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46歲生日照曝光,戴呼吸機全身浮腫,費力吃蛋糕惹人心疼!
“希望你能好起來,因為餘生很長很長。”
這是蔡磊妻子在他46歲生日時送上的祝福。今年,是京東前副總裁蔡磊被診斷出的第5個年頭。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當今社會,漸凍症的治癒率為0。
一、逐漸凍住的人生,蔡磊
漸凍症ALS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大部分的漸凍症患者會在發病的3至5年後死於呼吸衰竭。這種病的進展十分迅速,一旦確診將對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並且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的身體機能會顯著退化。這包括四肢、胸部、腹部肌肉逐漸出現無力和萎縮,嚴重時還會導致說話不清、吞嚥困難和呼吸困難等現象。
距今為止的所有醫學研究中,沒有一則確切的成果可以講明漸凍症的病因,所以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或救命藥物,這便患者和醫生在面對這一疾病時都感到無助和絕望。
而確診的發病過程則是又一重的痛苦折磨。
在疾病初期,患者可能首先出現雙手無法握筷或走路時會無緣無故跌倒等症狀。這些症狀雖然看似輕微,但實際上是漸凍症發病的初期訊號。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肢體無力和肌肉萎縮,導致生活雖能自理但在工作上已出現障礙。
進入疾病中期後,患者的生活將無法自理,可能無法行走、穿衣,且口齒不清。此時,患者的身體機能已經嚴重退化。
而漸凍症晚期,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吞嚥困難,進食時容易嗆到,且說話嚴重障礙。這一時期的患者需要依賴他人進行照顧。蔡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連趕走一隻蚊子都做不到,簡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生命的最後階段,患者會因為當呼吸肌受到影響的原因,使用呼吸機來維持生命,這才是最為無助和絕望的階段。
但是蔡磊想讓病友看到希望,他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是一個連續創業者,患病前5年時間裡建立了4家公司,患病後面對病友的命運,我應該做點事,當時出發點其實不是自救,我也不懂醫學,我只想用我的努力、資源和能力,為攻克漸凍症做微弱的貢獻,我的人生價值觀從來沒有變過。”
二、投入一億,漸凍症的治癒為何如此艱難?
可能是出於這樣的執念,蔡磊夫婦二人由於今年捐助1億元用於攻克漸凍症。在此之前,蔡磊已經接受了一千萬元左右的藥物治療,但最近他表示,去年10月份的新藥作用並不佳,甚至身體狀況還不如服藥之前的狀態,為何漸凍症的治癒之路如此艱難?
首先,漸凍症的病因複雜且不明確,也許與基因突變有關,也許與遺傳、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有關,所以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並且患者的病情發展非常迅速,在發病過程中還會累及多個系統,這種疾病會在很快的時間內使人體神經退化,後期還會出現肌肉無力、萎縮和痙攣等症狀。
此外,漸凍症還可能累及心臟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多個系統,增加治療的難度和風險。
目前對於漸凍症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等。這些治療方法雖然能夠緩解症狀,但無法根治疾病。
資料統計,漸凍症患者的預後通常較差。十年的患者存活率僅約10%左右。以上種種因素使得漸凍症的治療成為一個難題,需要醫學界不斷研究和探索新的治療方法。
三、蛋白質,或是病因的最新突破口!
《分子細胞》雜誌中的一篇新論文,對漸凍症的病因給出了新的答案: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首次發現,運動神經元中積累的“有毒”蛋白或許是漸凍症的一種重要誘因。
無獨有偶,去年8月,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衰老細胞》也發表過一則研究,這項研究也是從蛋白質的角度去解析漸凍症。
該研究團隊發現,缺乏一種名為P17/PERMIT的蛋白質的老年小鼠表現出與症狀與漸凍症患者的症狀十分相似。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蛋白質缺乏導致受損線粒體的積累,從而影響運動功能。
之後研究團隊使用一種藥物,可以觸發受損線粒體的破壞,治療這些小鼠,從而恢復了它們的運動功能,這或許為漸凍症治療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實際上,漸凍症作為罕見病的一種,其藥物研究歷來未能成為科研的熱點。不僅破譯漸凍症的奧祕顯得遙不可及,就連目前能減緩其症狀的藥物也尚未有實質性的突破。
我們唯有將希望寄託於未來,期盼醫療科技的持續進步,有朝一日能夠揭開漸凍症的神祕面紗,為患者帶來治療的曙光。
參考文獻
[1]Orla Hardiman, et 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J]. Nat. Rev. Dis. Primers., 2017, 17071.
[2]Eva L Feldman, et 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J]. Lancet, 2022, 400:1363-1380.
[3]Thomas Meyer.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 diagnosis, course of disease and treatment options[J]. Dtsch. Med. Wochenschr., 2021, 146(24-25):1513-1618.
[4]Ruth Chia, et al. Novel genes associated with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 Lancet Neurol., 2018, 17(1):94-102.
[5]肌萎縮側索硬化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2022[J].中華神經科雜誌, 2022, 55, 581-588.
[6]王虹楊, 盧祖能.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2020診斷標準(黃金海岸標準)[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21, 16, 719-763.
[7] 漸凍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ALS)—“漸愈互助之家”資料分析報告.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