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全國82%,為何醫藥領域反壟斷罰沒金額這麼高?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劉靜怡)6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釋出《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23)》。2023年,醫藥行業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罰沒金額合計約17.72億元,約佔全年罰沒金額的82%。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統計,去年共計11家藥企收到反壟斷罰單。為何醫藥領域反壟斷罰沒金如此之高?
醫法匯創始人張勇律師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指出,涉案企業罰款金額在《反壟斷法》中有明確規定。例如,經營者違反反壟斷法和相關規定,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
在壟斷協議案件方面,查辦北京市藥品領域反壟斷首案,即北京紫竹醫藥經營有限公司壟斷案。此前,紫竹醫藥在全國範圍內與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透過簽署協議等形式,達成固定和限定經銷商銷售藥品金毓婷和毓婷價格的壟斷協議,最終其被處以其2020年度中國境內銷售額2%的罰款,共計1264.36萬元。
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執法方面,涉及東北製藥、天津金耀、遠大醫藥、武漢匯海、江西祥宇、上藥生化等企業。案件查處後,醫保等部門及時採取約談藥企等措施,下調涉案藥品價格。例如,上藥生化案推動涉案的硫酸多黏菌素B注射液降價95.8%,每年減少用藥費用38億元。
在張勇看來,醫藥作為商品具有特殊性,對於患者來說,藥品是剛需,在價格上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我國近年來對於醫藥領域的壟斷案件越來越重視,對每個人來講,藥品價格的影響非常大,醫藥行業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戰略性的產業,對它的監管是必要的。”
報告中,我國各省市也對當地反壟斷工作做了總結,其中北京、河北、安徽、山東、河南、江蘇、青海均提及2023年針對醫藥行業壟斷行為開展的執法行動。例如,江蘇針對原料藥、注射液等多起醫藥領域壟斷線索,對28家醫藥企業組織150餘次調查。安徽針對省內80餘家重點醫藥生產、銷售企業及行業協會召開告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