果想要加強補益氣血的作用,還可新增大棗、龍眼肉等藥食同源的食材。

氣虛較重者,遵醫囑根據個人體質加入黨參、太子參、西洋參、紅參等參類藥材。

脾胃虛弱

配蓮子或茯苓

脾胃虛弱、久瀉、食慾下降時,可加蓮子或茯苓增強健脾胃功效。

來源於《士材三書》的蓮肉糕,提到了用蓮子、茯苓和大米一同製作米糕。對於脾胃虛弱嚴重的人群,將這三味製作成粥,更有利於消化吸收。

具體做法:將蓮子和茯苓研磨成粉,同大米一起熬煮成粥食用。熬煮成粥後即可。

不同人群怎麼喝粥

粥的種類多種多樣,不同年齡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喝粥也可以各有側重。

孩子和老人

老人、兒童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弱,若吃太多雜糧粥,會增加胃腸負擔。煮粥時可選擇小米、大黃米、糙米等易消化的粗糧,把粥煮軟爛些再吃。

體力勞動者

體力勞動較多的人日常熱量消耗高,對蛋白質的需求量較大。可以在粥中加入燕麥等蛋白質較高的糧食,還可以加花生、核桃碎、瓜子仁等堅果,不但能補充營養,還能增添風味。

久坐加班族

長期坐辦公室工作的人活動量少,身體代謝慢,很容易囤積脂肪。可在粥中加入雜豆(如紅豆、綠豆)及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有利於脂肪、膽固醇代謝,同時也能保持血糖穩定。

女性

女性常常存在缺鐵問題。動物性食品是血紅素鐵的良好來源,可以在熬粥時可以加點豬肝或瘦肉,有助於補充鐵元素。

不過,以下三類人群建議不過多食粥。

糖尿病患者。喝粥後會讓血糖迅速上升,不利於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粥的攝入量,並多與粗糧、穀物搭配食用。

胃潰瘍或淺表性胃炎人群。像白粥主要成分是碳水,進入胃部會刺激分泌胃酸。如果胃炎本身比較嚴重,容易引發胃部痙攣、胃痛。當喝比較稀的流食時會稀釋胃酸,導致胃內部感覺需要更多胃酸。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這類人群喝粥增加的胃酸會加重胃和食管粘膜的損傷,從而出現燒心、反酸或咽喉堵塞感。而且因為粥是流體,進食過多的粥導致胃部更易反流,不利於緩解胃部疾病。▲

本期編輯:吳夢瑤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