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看大便就知?忠告:上廁所時發現4個怪象,儘早做下腸鏡
劉阿姨最近一段時間被排便愁的不行,每次上廁所跟打仗一般,前面的大便硬的像石頭後面又軟軟的,一去廁所沒個半小時出不來。
家人看她每天都這麼痛苦,也就建議讓她去做個腸鏡檢檢視看,但劉阿姨覺得這太小題大做了,不過就是便祕而已,上了年紀的人都會有,不至於去做腸鏡。
其實,大多數中老年人都會有和劉阿姨一樣的困擾,但願意為此去做腸鏡檢查的人卻很少,這個行為是非常不對的。
因為,排便時的異常,很可能是疾病發出的訊號!
一、大便“前頭硬、後頭軟”說明什麼?正常嗎?
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在排便的時候前方比較硬,後面又軟軟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主要與幾個原因相關。
首先是缺水,飲水量少或出汗多的情況下,會導致體內水分不足,胃腸道蠕動變慢,進而出現這種現象;
其次還和飲食習慣有關,攝入了高膳食纖維的食物,但沒有及時排便。第二天吃了很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也會出現大便前幹後軟的表現;
還有就是排便不及時,在便意來襲的時候沒有及時排便,糞便停留在腸道內腸道會將內裡的水分吸收,導致糞便乾燥。糞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內,內裡的毒素還會被身體吸收入血,容易讓面板暗沉,且腸道也容易發生炎症。
此外,長期的久坐不運動也會讓排便異常。久坐不動會導致胃腸道蠕動速度變慢,腸道會吸收糞便內的水分,導致糞便乾結。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疾病因素也會引起該現象出現。如腸道內有息肉,會導致糞便的排出受阻,也會讓前端的糞便變得乾結。
二、排便時發現4個怪象,警惕是身體的“求救”訊號
排便時的時間、質量等都是腸道健康與否的重要訊號燈,如果腸道出現了異常病變,最先出現的症狀就是大便異常。在日常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排便情況,發現這幾個異常要及時就醫,很可能是癌症的訊號。
1、大便習慣改變
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排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如1天1次排便突然變成了3天1次、3天1次的突然一天多次,都需要警惕可能是腸道內有腫瘤讓腸道受到不良刺激,進而誘發了排便習慣改變。
2、便血
腸癌、痔瘡等疾病都會引起異常的便血癥狀,腸癌引起的便血多會附著在糞便內部,且顏色較深。而痔瘡引起的便血,多會在便後出現,呈噴射狀。
3、便祕與腹瀉交替
腹瀉和便祕交替出現,很可能是腸道發炎的訊號。腸道本身具有自己的調節系統,一旦腸道內出現炎症會導致植物神經調節功能被打亂,讓腸道的蠕動變得不規律,進而引起腹瀉、便祕交替出現。
有研究發現,罹患腸炎尤其是慢性潰瘍性腸炎的患者,罹患腸癌的風險較普通人增加了4~8倍。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癌症風險會越來越高。患病10年的癌變風險為1.6%、20年為8.3%、30年為18.4%。
4、糞便很細
本身排便正常,近期突然發現自己的糞便變細了,需要警惕可能是腸癌所致。罹患腸癌後,腸道記憶體在病灶,在糞便排出的時候會受到擠壓,導致糞便變細。
日常一旦發現身體出現上述的這些症狀,要及時就醫進行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發現腸道異常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三、怎樣才能每天排出“香蕉便”?
理想的糞便應該是水分含量70%左右,顏色為淺黃色、黃褐色,形狀和軟度與香蕉類似,排出時為一條條落下,跟香蕉似的。
但每天想要排出這樣的健康便很難,因為排便會受到飲食、吃飯速度、身體狀態等的影響,如吃了較多高脂肪的食物、吃飯沒有充分咀嚼等,都會影響糞便的形態。
雖然拉完美便便難,但在拉順暢便便上還是有辦法的,推薦幾種方法:可以在晨起時喝一杯溫水或者蜂蜜水,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果蔬/粗糧、排便的時候不要過於用力、日常可適當按摩腹部促進胃腸道蠕動等。
排便很多時候可以作為健康的晴雨表,日常要多注意觀察,發現異常後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 《大便“前頭乾硬,後面軟粘”,說明了什麼?或是身體的求救訊號!》. DrX說 2023-09-20
[2] 《一個排便習慣,結直腸癌風險升高4~8倍!這份護腸防癌方快收好,幾乎人人適用》. 我是大醫生官微 2023-12-09
[3] 《大便“前頭硬、後頭軟”說明什麼?一天3次VS三天1次,哪個更不好?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家庭醫生 2023-04-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