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因膽囊炎引發器官損傷,上海四院為其解決困擾多年膽囊之痛
圖說:患者手術中 採訪物件提供(下同)
“您曾為國浴血奮戰,我們為您健康保駕護航。”同濟大學附屬第四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日前成功救治一名特殊的高齡膽囊炎患者。這位91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已順利出院。
據瞭解, 91歲的繆爺爺(化名),60年前因胃潰瘍穿孔做了胃大部切除術。在入住上海四院肝膽胰外科前1個月,繆爺爺因膽囊結石、膽囊炎急性發作於該院急診科就診。急診醫生檢視他病情後,便收入急診病房救治。但因其高齡,膽囊炎急性發作導致心肺功能均受到損傷,評估下來微創手術及麻醉風險均很高,便採取急診治療方式:膽囊穿刺置管引流,引流膽汁後急性膽囊炎的症狀便逐漸好轉。住院治療2周後,繆爺爺腹痛、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均明顯緩解。
上海四院肝膽胰外科歐陽柳副主任醫師介紹,根據急性膽囊炎常規治療方案,引流管需放置2個月以上、膽囊炎症基本吸收後再予膽囊切除手術,但由於繆爺爺高齡,居住於無電梯的小區高層,攜帶引流管和引流袋,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其家屬於穿刺引流後2周就診於該科,尋求徹底解決膽囊問題、擺脫引流管的束縛。
歐陽柳副主任醫師仔細檢視繆爺爺病情,在瞭解到除他同時伴有心肺功能差、營養不良,同時於60年前因胃潰瘍穿孔做了胃大部切除術。因此,繆爺爺不僅全身麻醉的風險極高,且因其胃大部切除的病史,導致微創手術難度也較高。但為幫助繆爺爺解決問題,為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做準備,上海四院肝膽胰醫療團隊聯合該院心內科、呼吸科、麻醉科及康復科等多學科專家對他的病情進行詳細評估,並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手術前予以抗感染、腸內外營養支援、手術前預康復鍛鍊,同時由其家人及該科護理團隊悉心照料,繆爺爺手術前心肺功能及全身營養狀態得到明顯改善。
2月初,由歐陽柳副主任醫師主刀,與張志奇主任醫師協作,為繆爺爺進行手術。術中,醫師團隊仔細分離腹腔及膽囊周圍水腫組織及粘連,歷經3個小時,順利將腫大、壞疽的膽囊切除。手術後6小時,繆爺爺即開始恢復進食,第二天便下床活動,術後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留觀數日待傷口癒合後順利出院。
圖說:繆爺爺年輕時候的照片
據悉,91歲的繆爺爺有一段光輝的人生經歷。他16歲時考入軍校,並作為飛行員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由於他年輕時飲食及作息不規律,20多歲出現急性胃穿孔,並做了胃大部切除手術。不規律的飲食,不僅僅對繆爺爺的胃造成損害,也為其膽囊結石的形成埋下隱患。繆爺爺30歲時,便無意中發現患有膽囊結石,由於當年僅為體檢發現的結石,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也就沒有進行外科手術干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結石越來越大,對其膽囊的損害也愈發明顯,逐漸出現慢性膽囊炎的症狀:如間歇性腹痛、飽餐後腹脹不適,偶爾會有肩背部的放射痛,但均沒有引起他及其家屬的重視。隨著膽囊炎症的進展,逐漸出現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的症狀:上腹部持續性絞痛、噁心嘔吐、發熱及黃疸等,但每次膽囊炎急性發作都被保守治療緩解,於91歲高齡膽囊炎再次急性發作,此次膽囊炎症的急性發作,不僅僅侷限於膽囊的損害,同時引起心、肺等器官損傷,如若沒有得到積極有效的救治,極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95%的膽囊炎多繼發於膽囊結石,剩下的5%為無結石性膽囊炎。”歐陽柳說,在生活中該如何避免或降低膽囊炎的發生呢?首先,飲食上避免進食大量脂肪類食物。減少食用高膽固醇,例如動物內臟等食物。平時可以多食用蛋白質較為豐富的食物,如魚類、雞蛋等,以及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如蔬菜、粗糧等,可以幫助吸附腸道內的膽固醇。其次,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儘量避免出現情緒過激等不良情緒,不良的情緒會容易導致肝氣鬱結、膽汁疏洩不暢,從而導致膽汁沉積。還有日常生活中應合理控制體重,因為人體過於肥胖會導致出現脂肪代謝紊亂,從而誘發膽囊炎。最後,多喝水,大量攝入水分有利於膽汁的稀釋。建議每日飲用1000至1500毫升水,可以刺激膽汁分泌,降低膽囊結石的形成機率。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通訊員 陳霞瓊 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