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自己“不正常”,才是人生的頂級活法

允許自己“不正常”,才是人生的頂級活法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不正常”的時候?

可能是對自己不具備某種特質的擔憂,比如外向、合群、堅強、樂觀;

可能是覺得自己沒有達到某種理想狀態,比如擁有苗條的身材、穩定的親密關係、高薪體面的工作;

也可能是偏離了“社會時鐘”,比如25歲擁有穩定的工作、30歲結婚生小孩、35歲有房有車;

還可能是因為一些刻板的社會評價,比如女性不要輕易離婚、結了婚就要生小孩、大學畢業生不能去幹體力活、大人不能喜歡幼稚的東西......

這些懷疑容易導致:我們對“不正常”充滿了無比的恐懼和否認。

當一切不能“正常”進行時,我們就會緊張、焦慮,甚至對現實極度不滿。

於是我們會急於證明和逃離這種“不正常”,哪怕是逼迫自己變得“正常”。

似乎每個人都有一種期待:只要我變得“正常”一點,一切都會好起來。

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自己“不正常”?“不正常”一定不好嗎?真的有必要變得“正常”嗎?

今天,壹心理想好好跟大家聊一聊這幾個問題。

希望我們都能允許自己“不正常”,允許自己“做自己”。

從語義角度來看,“不正常”和“正常”是一組相對的概念,它們同時存在時才有意義。

也就是說,當我們評判自己或者他人不正常時,其實也意味著內心認定了某種標準是正常的

這種標準是如何形成的呢?

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學者Sarah Chaney認為,現代社會語境中“正常”的概念起源於統計學中的“平均值”

最初,這個詞只能代表“多數人集中的值”,表示數量上的“更常見”,比如平均身高。

但隨著在精確領域中的應用,“正常”一詞逐漸被賦予了更多“價值評判”的權力,並沿用到了人類身上。

處在均值範圍內的人,是更好的;而偏離均值的人,被認為是“不正確的”

正常的含義從“常態”偏移到了“正確”,它不再僅代表“平均值”,更代表了一種“理想狀態”,是最好的。

在一些領域內,這種判斷是具有進化意義的。

比如心理學有一個分支學科叫“變態心理學”,是研究異常心理及行為表現的一門學科,包括各種行為、情緒、人格障礙。

它的英譯是“Abnormal Psycology”,即在“normal”(正常)前加上反義詞根“ab”,表示“偏離常態”,也就是“變態”。

在這裡,我們可以透過量化個體身上的非適應性行為,區分出“不正常”的個體,從而積極預防、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幫助我們更健康地生活。

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對“不正常”的定義並沒有積極的意義,反而偏離常態的個體,會因此接收到更多的負面反饋,不停地自我否定

比如一個小孩如果在外面碰到父母的朋友,沒有主動打招呼,會被父母批評“不禮貌”“不大方”;

還有我高中時的一個女同學,因為飯量比一般女生要大,所以經常被其他人嘲笑;

或者一個大學生,畢業後不去工作,而是選擇環遊世界,靠打零工養活自己,也會遭到身邊人的質疑和指責。

這些行為或特質並不是“錯誤”的,只是因為和一般人“稍有不同”,就被環境所否定和排斥。

但其實,環境所定義的“不正常”是流動的。

舉個例子,“35歲女性未婚”這件事在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所面臨的阻力和壓力都是不同的。

當環境、社會輿論更寬鬆時,人們會更有“心理空間”去容納別人,更有彈性,更溫和,更具備包容性。

甚至,在同一個大環境下,每個人對“不正常”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我的兩個大學同學都喜歡同性,但其中一個早早就宣佈出櫃、大大方方做自己,另一個至今還隱瞞著父母和親戚,找各種藉口拒絕相親。

原因就在於前一個同學的家庭環境更加包容,而另一個同學的家庭環境則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因此,我們對“正常”的定義本身就是不穩定的,它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根據周圍人的反饋所形成的自動化認知,是我們身處的環境所塑造的。

有時候你覺得自己“不正常”,只是因為你和所處的環境不夠匹配。

必須承認的是,但凡有評價的地方,人就很難不受到影響。

如果一個人身上的某種特質不被TA所在的環境接納,那麼TA就會感覺很不安全,擔心自己被針對、被孤立、被懲罰。

久而久之,人就會有壓抑真實自我,去“假裝正常”的傾向。

美劇《摩登家庭》裡的小女兒Alex,成績拔尖,多才多藝,是一個很優秀的女孩。

但她在學校卻不受歡迎,被同學叫“書呆子”,也沒什麼朋友。

相比愛學習的孩子,初中生們更喜歡交際能力強、性格外向的人。

Alex雖裝作表面上不在意,但私底下卻很失落。

她開始討好學校裡最受歡迎的女孩,為了融入對方的圈子,假裝不喜歡學習,翹課去參加派對。

後來她交到了朋友,可每次聚會回家後卻不開心,因為她其實很討厭這些娛樂活動。

對任何人,尤其是正在發展社交能力的未成年人來說,不被群體接納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TA們會體驗到強烈的“被否定感”,認為自己的某部分特質(比如愛學習、太內向)是很不正常、很糟糕的。

對“被孤立”的恐懼,會讓TA們選擇隱藏自己真實的部分,假裝成為另一種人。

同時,如果孩子在童年時期就一直被迫隱藏自己的某些部分,那麼即使成年後,否定TA們的人不在身邊,TA們也會內化出一個“施虐型客體”,主動否定自己。

朋友小檀有段時間,一見客戶,就會出現口誤,非常影響工作。

後來她在做心理諮詢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其實自己非常討厭這份工作。

雖然收入不錯,但她內心深處覺得自己從事的工作沒有任何意義。

然而,小檀卻不敢辭職,因為她覺得自己不能這麼做。

小檀的成長過程,被塞滿了各種習題冊和興趣班。

當她想玩耍時,就會被父母批評:“你怎麼一天總想著玩?怎麼沒見你主動去學習?”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小檀,會將“娛樂和休息”理解為“不正常的”,從而不得不壓抑玩樂和放鬆的想法。因為她覺得,這樣才能不被否定,從而得到父母的愛。

這種認知留在了小檀的潛意識中,導致長大後即使父母不再約束她,她也會對休息充滿恐懼,所以再痛苦也不敢辭職。

但內心對工作的討厭卻無法壓制,這兩種矛盾的心理傾向產生衝突,便以工作失誤的形式表達了出來。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恐懼會增強“超我”的存在感,讓個體高估“不正常”造成的嚴重後果,只能拼命“假裝正常”。

這導致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去搞清楚自己的真實感受是什麼,也就抑制了“整合自我”的過程。

於是,當自我無法調節“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就會引發種種負面體驗,然後以軀體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所以,“假裝正常”的本質,其實是對自我的暴行。

除此之外,集體性的因素也會增強個體對“不正常”的恐懼

有個叫蕎麥的博主觀察到: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渴望社會化,TA們早早就開始規劃和擔憂自己的未來;但同時又缺乏與之對應的自我成長,所以就會很焦慮、很著急。

原因可能和社交媒體的過度渲染有關,它讓我們更容易接觸到各種極端案例:

“28歲沒談過戀愛是不是完蛋了”“30歲存款超過7位數”“38歲從體制內辭職找不到工作”......

根據社會學理論,環境中的他者呈現出的理想生活模板,會在我們的心中建立一條“正常”的標準線。它會衝擊我們“不同”的那部分,削弱內在動力,迫使我們做出“更正常”的選擇。

於是,相比慢慢探索自己喜歡什麼,我們會更著急能否“儘快達成正常”。

我們用標籤定義彼此,把人生的每一步(比如升學、擇偶、擇業),看作權衡利弊和對錯的抉擇,力求答案“最優解”,而不是“最喜歡”。

即便遵照內心,選了“不正常”的那條路,這條標準線也會時刻影響著我們。在每次遇到阻力,或者一點失敗後,就開始後悔,覺得自己做錯了選擇,然後趕緊回到那條“正常”的路上。

除了網際網路的影響外,大環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當我們心情不好,或者工作很累時,會很難有耐心聽朋友傾訴;整個社會系統也是如此,當經濟下行時,系統的彈性也會降低。

在緊張的系統下,人會覺得自己的生存空間也很小。於是會傾向給自己灌輸一種“無力感”,把自己想得無限弱小,而系統和他人則無限強大。

這會加劇個體的“認知扭曲”,導致更容易產生“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

“如果不按照正常的方式生活,我的人生就完蛋了。”

“離婚後的生活很難,我只能先忍著。”

“沒了這份工作就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即使領導快把我逼瘋了也不能離職。”

最終,集體性的因素會導致我們缺乏對其他生活的想象,我們看不到其他出路,所以感到更加不安和恐懼。

釐清以上幾點內容,或許已經能夠減輕我們對“不正常”的恐懼。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試試這樣做:

1、嘗試為自己創造一個抱持性的環境。

遠離那些讓你感到被排斥的人或環境,尋找那些能夠接納你的安全地帶。

除了好朋友、伴侶、諮詢師外,其實還可以是一個虛擬環境。

因為擔心破壞關係,我曾經是一個很難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人,有時也會懷疑自己的某些想法是不是太過陰暗,覺得自己是個壞人。直到我看了《老友記》:

菲比面對朋友的求助,特別坦然地說:“我希望我可以但我不想去”;

瑞秋在得知前男友和閨蜜訂婚後,雖然知道自己不佔理,但還是在電話裡詛咒對方,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內心舒服一點。

我在她們身上找到了“同類”的感覺,這幫助我更能接納自己身上的一些“陰暗面”。

這不是讓你傷害他人,或者故意釋放攻擊性,而是允許自己的“不正常”存在。

2、問問自己的內心,和真實的自我對話。

重新和“真實自我”建立聯絡,搞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想成為怎樣的人?

你可能會發現,這個自我是變化的。可能你每個階段、每個狀態下的慾望和需求都不同,很難做出選擇。

3、具體地去生活。

找到最困擾你的那個點,嘗試做出改變,記得給自己一些時間,不要著急責怪自己。

你會發現,正常和不正常之間,包含了無數的可能性。

按照你想象中的“不正常”生活,並不會把自己推進絕望之境;而所謂的“正常”,也絕非看上去的那麼完美、那麼適合你。

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你總能找到自己的生機。

到那時,是否正常、是否完美都不能成為判斷標準,因為你的心靈足夠廣闊,你足夠信任自己,你能在任何境地中為自己找到出路。

你不需要過絕對正確的人生,你只需要過你想要的人生。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麥子

編輯:一顆多肉、Jessica

圖源:unsplash

“生活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註腳。”

對“不正常”的恐懼,往往束縛我們對自我的探索和生活的想象。如果你也想擺脫外界單一的評價標準,尋找專屬自己的多元人生,不妨加入壹心理【心理學交流群】,從學點心理學開始。

在這裡,你可以免費學習心理學知識、觀看大咖乾貨直播課,減輕對“不正常”的恐懼和焦慮;可以與群友交流互助,在包容接納的環境中,找回展現真實自我的勇氣;還可以免費領取【1V1心理職業規劃】,掌握新的職業技能,0基礎入行心理工作,拓寬職業道路,發展副業提升收入,開啟人生更多可能性!

立即點選海報,免費進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