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訊》:徐兵河院士牽頭,乳腺癌HER2-ADC新藥釋出I期研究結果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新藥研究搶先知道
撰文:蘇旭晗
約20%的患者存在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過表達。與HER2陰性病例相比,HER2過表達/擴增的患者往往預後更差、死亡率更高[1]。近年來,HER2靶向治療顯著改善了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預後。
在各類HER2靶向治療中,抗體偶聯藥物(ADC)飛速發展,目前已有恩美曲妥珠單抗(T-DM1)、德曲妥珠單抗(T-DXd)、維迪西妥單抗(RC48)三種藥物獲批。FS-1502是新一代定點偶聯裂解型ADC藥物,由可切割的β-葡萄糖醛酸酯linker、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物HLX45-mAb與微管抑制劑甲基澳瑞他汀F(MMAF)組成。臨床前資料顯示,FS-1502具有顯著的HER2靶向性和強大的抗活性[2]。
近期,國際醫學頂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雜誌發表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院士團隊關於FS-1502的一項Ia/Ib期研究結果。本文特此整理研究的精華部分,以供讀者參考。
圖1 研究封面(圖源官網)
研究設計
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單臂、1a/1b期臨床試驗,包括劑量遞增(1a期)和劑量擴充套件(1b期)兩個階段。
1a期試驗旨在評估FS-1502在HER2表達的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結局指標為劑量限制性毒性(DLTs)、最大耐受劑量(MTD)和2期推薦劑量(RP2D)。
1b期試驗旨在評估FS-1502用於既往至少接受過2線治療且抗HER2治療失敗的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主要結局指標為客觀緩解率(ORR),次要結局指標為疾病控制率(DCR)、無進展生存期(PFS)、緩解持續時間(DoR)和總生存期(OS)。
研究結果
共計150例患者接受FS-1502治療,其中參加1a期、1b期研究的患者分別有85例和65例,中位隨訪時間為5.8個月。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案及療程見圖2。
圖2 治療方案設計
在整個研究中,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2.0歲(範圍27-76歲),大多數患者為女性(n=146,佔97.3%)。其中145例患者(96.7%)被診斷為乳腺癌;2例(1.3%)為肺癌,另外各有1例(0.7%)患者分別為壺腹癌、頜下腺惡性腫瘤和胃癌。在乳腺癌患者中,112例(77.2%)為HER2陽性,32例(22.1%)的腫瘤表達低水平HER2。在非乳腺癌患者中,2例(40%)為HER2 IHC 2+,3例(60%)為HER2 IHC 3+。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淋巴結(60.7%)、肺(54.0%)、骨(42.0%)和肝(42.0%);11例患者(7.3%)有腦轉移。在所有劑量組中,具有≥3個轉移部位的患者佔59.3%(n=89)。在接受RP2D治療的HER2陽性患者中,幾乎所有患者(99%)都有內臟轉移。
在所有入組患者中,88.7%接受過中位數為3線的既往治療,而在RP2D劑量組中,93.3%的患者接受過≥2線的既往治療。所有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過抗HER2治療,其中最常見的治療為曲妥珠單抗(n=107,佔95.5%)、吡咯替尼(n=75,佔67.0%)和帕妥珠單抗(n=38,佔33.9%)。少數患者接受過T-DM1治療(n=6,佔5.4%)。截至資料截止日期,共有97例患者(64.7%)停止了治療,主要原因是疾病進展(n=77,佔79.4%)。具體患者基線特徵見表1。
表1 患者基線特徵
安全性和耐受性
150例患者中有146例(97.3%)出現了藥物相關的治療期間不良事件(TEAEs)。最常見的藥物相關TEAE是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升高、低鉀血癥和(ALT)升高。
34.0%的患者出現了≥3級的藥物相關TEAE,其中最常見的是低鉀血癥和血小板減少;9.3%的患者報告了與研究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SAE),最常見的事件是血小板減少。
30.7%和24.7%的患者因TEAE停藥或減少治療劑量,研究中未觀察到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下降或嚴重的胃腸道不良反應。
此外,55.3%的患者出現了與藥物相關的眼部TEAE,3級藥物相關的眼部TEAE佔比2.7%,其中2例為乾眼症,1例為視力模糊,1例為乾眼綜合徵。但研究者強調,所有眼部TEAE均可逆,使用眼部潤滑劑、區域性抗生素和抗炎劑等措施可恢復到≤1級。
表2 不良事件彙總
抗腫瘤活性
1.0mg/kg Q4W及以上的劑量組均可觀察到客觀緩解;
在RP2D為2.3mg/kg治療的67例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中,2例(3.0%)完全緩解(CR),34例(50.7%)部分緩解(PR)。
最佳ORR為53.7%(95%CI 41.1%-66.0%),DCR為88.1%(95%CI 77.8%-94.7%),中位PFS為15.5個月(95%CI 4.6個月-未達到),中位DoR和OS未達到。
圖3 基於療效分析集的FS-1502在2.3mg/kg下的抗腫瘤活性(A.治療持續時間B.靶病灶直徑總和相較基線的最佳百分比變化C.PFS)
總結
總之,以上研究結果提示,FS-1502在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腫瘤活性。但由於該研究為開放標籤的單臂設計,且樣本量較小,得出的結論仍需更大樣本量的隨機對照研究驗證。
目前,FS-1502正在肺癌、胃癌和結直腸癌等各種HER2陽性實體瘤適應症中進行II期臨床試驗。此外,還有一項旨在比較FS-1502與T-DM1治療HER2陽性、不可切除的區域性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的隨機對照III期試驗也正在進行中。目前有上百種ADC藥物處於研發的不同階段,相信新一代的ADC藥物會在增效減毒方面大大增強,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多、更佳的治療選擇。
參考文獻:
[1] Chia S, Norris B, Speers C, et al.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overexpression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a large tissue microarray series of node-negative breast cancers. J Clin Oncol. 2008;26(35):5697-5704. doi:10.1200/JCO.2007.15.8659
[2] Rathi C, Collins J, Struemper H, Opalinska J, Jewell RC, Ferron-Brady G.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belantamab mafodotin, a BCMA-targeting agent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CPT Pharmacometrics Syst Pharmacol. 2021;10(8):851-863.
精彩資訊等你來
責任編輯:Sheep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