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內耗式家庭」,從讀懂這3句話開始(建議收藏)
你應該聽過這句話: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人到底該如何治癒不幸的童年呢?
朋友小A和小B的故事,讓我找到了一點答案。
我發現,同樣家庭環境糟糕,他們的人生態度卻截然不同。
小A的父親有暴力傾向,母親忍讓多年,這種環境讓他骨子裡很消極,一遇到問題就自怨自艾,堅信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原生家庭過於糟糕。
例如和妻子吵架,他不會想辦法溝通解決,而是認為“家庭讓我一生都無法建立正常的親密關係。我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而小B的家庭,母親患有雙相情感障礙,情緒很不穩定,父親不負責任,常常情感忽視他。
但他卻活得相對樂觀積極,成了律師,自己的婚姻也經營得不錯,對身邊的人很有愛很溫柔。
雖然和父母不親,但也很少埋怨家庭,他覺得“成長經歷雖然給我造成很大影響,但人生還是在我自己手裡”。
同是糟糕環境出身的兩個人,竟是完全不同的人生面貌。
是什麼造成這樣的不同呢?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
一個擺脫原生家庭和過往經歷負面影響的人,做對了什麼?
先來看看小B的成長經歷。
小B的母親,因患病而情緒起伏較大,甚至偶爾有自傷行為。
而父親從不照顧家人,常常深夜喝醉後回家,愛發脾氣。
生性善良的小B,一直在家庭中被迫扮演“大人”角色,照顧母親,和父親爭辯,維繫家庭。
從記事起,凡事都要靠自己,苦水都往肚裡咽。
無人陪伴,無人保護,無人幫助。
他恨嗎?當然。
憤怒、恐懼、委屈、痛苦……這樣的家庭,反覆挫敗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他想過放棄生命,但看到母親又會心軟。畢竟,生病也不是她的錯。
無力改變,卻又無處可逃。
家,好像成了他擺脫不了的魔咒。
而人生的轉折點,發生在一次高一的班會後。
小B平日比較和善,和大家關係不錯。
但那天,同學們都在開心地談天說笑,聊明星八卦,假期去哪裡玩……
小B感覺到,他們都是被呵護得很好、毫無煩惱、被全世界寵愛的孩子。
而他就像一個來自異世界的局外人,格格不入,心中突然燃起一陣怒火。
他一把推開正在和旁人說笑的同桌,大喊一聲“滾”,衝了出去。
同學們呆在原地。
小B慢慢冷靜下來後,回想起自己怒火沖天的樣子,像極了那個陰晴不定的父親,還說了他最常對自己說的話——“滾”。
不知不覺中,他竟“遺傳”了自己對家庭最厭惡的部分,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他感到震驚:“如果我變成他那樣的人,那我的一生就真的毀了。”
那一刻,他決定接受現實。
對於母親,他做了那麼久的保護者和照顧者,是時候放下心中“包袱”了。
對於父親,他必須要釜底抽薪,克服血脈影響,成為和他不一樣的人。
當時小B雖還沒念完書,無法經濟獨立,但他已從精神維度,全然地轉變了。
他下定決心:
可以傷心,但不再過分沉溺於家庭帶來的痛苦。
可以爭取,但不再永無止境地去糾結誰對誰錯。
“因為我人生的目標是未來的可能性,而不是與無法改變的過去鬥個你死我活”。
這種核心的轉變,不是一個人簡單改變想法或觀念,而是一種底層的生命邏輯的轉變。
即“心智模式”的轉變。
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們心中關於自己、別人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
是一個人如何認知外部事物,如何思考、行動的“底層邏輯”。
它深受定勢思維、已有知識侷限的影響,以一種潛在、深刻的方式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
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對一件事下意識的第一反應,某種程度上會決定我們的一生。
比如,面對困難,有人第一反應是化壓力為動力,有人第一反應是“我又要失敗了”,從而回避。
改變或進化新的心智模式,就改變了你認知事物和世界的方式,進而改變一切行為和傾向。
曾經,小B也和小A一樣,糟糕無望的家庭環境讓他成為“受害者”,陷入絕望的宿命論中。
面對困難,他第一反應就是:我不行,我永遠不行。這樣的家庭,我還有什麼希望?
而當小B覺醒後,意識到“家庭是無法改變的,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他收起情緒,不再看著生病的母親流淚,不再和父親爭辯,也不再與人抱怨。
他默默做完能為家裡做的,轉頭去讀書,做自己的事。
最後,他利用現有資源讀完高中,努力考上大學再考研,最終成為一名律師。
現在,當別人看到他自信的樣子,完全想象不出他來自怎樣的家庭,經歷了怎樣的過往。
而這一切,根源就在於他改變了自己的心智模式,完成了精神上的自我毀滅與重建。
而健康的心智模式,可把外界對自身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相反,小A呢?
家庭的不幸遭遇,讓他對人生產生了悲觀的情緒和信念。
成年後的小A,沒有努力克服這種影響。
而是慣性地把失敗的一切責任,都推給成長中的負面因素以及不成熟的家庭條件,形成了單一封閉、極端個人化、缺乏同理心等糟糕的心智模式。
長此以往,面對事情他愛鑽牛角尖,面對機會他慣性逃避,生活便停滯不前,無法改變命運。
我很喜歡的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成長家庭比一般人糟糕很多。
塔拉生於山區,17歲前從未上過學。
她有5個哥哥、1個姐姐,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父親患有嚴重的精神障礙,脾氣古怪,認為自己就是全家人的掌控者,沒有人可以違揹他的意願,固執地不送子女們去上學。
塔拉的母親則一味委曲求全,即使知道丈夫思想有誤,仍對丈夫順從。
而塔拉的哥哥肖恩,有家暴傾向,會把她的頭按進馬桶,大庭廣眾之下對她施加暴行。
這樣的家庭環境,給她帶來了無法彌合的傷痕。
她是如何走出來的呢?
25歲時,塔拉麵對著選擇:
是回到過去的生活,還是離開家人,找尋機會?
在這之前,她的選擇一直是家人。
她明白父母觀念的不合理甚至扭曲,但也期待著他們的認同,渴望著歸屬感和愛。
所以才一次次退讓,一次次選擇家人。
但她也清醒地意識到,家人可能永遠不會改變,也不會承認對她的暴力和影響。
家庭能帶給自己的東西,十分有限且負面,充滿壓抑、困窘、自我懷疑。
後來,她的另一個哥哥泰勒告訴她:
“外面有一個世界,一旦爸爸不在你身邊灌輸他的觀點,世界就會看起來大不一樣。”
她做了一個決定:即使艱難,也要走出家庭,徹底為自己負責。
後來,她面對父親施壓,也要擠出時間拼命自學,成為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孩子。
她的努力讓她有機會接受教育,教育則讓她有機會從被家庭影響的思維正規化裡跳出來。
讓她認識到,世上還有很多可能性。
當記者問:你是從何時起,決定不再遵從父親為你設定的框架而活,去尋找真正的自我?
她答道:
我換了個視角去看待這一切,而不是拘泥於眼下發生的事。如果我的未來註定沒有家人的參與和支援,我寧願選擇先主動離開。
當塔拉暫時放下對過往的執念,對父母的怨恨,家庭的影響,她開始重點關注自己的成長。
“認清自己,然後做自己”,這句話不是輕描淡寫的口號,而是混合著血淚的掙扎,需要為之付出代價的信念。
包括,失去家人現在的理解和支援。
這個視角的轉換,就是改變固有心智模式的開端。
彼得·聖吉認為,改善心智模式的過程,從本質上是把鏡子轉向自己。
“試著看清楚自己的思考與行為如何形成,並嘗試以‘新眼睛’獲得新的資訊、以新的方式對其進行解讀、思考和決策。本質上,這是一個自省、學習、創新和變革的過程。”
我喜歡塔拉,不僅因她足夠勵志,更重要的是她代表的是一種對待人生命運全新的思維模式。
儘管過程中諸多糾結反覆,內心也會孤獨失落,家庭的影響還會繼續。
但最起碼,她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而當塔拉成功後,她的母親反思道:“你是我的孩子,我本該好好保護你。”
塔拉覺得,“那一刻,她才第一次成了我的母親”。
有句話叫,認知和格局決定人的一生。
而認知的最底層,就是“心智模式”。
但遺憾的是,人們總是傾向於按照最初的認知去創造“現實”。
認知心理學家瓦瑞拉認為,人的認識並非一個簡單被動地反映客觀事實的過程,而是我們的經驗世界主動創造的過程。
我們可以選擇伴侶、朋友、同事,但永遠無法選擇血緣和社會。
這一份無法選擇,讓成長於不健康環境中的孩子,極易被塑造成既定模樣,形成不健康的心智模式。
包括二元對立,僵化封閉,情緒化感覺化,選擇性失明,非理智等等。
接著,我們又會不斷吸引和強化自己原有認知的人和事,深陷本應逃離的“認知監獄”。
如此,人一直在一個惡性迴圈裡打轉,一生都無法實現自我超越。
這時,修正家庭或環境已無太大可能,唯一的方式是——
改變自己。
真正的超越,未必是簡單的逃離家庭,而是克服那個被錯誤影響的舊我。
而打破這個舊迴圈,就需克服不健康的心智模式,建立新的心智模式。
這樣,才能真正掙脫過往經歷的束縛,得到自我救贖與解放。
為此,在具體的生活中,你可以:
a.覺察與反思
多一些自我審視,看看自己是否有“為人生負責”的態度,並努力和自己和解。
不再和過去較勁、和世界較勁、和自己較勁、和痛苦較勁。
自洽,是改變心智模式的基礎。
b.改變固有思維
特別要審視一些定勢思維、刻板印象。比如:
Ta那麼有錢,一定是靠別人吧。
Ta那麼幸福,家庭條件一定特別好吧。
改變極端、狹隘的思維模式,建立更開放的認知,才有機會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構建起更加理性、自信和整合的自我。
c.持續學習
養成向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學習的習慣,例如讀書、觀影、旅行、體驗新事物等。
遇見不同環境、不同經歷、不同個性的人,會讓我們的心態更開放,看到自己世界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如蘇格拉底所言: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d.透過小事突破自己
改變心智模式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些很小但又不簡單的挑戰裡得到突破。
例如,勇敢在會議上發言,嘗試一個新的專案,看一本理論性很強的心理學書籍等。
另外,如果環境影響很大,就嘗試換一個更加積極、開放的環境。
人的一生都有機會進行精進與改良。
當你不斷努力建立開放多元的心智模式,以開放態度看待他人和世界,不固步自封。
你會感到,內心有股力量升騰而起,讓你不再自我批判,而是尋找創造新機會。
至此,你就會走入改變心智模式——改變境遇——進一步修正自己的“正向迴圈”。
我們會發現,那些在缺愛的環境中成長,和父母不親,和原生家庭保持適度距離,反而更幸福的人。
或許正是在經歷了無數次絕望之後,學會了為自己負責,建立了健康心智模式的人。
我想起一個歌手分享過,她十幾歲時發現一個問題:
父母真的沒有精力,也沒有意願來管自己。
於是,她說出了那句對我影響至深的話:
“有一天我突然清醒了,要是我不打起精神,那誰都不會為我的人生負責啊。
即便那個人,是我的父母。
從那一刻起,我開始徹底轉變。努力改變,試圖影響或決定自己的命運。”
願你也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世界和我愛著你。
PS:推薦書籍:《心智突圍》《拆掉思維的牆》
作者:林音lili,整合流派諮詢師,偏存在人本·後現代取向。著有心理暢銷書《走出心無力》。和你一起,穿越逆境,抵達繁星。
編輯:Keane、笛子
圖源:網路、unsplash
建立了健康心智模式的人,更能夠擺脫困境,活出真正的自我。
如果你想擺脫過往經歷的負面影響,不妨學點心理學。它能讓我們從困境中解脫,更靈活、更有力量地應對生活的挑戰。
當然,學習心理學的意義還遠不止這些。我們還可以透過心理學去調節情緒、找到自我、豐富精神世界,甚至可以開拓靠譜的副業探索之路,成為一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如果你對心理學感興趣
想要學習心理學,助人渡己
想要成為心理諮詢師,探索第二職業
點選新增壹心理·規劃師
↓ 即可免費領取「1V1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