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她研發青蒿素,不惜以身試藥,卻因領取鉅額獎金備受質疑
2015年4月5日,屠呦呦榮獲諾貝爾醫學獎,這一年,她已經85歲高齡,然而因為接受了290萬人民幣的諾貝爾獎金,屠呦呦飽受爭議。卻沒有多少人看到,當年她為了研究青蒿素,冒著巨大的風險以身試藥,她的付出,又豈是區區幾百萬元可以衡量的!
屠呦呦和“蒿”的緣分
青蒿素,是一種治療瘧疾的全新藥物,它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瘧疾病治癒的機率,給全世界無數患者帶去了生的希望。眾所周知,瘧疾病是一種常見高發的疾病,它一般透過蚊蟲叮咬來傳播,令人防不勝防,患者會在短時間內高燒至40度以上,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將會危及生命。
而屠呦呦的這個研究成果,直接把瘧疾病的危害程度降低了一級,她的貢獻,是全球性的。那為何很多人只盯著這290萬獎金,卻忽略了她的付出呢?
在講述屠呦呦的故事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瘧疾這個疾病成因,以及早期人類是如何對抗瘧疾的。
在大多數時間裡,瘧疾雖然算不上是什麼重大的瘟疫,但它的存在已經有一段非常漫長的歷史了。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古羅馬就出現了跟瘧疾有關的記載。而在我國,則出現在先秦時代的《黃帝內經》。
在那個時候,瘧疾無疑就是死神的代言人,因為一旦患上這種疾病,離死亡就不遠了,它不但容易傳染,致死率還非常高,人們對它束手無策。最可怕的是,瘧疾就像感冒發燒一樣,出現的頻率很高,古代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瘧疾就是最大的敵人之一,比如東漢時期大將馬援率領萬人大軍南征,結果接近一半的人都死於瘧疾。
到了清朝時期,人們對瘧疾仍然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因為瘧疾的存在,制約了清朝向東南方向的領土拓展。
瘧疾的主要傳播途徑就是空氣,尤其是在溼度大、天氣炎熱的地區,更易滋生瘧疾。古代在瘧疾的防治方面缺乏有效的辦法,像清熱解毒等中草藥,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而放血和催瀉等治療方法的風險太大,無法推廣。
最有效的治療手段,起源於東漢時的《神農本草經》,裡面記載的一種叫黃花蒿的植物,是過去一千多年裡對付瘧疾最有效的草藥屠呦呦研究出來的青蒿素,也是受到這個啟發,非常有意思的是,屠呦呦的這個名字,也跟“蒿”有關。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於浙江寧波一個家境殷實的家庭中。她的父親屠濂規在銀行上班,母親姚仲千出身名門世家,外公姚詠白是上海法學院、復旦大學的知名學者,舅舅姚慶三也是全國聞名的經濟學家。
屠呦呦在家中排行第四,父親在給她取名的時候,剛好看到《詩經》中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有感而發,給她取了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名字:屠呦呦。
屠呦呦童年的夢想
屠呦呦是幸運的,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她得到了讀書的機會,在幾個哥哥的影響下,她從小就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父親驚訝地發現,幾個孩子中,學習天賦最強的,就是這個小女兒。
屠呦呦上初中的時候,正是戰火蔓延的年代,日軍突破人類道德的底線,在我國發起了泯滅人性的細菌戰,浙江成為重災區,她也不幸感染了瘧疾。當時,瘧疾的致死率非常高,而且戰時醫療物資是稀缺品,屠呦呦能夠活下來,並不是因為家族的底蘊,純粹是上天的眷顧。
康復過來後,她回到學校,但在這個過程中,她親眼目睹太多因為瘧疾而死去的人,這段經歷改變了屠呦呦的一生,她想要成為一名醫生,去改變這的“一切”。
1951年,屠呦呦如願以償考進了北京大學,她選擇的是醫學院的藥學專業,在當時,即便是北京大學這樣的最高學府,在科研方面的條件也很簡陋,屠呦呦只能將自己對知識的飢渴澆灌在圖書館。4年多的時間,如白駒過隙,她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去印證自己學到的知識,畢業時,成績優異的她被分配到國家衛生部中醫院研究院。
這對屠呦呦來說,是個不錯的起點。相比醫院,在研究院的工作更匹配她的個性,在這裡,她也認識了自己的另一半:李廷釗。李廷釗是屠呦呦的中學同學,兩人能夠分配到一起工作,也是一種緣分。
他們有相同的愛好,相同的志向,朝夕相處之下,相互之間暗生情愫,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戀愛兩年後,屠呦呦和李廷釗結婚了,美好的愛情和婚姻,讓她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情地施展才華。
在60年代,飽受戰火摧殘的越南爆發了大範圍的瘧疾疫情,成千上萬人死於非命。越南領袖胡志明向我國求援,偉人大筆一揮,中央派出一個由60名專家組成的工作組前往越南,幫助越南抗擊疫情,這個工作組後來被稱為“523工作組”,屠呦呦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中方工作組給越南帶去了很多醫療物資,短時間內迅速地控制了疫情,死亡率也大幅降低。除了治病救人外,“523工作組”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對瘧疾進行研究。
回國後,這個“523工作組”的研究還在繼續,最多的時候,工作組規模超過400人,小時候患過瘧疾的屠呦呦後來被任命為中醫藥研究組的組長,這一年,她還未滿40歲,就獲得了這麼高的認可,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了。
瘧疾是一個重大的國際難題,對於缺少裝置的中醫研究院來說,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想要像西方國家一樣透過新技術新裝置來攻克這個難題,對他們並不現實,屠呦呦只能彎道超車,而這條彎道,對她來說並不陌生。
屠呦呦幾乎找遍了國內所有中醫方面的典籍,像《千金方》、《本草綱目》等名著,都被她翻爛了。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其實有不少治療瘧疾的方法,屠呦呦和她的團隊把所有治療瘧疾的中草藥品類整理出來,竟然有650多種,其中就有青蒿、烏頭、胡椒這些我們比較常見的藥材。
經過幾年無數次的試驗,他們發現,這些草藥的效果都很一般,都只能起到抑制的作用,而且這個效果時好時壞,非常不穩定。
突破瓶頸
不過屠呦呦還是從數萬份研究報告中找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標本,她發現,青蒿是所有草藥中,對瘧原蟲抑制效果最好的一種草藥,她開始嘗試,是否能從青蒿里面提取出扼殺瘧原蟲的成分。
在這個過程中,屠呦呦從東晉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中,找到了一個罕見的藥方,這個藥方可能是千千萬萬藥方中最簡單的一個,簡單到只有十幾個字,工序很簡單,只需要新增適量的水,絞取其汁,然後服用。
這個藥方雖然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難就難在需要找到一個最好的辦法來提取青蒿,屠呦呦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最終選定用低沸點的乙醚來操作。
1971年4月,屠呦呦團隊終於從青蒿中提取出他們需要的東西,經過試驗,他們驚喜地發現,這份從青蒿中提取出來的樣品,對瘧原蟲的抑制率竟然達到了100%。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因為這個資料是從小白鼠身上得出的,要拿到準確的資料,需要用人體來做實驗。歷史上,圍繞瘧疾病展開的實驗數不勝數,其風險係數也遠超人們的想象,就算是有人願意做這個實驗,最好還要具備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身體內具有一些瘧疾病的抗原。說實話,到了70年代,人們的生活和醫療水平提高不少,想要在短時間內找到這麼一個人,還真不容易。
但在他們團隊,剛好就有這麼一個人選,不是別人,正是組長屠呦呦本人。屠呦呦本人其實早就提出來想要當這個實驗體,但是她的每一次申請都被上級駁回去了。因為組織相信,攻克這個疾病只是時間問題,而培養一個屠呦呦這麼優秀的人才,可不容易!
歷史上,就有這麼幾個以身試藥的大賢,比如18世紀的英國著名醫生約翰·亨特,為了找到治療梅毒和淋病的辦法,把病菌塗抹到自己的身上,承受了多年病痛的折磨;還有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和李時珍,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如今屠呦呦也效仿前人,她小時候就有感染瘧疾病的經歷,深知這種疾病給人帶來的痛苦,但是為了造福蒼生,她毅然決然地以身試毒,結果證明,她一直以來的研究是正確的,有了這次成功而又痛苦的實驗後,屠呦呦的團隊終於研究出“雙氫青蒿素”。
雖然屠呦呦多次公開表示,這個研究成果是整個團隊的功勞,但是考慮到她在這個過程中的傑出貢獻,諾貝爾評選委員會最終還是決定把這個獎項頒發給了她。
我們不知道那些抨擊屠呦呦領取290萬人民幣獎金的人是什麼心態,因為任何一個正常人都很清楚,雙氫青蒿素對人類意味著什麼,即便在這個獎金後面再新增一個零,或者兩個零,都不為過。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國家未來能夠湧現更多這樣的科學家,未我們的科學進步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