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針的減肥藥在國內開始臨床試驗,三個月可減重14.5%
介面新聞記者 | 陳楊
介面新聞編輯 | 謝欣
國內減肥藥賽道又迎新玩家。
據國家藥監局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資訊公示平臺,2月21日,跨國藥企安進公示了一項關於減肥藥AMG 133的1期研究。AMG 133與當下的明星減肥藥司美格魯肽(諾和諾德)、替爾泊肽(禮來)同屬於GLP-1類藥物。
該1期試驗為AMG 133首個在國內針對中國人群的研究。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顯示,該藥於2023年9月首次在國內申報臨床,11月獲批,近日啟動臨床。此外,AMG 133在國外正處於臨床2期。
具體而言,前述國內1期臨床是一項開放性、隨機化、平行分組、單次給藥的研究,旨在在中國肥胖或超重受試者中,評價AMG 133皮下給藥的藥代動力學、安全性和耐受性,目標入組人數為20人。
AMG 133是安進在減重領域的主要資產。與替爾泊肽一樣,AMG 133也是GLP-1/GIP雙靶點藥物。不過,替爾泊肽為GLP-1/GIP雙重激動劑,而AMG 133啟用GLP-1R,抑制GCGR。這一差異化設計與GIPR在減重中的作用尚未明確有關。
2月5日,安進在《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上公佈了AMG 133的臨床1期資料。該試驗共入組49名受試者。其中26名成年肥胖者被納入三個多劑量遞增(MAD)佇列,隨機接受140mg、280mg、420mg的AMG 133或安慰劑治療。
結果顯示,MAD佇列中,受試者的體重、BMI和腰圍均出現劑量依賴性降低。其中,接受420mg劑量的受試者在第85天時體重平均減輕14.5%,約13.1kg。安全性方面,AMG 133與GLP-1類藥物類似,最常見的為胃腸道相關不良事件,嚴重程度大多較輕微。隨著AMG 133劑量增加,未觀察到噁心、嘔吐或其他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的嚴重程度增加。
實際上,隨著兩大巨頭諾和諾德與禮來的競爭加速,GLP-1類藥物的研發趨勢在於從日製劑做到周製劑,從注射到口服,從單靶點到多靶點產品,即追求更好降糖減重效果的同時,平衡藥物安全性、耐受性,提高患者依從性,並探索更多方面的臨床獲益、聯用療法。
值得一提的是,與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為周製劑不同,AMG 133的給藥頻率為每4週一次,即每月一次皮下注射,這對患者而言意味著更好的依從性。
另外,停藥後的體重反彈也是GLP-1類藥物面臨的一大問題。而前述1期臨床結果顯示,在停藥150天后,接受高劑量AMG 133治療的患者仍然維持體重減輕超過10%,顯示出AMG 133的持久療效。
目前,安進正在臨床2期試驗中探索使用高劑量AMG 133降低患者體重後,用更低劑量的AMG 133或更低頻率的用藥次數來維持體重下降。公司還預計2024年底將獲得2期試驗52周的資料。
此外,AMG 133也不是安進在減重領域的唯一管線。其還有一款口服小分子藥物AMG 786。該藥來源於安進2012年收購的deCODE genetics,目前正處於臨床1期階段。公司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公佈初步資料。目前,安進未公佈該藥的更多資訊,僅表示其不是一款GLP-1類藥物。
在當下的降糖減重領域中,做口服制劑是提高患者依從性的另一個方向,但頗具難度,需要考慮安全性、耐受性、生物利用度等多方面的問題。
在口服小分子GLP-1類藥物上,輝瑞放棄了lotiglipron,並因danuglipron的耐受性問題遇阻,阿斯利康也放棄了AZD0186。碩迪生物則因為GSBR-1290的2a試驗資料不及投資者預期而股價大跌40%。
目前,同類產品中僅有口服司美格魯肽在國內外獲批,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其減重適應證在國內外均處於臨床3期階段。此外,進度較快的是禮來的Orforglipron,其在2型糖尿病和減重適應證上的國內外進度均為臨床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