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釋出最新食養指南:胖人減肥先分“型”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 梁翠梅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任琳賢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下稱《指南》),其中特別提到了中醫對肥胖的認識和分型,強調以“辨證施膳”為核心,建議針對不同體質的肥胖患者選用特定食物或食藥物質,幫助減重並維持健康體重。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特邀知名減重科普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梁翠梅進行詳細解讀。
《黃帝內經》中的《靈樞·衛氣失常》篇將人之肥瘦分為“有肥、有膏、有肉”。梁翠梅解釋道,“肥人”也稱“脂人”,“肉堅,皮滿者,雖脂不能大”,表現為全身性肥胖;“膏人”則“肉不堅,皮緩,縱腹垂腴”,表現為脂膏集中在腹部,內臟脂肪堆積較多,這類人群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高一些,也是臨床治療的重點人群。與前兩者需要積極干預不同,“肉人”指的是肌肉健碩但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偏高的特殊人群,他們通常涉及健身或職業因素,比如摔跤運動員等,一般無需特別治療。
“肥胖干預需要辨證施膳,同時也需要結合病因來共同干預。”梁翠梅說,正如《指南》中有不同分型,背後可能與先天、體質、飲食、情志、勞逸等因素有關。肥胖分虛胖和實胖,脾虛不運證、胃熱火鬱證、脾腎陽虛證為虛證,痰溼內盛證、氣鬱血瘀證為實證,臨床中的肥胖患者則常常是虛實夾雜,且相互影響。因此,肥胖干預需綜合考慮,從多方面入手。按不同分型來看,具體如下(食養方舉例見文末):
【痰溼內盛證】
表現:體型偏胖,身體感覺沉重,四肢睏乏,胃部不適,胸部滿悶,可能伴有頭暈,口乾但不想喝水,大便黏稠不暢,嗜好肥甘厚味和酒精,喜歡躺著,舌質肥大,舌苔白膩,脈象滑。
原因:多與飲食過盛、嗜食肥甘厚味和酒精、久臥久坐有關。
飲食建議:日常多選用包菜、豆芽、冬瓜、蘿蔔、香菇等健脾祛溼的食材,水果類儘量選擇低糖品種,如黃瓜、西紅柿、柚子等,少吃熱帶水果。此外如《指南》中的建議,可選用砂仁、芡實、黨參、白扁豆、茯苓、山藥、蓮子、薏仁、陳皮、丹參等中藥材作代茶飲或藥膳。
其他干預:這類人群體重基數往往較高,建議參加中低強度(減少運動損傷)、長時間(40分鐘以上)的運動,循序漸進。閒暇時可以按摩豐隆穴、陰陵泉穴,有助排除體內溼氣,幫助維持體重。此類人群體內溼氣重,對環境適應能力偏弱,不宜汗蒸、泡溫泉等。
【胃熱火鬱證】
表現:形體肥胖,食慾亢進,食後易飢,大便秘結不暢,或大便乾燥,尿色深黃,或有口乾口苦,喜歡喝水,舌質紅,舌苔黃,脈數。
原因:多與幼年時飲食過量,或成年後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等因素有關。
飲食建議:對幼兒來說,家長或監護人要改變“胖娃有福氣”的傳統觀念,重視孩子的營養均衡和適量。對於成年人來說,三餐一定要定時定量,七分飽不吃撐,注意細嚼慢嚥,在膳食搭配方面,可以增加鐵皮石斛、麥芽、鮮蘆根、荷葉等清瀉胃火、養陰生津的食物。不適合食用油炸煎炒等高溫加工烹製的食品,羊肉、桂圓、生薑、辣椒等溫補食材也儘量少吃。
其他干預:保證足夠的飲水量,每天2000毫升以上,以白開水、淡茶水為主。平時可以點揉內庭穴、曲池穴,都能起到清熱瀉火作用。
【氣鬱血瘀證】
表現:肥胖懶動,經常嘆氣,感覺胸悶脅部滿脹,面色晦暗,口唇顏色不鮮豔,甚至呈現青紫色,四肢末端顏色也不鮮豔,甚至呈現青紫色。大便可能幹燥伴有失眠症狀。男性可能性慾減退,甚至陽痿;女性可能月經不調,經血量少,顏色暗淡,或有血塊,甚至閉經。舌質暗淡,或有瘀斑、瘀點,舌苔薄,脈象弦或澀。
原因:多與情志因素有關,焦慮、抑鬱、壓力過大等會導致肝氣鬱結、睡眠不佳,進而誘發肥胖。嗜酒會導致肝火旺盛,引起氣鬱血瘀。此外,這類人群多會伴隨多囊卵巢綜合徵、甲狀腺結節等疾病。
飲食建議:可多食用韭菜、酸類食物,增加蔥姜等調味品,有助行氣活血。另外,當歸、桃仁、佛手、砂仁、山楂等藥材可作代茶飲或藥膳。
其他干預:可做一些全身運動,理順氣機,比如打拳、跳五禽戲、跳健身操、跳舞,還可參加一些團隊合作類運動專案,如打牌、下棋等,增加人際互動,調節情緒。
【脾虛不運證】
表現:肥胖臃腫,神疲乏力,身體困重,胃部及腹部脹滿不適。有時四肢輕微浮腫,在早晨較輕,傍晚加重,尤其在勞累後更明顯。飲食習慣正常或偏少,過去多有暴飲暴食史。小便不暢,大便可能呈稀溏狀或便秘。舌質淡胖,舌邊有明顯齒印,舌苔薄白或白膩。脈象柔軟而細。
原因:多因實致虛,比如長期暴飲暴食、喜吃肥甘厚味、嗜酒等。另外,很多老年人,由於衰老,脾胃功能減弱,也容易出現脾虛不運證。
飲食建議:建議飲食中增加優質蛋白,如禽肉、魚肉、豆類等,少吃蘿蔔、空心菜等耗氣的食物。還可將山藥、蓮子、白扁豆、黃芪、麥芽、砂仁、茯苓、木瓜、大棗等食材加入日常飲食,或單獨做藥膳或代茶飲。
其他干預:鍛鍊宜採用低強度、多次數的方式,減少每次鍛鍊的總負荷量,控制好運動時間,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建議參加一些慢跑、打拳等運動,補氣養氣,增強心肺功能。不宜做大負荷運動和大出汗的運動,損傷元氣。
【脾腎陽虛證】
表現:形體肥胖,易於疲勞,四肢不暖,可能厥冷。這類人通常喜歡喝熱飲。小便清長,色淡,量較多。舌質淡胖,舌苔薄白。脈象深而細弱。
原因:幼兒常與先天稟賦不足有關,比如母親懷孕期間營養不足或者飲食單一,也有父母肥胖的遺傳因素,一般在孩子5歲前表現出來。此外,成年人的脾腎陽虛證與飲食不節、過度飲酒、外感寒邪、貪涼等有關,導致陽氣虧損,脾腎兩虛。
飲食建議:日常飲食可增加茴香、花椒、香菜等辛熱溫陽的食材,注意三餐規律、營養均衡,避免飲酒,忌食苦瓜、綠茶、西瓜等寒涼生冷的食物。此外可應用山藥、黃芪、肉桂、乾薑等健脾溫陽藥材作代茶飲或藥膳。
其他干預:建議大家閒暇時可捏一捏督脈和膀胱經(後背的位置),有條件的可以艾灸一下命門、神闕穴。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多曬曬太陽,參加戶外活動,振奮和提升陽氣。
最後,梁翠梅表示,肥胖不僅僅是脂肪過多,還有可能是脂肪異常堆積,因此關注體重的同時,還要注意腰圍。腰圍是判斷腹型肥胖最直接的方法,如果男性腰圍大於90cm,女性腰圍大於85cm,一定要儘早干預,以免進展為其他慢性疾病。此外,科學減肥一定要從飲食、運動多方面調整,必要時可尋求醫生等專業人士幫助,切莫自行採取節食、服用藥物等極端減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