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每週從全國各地回來,做家鄉的“星期天醫生”

他們每週從全國各地回來,做家鄉的“星期天醫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瑞瑞)每逢週末,“星期天醫生”從全國各地的大城市回到“老家”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為患者把脈問診,解決疑難雜症。“星期天醫生”在當地已成為無數家庭的健康守護者。

洪洞縣人民醫院二樓,有兩塊“星期天醫生”版面。醫院供圖

在洪洞縣人民醫院二樓,有兩塊碩大的“星期天醫生”版面,43名醫生簡介、特長等資訊一目瞭然。每逢週末到來之前,醫院會透過微信公眾號、網站等釋出坐診專家的相關情況及資訊,方便群眾有針對性前來就診,醫院的專家欄裡也會早早地公佈本週坐診的專家資訊。

“作為洪洞縣人,能夠成為‘星期天醫生’中的一員,回到家鄉為家鄉的百姓們看病,我覺得很幸福。能夠解決他們比較急、難、愁、盼的疾病,雖然累,也都值得。”6月16日,北京某三甲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治療面板病醫師張會娜上午9時準時地來到坐診現場,她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作為本週的“星期天醫生”,半天接診患者超過30人,他們有從山區趕來、有從周邊縣趕來,就希望得到更好的醫治。

“這位患者的腳部出現了面板的病變,患者年紀很小,但是在當地沒有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這讓家長很擔憂。”張會娜俯下身子,為患者看診,對於患者的比較嚴重的部位進行仔細地觀察,並且開出了治療藥方。

“在我接觸的患者們中,以常見病為主,包括痤瘡、帶狀皰疹、溼疹、特應性皮炎等,其中特應性皮炎這種疾病常規治療療效比較緩慢,尤其在當地醫院,面板疾病相關藥物較少,同時一些比較新的藥物,也沒有進入醫院,導致治療手段更加有限,醫生處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狀態。”張會娜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對於這型別的患者,我們會建議他們在傳統中醫內服或外用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醫保範圍內比較好的藥品,這也給了當地醫務人員新的用藥參考。

6月16日,張會娜醫師坐診。醫院供圖

“我是張醫生來院坐診時的助手,藉此機會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特別是面對難治的面板病診斷和用藥,以往我們都很陌生,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有點難度,但是在專家的帶領下,我們本地的醫生逐漸拓寬視野。”洪洞縣人民醫院面板科主治醫生王博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星期天醫生”不僅讓百姓在家門口看好病,也讓當地的醫生在家門口提升了技能,真正做到了“傳幫帶”的效果。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主任醫師梁建濤為當地患者手術。醫院供圖

除了張會娜醫生,在“星期天醫生”當中,大多數人的籍貫為洪洞,不少人在洪洞出生、成長、求學。在這支隊伍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梁建濤是最為特殊的一位。梁建濤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主任醫師,師從著名國際神經外科專家凌鋒,他與洪洞的緣分正是由於跟隨凌鋒教授到洪洞開展的中國志願醫生活動。

“洪洞縣廣勝寺鎮東灣村是凌鋒教授母親的故鄉,我師從凌鋒教授,而且是山西人,凌鋒教授在東灣村捐建了‘健康小屋’,開展醫療幫扶、健康義診等活動,作為弟子我也有著義不容辭的健康幫扶責任。”梁建濤表示。

自2023年5月27日,華山醫院的兩位醫學教授首批到洪洞縣現場坐診、授課以來,洪洞縣敲定了與上海華山醫院影像學專家等長期合作、聯手共建健康洪洞的協議,也開啟了“星期天醫生”專家工作室的帷幕。截至目前,共有43位國家級、省級醫學專家坐診,先後出診610餘人次,接診9800餘人次,開展手術690餘例,有效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