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為何“尿毒症”越來越多?勸告:3物別貪嘴,腎會“感激”你
參考文獻:
[1]鍾竹意.尿毒症病人別忽視營養管理[J].家庭醫學,2022,(01):20-21.
[2]何坤.警惕!痛風可致尿毒症[J].家庭醫藥.快樂養生,2020,(07):47.
[3]龔勇.警惕腎臟病!——“四高”人群需注意[J].生命世界,2011,(06):18-21.
尿毒症是一種非常難治癒的疾病,少數患者能夠透過換腎手術來達到治癒的目的,但部分患者的生活可能都與透析分不開了。據相關研究表明,當前中國的成年人患有尿毒症的發病率為10%左右,而且這個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張建平是一家媒體公司的老闆,他是個老餮,哪個地方有好吃的都逃不過他的嘴巴。他的朋友經常說跟著他出去吃東西是享受,根本不用思考吃什麼食物,只要是他推薦的東西,不管是貴的還是便宜的,都非常好吃。
2023年2月份,張建平在和生意夥伴談生意,正說到盡興的時候,一口白酒下肚,自己的腳趾跟部出現刀割樣的疼痛,根本沒有辦法緩解,但是由於這單生意關係到公司明年的合作必須拿下,他忍住疼痛又爽快地喝了3杯白酒。
等送完客人之後,他的表情一下子變得非常痛苦,連忙脫下鞋子檢視自己的腳,足趾和足跟都出現了紅腫的表現,尤其是大腳指的蹠趾關節,腫的比大拇指還大。他連忙開車到附近的藥店買了點秋水仙鹼、吲哚美辛等藥物服用來緩解症狀。
他深知自己的痛風症狀已經很嚴重了,但是他真的很難忌口,他是個金舌頭,一般的菜根本難以下嚥,自己談生意也必須喝酒不然談不下來。痛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關節炎,每個年齡段都有可能會發病,主要是因為高尿酸血癥引起的。當血中尿酸的濃度過高時,就會在關節、軟骨甚至是內臟上形成結晶並且沉積,引發機體的炎症反應。
痛風的主要症狀有:1.痛風性關節炎:經常發生在蹠趾關節處,刀割樣疼痛十分難忍,受累及的關節可能會出現紅腫熱痛的表現,常發於夜間。2.痛風石:當尿酸鹽的結晶沉積在關節的附近,就會出現痛風石,讓關節出現畸形和功能的障礙。3.發熱,少數患者在發作痛風時會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但是這種發熱的溫度一般在38度以下。痛風發作時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頭痛、疲勞等系列症狀。
張建平回家之後,這種疼痛欲裂的狀態嚇了妻子一跳,妻子讓他去醫院但是被拒絕了。因為他知道醫生不許他喝酒,可是他明天晚上還約了一個合作伙伴出來吃飯。自從那天晚上開始,他的腰就經常持續性地疼痛,經常感覺很累,食慾和飯量都變少了。只是這些小細節都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2023年5月份,他發現自己的腿出現了水腫的症狀,明顯的凹陷性水腫。凹陷性水腫是指自己的手指按壓水腫的部位時,無法出現回彈的症狀。這是因為大量的水分停留在組織間隙導致皮膚的彈性變差。他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個表現,連忙開車去醫院做檢查。
當醫生問道他最近小便的頻率時,他想起自己好像已經有2天沒有進行小便了。醫生仔細詢問了他的病史、症狀、遺傳史等等後給他開了系列檢查,等到檢查結果出來時,他的肌酐已經達到了1000ummol/l,尿液中有明顯的管型尿,腎小球濾過率只有:8ml/min,腎臟的b超也顯示腎臟出現縮小。
結合他的各項檢查結果以及病史,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尿毒症。張建平的伯伯就是因為尿毒症去世的,他深知尿毒症的恐怖,沒想到自己居然要終身透析了,直接癱軟在病床上。
他有點不能接受自己的病情,有些崩潰地問醫生道:“我只是嘴饞了點,頂多喝點酒,怎麼會得尿毒症呢?”醫生非常惋惜地說道:“你可不只是喝了點酒才導致的尿毒症,你常吃的這三種食物也會間接誘發你的尿毒症。”
其實張建平最後病情進展到尿毒症的地步,完全就是因為沒有忌口。他的痛風才是主要的元兇:因為體內的尿酸結晶沉積在腎臟,導致腎臟發生損傷。不僅是痛風的患者,普通人也要少吃這三種食物。
第一種就是高脂肪食物,比如說油炸食品、點心、奶製品等等,高脂肪食物能夠加重腎臟的負擔,引起腎臟的損害。它還是心血管疾病非常危險的一個因素,長期大量攝入可能會導致血脂異常,血壓升高等等疾病,患有糖尿病的風險也在升高。
第二種就是醃製品,醃製品中含有很多的亞硝酸鹽,這些物質能夠傷害我們的食道、血管等,能夠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而且長期攝入醃製品能夠導致水鈉代謝失調,使血壓升高,還會容易形成腎結石,造成腎臟的損傷。
第三種食物就是辛辣刺激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會導致胃腸道的損傷,加重腎臟的損害。保護腎臟應該儘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時還要保證水分的充分攝入來養腎。
預防腎功能下降要透過多種方面下手,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證每天的充分睡眠,不要過度勞累,讓機體在夜晚中自動恢復身體機能。如果有原發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積極控制原發病,不要像張建平一樣,每次等到痛風發作了才知道吃藥,平時也要好好控制自己體內的尿酸水平。
不要經常使用具有腎毒性的藥物,比如說非甾體類抗炎藥等等,即使是必須要使用也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定期檢查腎功能,隨時掌握自己身體健康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