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離開大廠轉行心理學,我做對了這件事

30歲離開大廠轉行心理學,我做對了這件事


“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我覺得自己活得像個老鼠。”

“工作壓得我喘不過氣,永遠做不完,每天都在重複著枯燥的任務。”

“我感到身心疲憊,就像一根被過度拉扯的皮筋,無法恢復彈力。”

我們中的很多人,似乎越來越感受到疲憊,好像成為了人生遊戲中的NPC,不得不重複著一天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我們質疑著生命的意義,懷疑著生活的真相,大聲哭泣著,困惑著該怎麼辦。

或許,我們只能將空洞的意義落回具體的生活,從“社會人”的屬性中稍微脫身,重新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在自然的節律、四季的更迭中尋找快樂。

或許,我們只是需要稍微休息一下,畢竟,世界應該不會因為我們這麼一點點犯懶、這麼一點點倦怠而停止轉動吧。

或許,我們是時候重新認識自己,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畢竟,這是每個人終其一生的課題。

今天,與你分享心理傾聽師趙鵬老師的故事,他在離開網際網路大廠後,選擇繼續探索自我,進入心理學行業,重新找回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和內心的秩序。

趙老師說: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獲得報酬和榮譽。我想,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我本科是學計算機的。剛畢業時,我在北京選擇做UI設計師。當時薪資很可觀,領導也比較器重我。

但不知為什麼,我的內心似乎總有另一個聲音在呼喚我,告訴我,這不是我的終身事業。

我在讀高中時,就對個人成長、發現自己、成為自己有極大的興趣,我向往追求心靈的寧靜和幸福。

可能冥冥中一直有股力量在指引著我,也許技術不是我的路……

2018年,機緣巧合下,我開始接觸心理學,期間找過3任心理諮詢師做自我成長的諮詢,最長的一段諮詢經歷是2年的長程諮詢,我有了極大的成長,更理解自己的人生劇本。

我也開始參加團體諮詢,加入心理成長小組,以及參加心理讀書會,大量閱讀心理學和哲學等人文類書籍。

我還在兒童心理學主題讀書會從事心理老師的工作,每天和孩子們打交道,聆聽一顆顆童真的心,感受一個個炙熱的生命,敬畏一個個本自具足的靈魂。

越來越發現,我對每個生命都充滿濃厚的興趣。

2022年,我瞭解到壹心理的《心理傾聽師培養計劃》。直覺告訴我,這是我想要的。

這四年的浸泡學習已為我打下一定的心理學底子,我覺得是時候真正進入心理學行業,開啟助人助己之旅。

(趙鵬老師的學習筆記)

從事傾聽師工作後,我明顯感到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柔軟悲憫,更敏感細膩。

我對自我的接納度更高,對他人的接納度也更高;深深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允許他人,允許自己,誠覺世事儘可原諒。

我深深感受到,原來大家都不是表面呈現出來的樣子,每個人背後都有需要療愈的模式和創傷。

傾聽工作賦予我更多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因為我在幫助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陪伴他們成為自己。

同時我也在成為我自己,助人自助,這種幸福感是巨大的。

每每聽到來訪在電話那頭訴說著自己痛苦的聲音,我都深刻體會,生命不易。

每個生命都太需要被看見,被接納,被理解,被肯定,被允許。

每個生命都值得被看見,每個個體都值得被好好關愛。

我的內心越來越篤定,成為傾聽師,是我真正渴望做的事情。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獲得報酬和榮譽。我想,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趙鵬老師的一天)

曾奇峰老師說: “精神分析是一門人格鑑賞學。”

它讓我們從美學和哲學的角度,而不僅僅是從病理學角度,來鑑賞各種症狀和人格的風景。

所以我認為,傾聽師的工作可以簡單理解為每天都在看風景,看人心內在的風景,這可比外出旅遊好玩多了。

現在,每天我都能看到各種不同的人生劇本,同時也在不斷反思理解自己拿到的劇本,為什麼會是這樣的。

(傾訴來訪給予趙鵬老師的留言)

如果你也喜歡看人心內在的風景,你也期望探索自己的人生劇本;

如果你也對心理學感興趣,想把興趣發展為職業,想學習到對應的知識、技能賦能到關係,幫助到別人,同時為自己帶來更多收入。

如果你對心理傾聽師有興趣、有期待,但又有些猶豫或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

可以先支付1.9元,領取【傾聽師學習規劃大禮包】,不滿意可無條件退費。

大禮包有以下內容:

①【1V1入行規劃】☞收穫個性化指導

②【專業傾聽師潛質測評】☞測測看你有多適合成為心理傾聽師

③【4節傾聽共情體驗課】☞跟心理學大咖老師學心理諮詢基礎技能

傾聽師的職業,歡迎任何專業的你,只要你對心理學有愛,且是大專及以上學歷,都可以來嘗試。

↓測測你是否適合成為傾聽師


收穫以下內容↓

↓戳圖,1.9元即可領取↓

1對1指導規劃 + 學習體驗包

+ 傾聽師潛質測評

曾經我是一個深度自卑患者,被自卑困擾很多年。

不知你有沒有試過這樣的感受:

對面走過來領導或熟人,想打招呼又不敢。打招呼,怕自己說不好。不打,又一直自責自己怎麼這麼慫…

去自己不太熟悉的親戚家,會手足無措,不知該坐還是該站,不知道手往哪裡放,一直不說話會不會顯得很傻,鼓起勇氣說句話,說完又覺得自己更傻了…

朋友聚餐,都在點自己喜歡的菜,輪到自己點菜,嘴裡說著隨便,但內心有想點的菜。大家都點完了,心裡有失落感。偶爾鼓起勇氣點一次,點完又會覺得不自在,好像自己有什麼事做得過分了…

心理學研究發現,自卑是人際關係的產物,自己的核心需求不斷受到打擊和扭曲,時間久了,就會發展出自卑。

比如,一個家庭條件一般的小男孩,想買好吃的或某個玩具,但父母給予的迴應是粗暴打罵,或者直接當眾拖走。

年復一年,小男孩不敢再說出自己的需求。他會認為自己的需求是可恥的、過分的。即使偶爾滿足了需求,他也會有內疚感、負罪感。

長大後,他會表現得唯唯諾諾,總犧牲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優先去滿足別人、照顧別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有一句話: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

我們總是渴望被別人溫柔對待,可往往對我們最嚴苛的,就是我們自己。

覺察到這一點後,我開始在人際關係中時刻覺察自己的真實需求,理直氣壯去滿足需求,不評判自己的需求。

這樣做之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自信,氣場也越來越強。

因此,我也想把這個方法分享給你,願你可以嘗試去做到:

在任何時候都理直氣壯地滿足自己的需求,不評判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渴望重新認識自己,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


如果你也想像趙鵬老師那樣,堅持追尋內心的聲音,熱衷於看見每個生命,陪伴他們走出心靈荒漠.....

歡迎你來了解,由壹心理出品的《心理傾聽師培養計劃》,這是一門經過檢驗的,已培養出1.3w+優質傾聽師的專業課程。

學習後透過考核,可以入駐壹心理平臺,成為專業心理傾聽師;還能參與平臺免費自媒體ip培訓,打造小紅書賬號,成為心理ip。

為了讓大家花更低成本探索是否合適學習成為心理傾聽師,壹心理還推出了「傾聽師學習體驗大禮包」。

可以僅花費1.9元,獲得老師1v1專業評估(不滿意可無條件退費)。

大禮包有以下內容:

①【1V1入行規劃】☞收穫個性化指導

②【專業傾聽師潛質測評】☞測測看你有多適合成為心理傾聽師

③【4節傾聽共情體驗課】☞跟心理學大咖老師學心理諮詢基礎技能

↓戳圖,1.9元即可領取↓

1對1指導規劃 + 學習體驗包

+ 傾聽師潛質測評

*學習效果因人而異,由於學習積極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