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延不愈,流膿不止,東莞一女子被“怪病”糾纏三十餘年……
“感謝醫生們治好了我三十多年的頑疾,讓我終於擺脫了病痛的折磨”。近日,從重慶來東莞務工的鄭女士,攜家人先後到東莞市大朗醫院普外科和創面修復科,親手將兩面繡有“醫術精湛,仁心仁術”的錦旗交到醫院普外科主任張小冠及創面修復科主任蘇順清手中,稱讚他們的醫術高明,並對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困擾鄭女士三十餘年的“怪病”,在東莞大朗醫院被確診為結腸瘻。醫院專家提醒,該病治療難點是即使是做完手術後,也很容易復發,患者應注意日常定期檢查。
被“怪病”困擾三十年
鄭女士今年42歲,據其自述,自8歲起就飽受“怪病”折磨,右下腹不明原因出現紅色膿瘡,遷延不愈,流膿不止,由於家庭條件限制,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直至10歲時,才在當地縣醫院接受了2次手術治療,但症狀未得到緩解,術後傷口還癒合不佳,傷口處仍是反覆流膿。其間,術後她的腹壁傷口中竟爬出了長達10釐米的白色蟲子。
鄭女士家人很是著急,四處求醫,其先後又歷經了多家醫院的多次手術和治療,病情仍舊反覆發作,不見好轉,讓她痛苦不堪。
一次偶然的機會鄭女士來到了東莞市大朗醫院,醫院普外科聯手創面修復科為其診治,透過詢問病史,完善CT、腸鏡檢查和竇道造影等一系列檢查,並組織多學科團隊(MDT)討論,確定瘻管來自回盲部。
隨後,醫院普外科及創面修復科專家團隊聯合為其進行手術,術中發現病變的腸管及瘻管,最終確定原發病灶為闌尾周圍膿腫破潰形成的結腸皮膚瘻,將病變的腸管及瘻管完整的切除,並進行腹壁修復。
術後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鄭女士康復出院。
結腸瘻患者手術後仍易復發需定期檢查
“腸瘻是指腸道和其他臟器之間形成異常通道,當發生在結腸部位時,就稱為結腸瘻”,張小冠介紹稱,結腸瘻是一種嚴重的病理狀態,感染、物理創傷、手術以及飲食不良是結腸瘻疾病的主要病因。腹腔感染、出現一個或多個瘻口導致容物溢位是該疾病的危險因素,“患者常見症狀包括腹部疼痛、發熱、腹瀉和慢性營養不良”。
他表示,目前結腸瘻主要治療方法是,在正常情況下通常先採取抗感染的藥物治療,做好瘻口的處理,在必要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治療,“治療關鍵點是根據疾病相應的階段,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方法”。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多數患者的病情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緩解,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此疾病復發可能性較大,經過治療後應當注意後期護理”,張小冠指出,該病治療難點是即使是做完手術後,也很容易復發,應注意日常定期檢查。
他提醒稱,結腸瘻屬於胃腸通道疾病,要趁早發現、及早治療,不然會像這例患者一樣,形成經久不愈的瘻管,也有部分病例很容易造成體液的大量流失,極易導致營養不良,重者甚至會出現衰竭的現象,不及時治療甚至還會造成生命危險。
採寫:南都記者 黃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