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至9月蛇咬傷高發,早期注射抗蛇毒血清是“最優解”

6至9月蛇咬傷高發,早期注射抗蛇毒血清是“最優解”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武星如)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發現,進入夏季,蛇咬傷的報道逐漸增多。專家提醒,蛇咬傷後要儘早注射抗蛇毒

“蛇咬傷在長江以南的12個省份,如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浙江、福建和安徽高發,常發生在4~10月,尤以6~9月為高峰。這些省份的居民進入夏季後應特別留意蛇類出沒。”6月19日,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學科帶頭人呂傳柱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

5月26日,福建福州市連江縣公安局琯頭派出所抓獲一條闖入居民家中的蛇並將其放生。福州晚報 圖

2017年,毒蛇咬傷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被忽視的熱帶病”,應高度重視。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青年學組副組長、海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顏時姣6月19日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介紹,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蛇咬傷的患者未能及時入院接受規範治療。

呂傳柱於2022年5月啟動了一項全國多中心研究,對我國10個蛇傷高危省份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蛇咬傷知識的缺乏是蛇傷不良結局(如各種原因的後遺症)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本來蛇咬傷不是一個大問題,但救治不規範、救治時間延遲,蛇咬傷致殘致死的情況在基層還是比較普遍。一方面,不少人不瞭解醫院對於蛇咬傷的規範診療,迷信民間偏方,導致了進一步的感染;另一方面,人們對於蛇咬傷的危害性認知不足,部分蛇咬傷一開始的傷口很小,患者中毒表現不明顯,未能快速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和急救,直到出現大面積損傷才就醫。”顏時姣說。

“被狗咬傷、貓撓傷,大家都知道要打狂犬疫苗。但是被蛇咬傷,卻有不少人不知道要打抗蛇毒血清。”對此現象,顏時姣表示痛心,“人們對於抗蛇毒血清的認知不足,沒有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導致終身殘疾的現象時有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蛇咬傷的治療指南提示,抗蛇毒血清是對抗蛇毒唯一安全有效的藥物,抗蛇毒血清遵循“早期足量、同種專一、異種聯合”原則。顏時姣介紹,蛇咬傷是一種急症,抗蛇毒血清的啟用時間早晚與預後直接相關。早期足量抗蛇毒血清可有效防止蛇毒的後續損害,甚至能夠實現零死亡零致殘的目標。越早使用,毒蛇對組織造成的損害越小,預後越佳。

顏時姣介紹,毒蛇喜歡生活在溫暖遮陰的地方。“夏季到來,農村居民應對房屋周邊進行檢查,不要堆放大量的雜物、垃圾、木柴等,且儘量將家畜移出人居住的房屋。夜間外出或在灌木叢中行走時,儘量穿防護鞋或靴子、長褲、戴手套,並將褲口和袖口紮緊;夏季炎熱,也要儘量避免直接睡在地板上。”

如果不慎被蛇咬傷,在到達醫院之前,不要自行使用藥理不明的草藥處理傷口,不建議對患肢自行做任何捆綁,不能用嘴吸毒液或切開傷口排毒,也不能用任何“偏方”處理傷口。可用鹽水、肥皂水、1∶5000高錳酸鉀溶液、3%過氧化氫等沖洗傷口,也可用清水簡單沖洗傷口。建議限制活動,保持受傷肢體相對低位,取下戒指、手鐲、手錶和腳鏈等可能造成壓迫的物體,脫下較緊的衣褲、鞋子等,以免因後續的腫脹導致無法取出,加重區域性傷害。

“蛇咬傷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癒的疾病,如果治療及時,一般不會產生後遺症。被咬傷後請儘快離開現場,不要試圖去尋找並捕防毒蛇。迅速前往有抗毒血清儲備的醫院治療,千萬不要等待至出現中毒症狀,避免錯過急救黃金時間。”顏時姣提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