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口乾”,身體可能出了6種問題

總覺得“口乾”,身體可能出了6種問題

春天是個乾燥的季節,很多人除了皮膚幹之外,還總會覺得上火,導致口乾、口渴。

在傳統醫學看來,“口乾”不僅僅是上火的表現,還可以反映出很多健康隱患。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引起口乾的原因,並教你科學補水。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醫師 申子龍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研究員 趙飛虹

“口乾”不僅僅是上火

中醫面診時總愛問一句話:“你平時口乾嗎?”

作為辨證時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口乾”會反映出以下健康問題。

溼熱內蘊

這種口乾並不想喝水,多伴有口中黏膩、腹脹、大便不暢、舌苔發黃等症狀。

可沖泡代茶飲:取白茅根10克、蘆根10克、藿香6克,用開水沖泡。也可食用藥膳:取生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粳米150克,同放鍋內煮粥。

胃火熾盛

這類原因引起的口乾最多見,表現為口乾舌燥、喜冷飲、飲水量多,多伴有口臭、牙齦腫痛、口腔潰瘍、便秘、舌體紅、舌苔黃等症狀。

平時自我調理,可取黃連3克、烏梅10克,沖泡代茶飲。藥膳可選涼拌苦瓜,常吃能清胃瀉火。

陰虛火旺

這類人會出現津液不足,產生“虛火”,特點是夜半咽乾,多伴有腰痠乏力、手足心熱、盜汗、舌體瘦小且少苔。

取麥冬10克、天冬10克、生甘草10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還可用百合30克、山藥30克、銀耳15克、粳米150克,煮粥食用。

血脈瘀滯

其特點是口燥,只想用水漱口而不欲嚥下,多伴有口唇暗、舌頭有瘀點、舌下絡脈迂曲等症狀。

可取紅花3克、生山楂6克,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山楂15克、粳米50克,同放鍋內煮粥,活血化瘀。

水飲內停

這類問題表現為口乾但不想飲水,飲水後胃部不適甚至嘔吐,多伴有頭暈、小便量減少、舌體胖大等症狀。

可常用桂枝6克、茯苓6克沖泡代茶飲,還可按摩中脘(臍上4寸處)、足三里(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神闕(肚臍窩處)等穴位健脾和胃。

上熱下寒

表現為口乾舌燥、怕熱出汗、下身畏寒、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水腫。可用肉桂3克、黃連3克沖泡代茶飲。

讓你口乾的7個原因

除了以上健康問題或喝水太少,一些生活習慣和疾病,也會導致口乾、口渴。

1吃得太鹹

體內每瀦留1克食鹽,就需111.1克水與之配成“生理鹽水”儲存在組織。白天吃得過鹹,人體為排出多餘鹽分,就需要消耗更多水分。

2壓力過大

長期處在慢性壓力中,壓力激素會讓腎上腺疲勞,消耗更多的水分。

3妊娠、更年期

妊娠、更年期女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改變,唾液分泌也會受到影響。此外服用一些抗過敏藥、降壓藥、止瀉藥時,也常常出現口乾現象。

4年齡增長

隨著身體機能的退化,唾液腺會有一定程度的萎縮,唾液分泌量變少,人易出現口乾。

5糖尿病

口乾、口渴作為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往往伴隨多飲、多尿、體重減輕。

6乾燥綜合徵

半數以上的乾燥綜合徵患者會有口乾症狀,輕重不一。嚴重者講話時、進食固體食物時需要頻頻飲水,有時在夜間也需要起床飲水。

7甲狀腺疾病

甲亢患者基礎代謝率增快,人體所需水分也隨之增多,常常感覺口乾舌燥。此外,甲亢還可能伴有心慌、手抖、多汗等症狀。

日常怎麼緩解口乾

在排除疾病因素引起的口乾後,生活中可以透過改變習慣,幫身體補點水。

口渴時慢點喝

在溫和氣候條件下,成年男性每天的推薦飲水量為1700毫升,女性為1500毫升。

需要提醒的是,越口乾,喝水越要慢,若猛喝水可能出現腹脹、胃痛等症狀,加重心臟、腎臟等器官負擔,還可能造成人體電解質紊亂。

應勻速小量間斷補水,一口一口地慢慢喝。每次150~200毫升即可,如果覺得不夠解渴,過3~5分鐘後再喝一點。

控制好水溫

春季氣溫有所升高,很多人喜歡喝涼水甚至冰水,這樣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從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引起胃腸不適甚至腹瀉。

喝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水裡加點“味道”

白開水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可以有效緩解口乾,如果覺得沒味道,可以適當喝點帶“味”的水,比如,檸檬水、蜂蜜水、菊花茶等。

幾個時刻注意補水

  • 早上起床後。此時處於生理性缺水狀態,起床後可適當喝些水。
  • 晚上睡覺前。人熟睡時,體內水分通過出汗、呼吸不斷丟失,睡前喝點水,但不要超過200毫升。
  • 洗完澡後。熱水澡會令血流量增加,洗後應小口慢速喝一杯溫水。
  • 尿變黃時。尿液呈淺黃色表明喝水量足夠;若尿液較黃,要立刻飲水。
  • 運動期間。運動前要喝水,運動過程中每隔半小時應適當補水。

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衰、肝硬化、急慢性腎炎、腎衰竭、嚴重胃腸道疾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的老人,喝水應遵醫囑,不要過量。

腎臟、心肺功能不好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飲水要求,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水習慣。▲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宣告: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